11.神秘的百慕大三角

  年9月一架“C”客机正在晴朗天空中飞行,突然飞机坠落入海,机上27人全部丧生。年3月,一艘摩托船在平静的海面上行驶,瞬间船沉于海,船上32人无一幸存。以上海难仅是发生在百慕大群岛附近三角形海区的其中二例。这里,因舰船、飞机屡遭劫难而被人们称为“死三角”。一时间,众说纷纭,种种疑问,令人百思不解。那么,神秘的“百慕大三角”究竟是怎么回事?         “死三角”海区位于大西洋西侧百慕大群岛、佛罗里达海峡和大安的列斯群岛东端的波多黎各岛之间。大部分位于北纬20°~30°之间,属于北热带。这里全年主要受热带气团控制,盛行东北信风。夏秋多热带飓风,狂风怒吼,常形成10多米高的水墙,此外,还经常可以遇到海龙卷,它能把海水吸到几千米的高空,给航行罩上了可怕的阴影。         “死三角”海区正处在南、北美之间地壳断裂带的北缘,火山和地震活动非常强烈,海底地形十分复杂。“死三角”的下面,大部分是深达米以下的北亚美利加海盆;北部是突起于四周深海盆的百慕大海台,西和西南侧是靠近大陆和群岛的广阔的大陆架,南端是深达米的波多黎各海沟。         “死三角”附近既有明显突出的半岛如佛罗里达半岛、尤卡坦半岛,又有被半岛围起来的较封闭的海湾——墨西哥湾,还有众多的岛屿和海峡:巴哈马群岛、大安的列斯群岛和小安的列斯群岛等多个岛屿。这些岛屿面向浩瀚的大西洋,屏障着加勒比海,大大增加了洋流的复杂性。大西洋北赤道暖流在安的列斯群岛附近大部转向西北,从“死三角”海区穿过。另外,从墨西哥湾经佛罗里达海峡流出的佛罗里达洋流,非常强大,宽度扩及整个海峡,达千米,洋流深米,每昼夜流速为~公里。如此“浩浩荡荡的大军”也从“死三角”海区通过。总之,“死三角”海区洋流复杂,势强流急,遇难的飞机、船只即使不沉入洋底,也会被强大的洋流冲得无影无踪了。给人以一点残骸不留、神秘失踪的假象。还有,“死三角”海域又是马尾藻海的一部分,海面布满了以马尾藻为主的褐色藻类,不利航行。         “死三角”海区位于巴拿马地峡的东北方,是西欧、北非和北美东岸到巴拿马运河航线的必经之地,过往船只络绎不绝,海上交通运输繁忙。此外,巴哈马群岛风景秀丽,气候温和,是旅游胜地,节假日许多人驾着自己的游艇或私人飞机到这里度假,难免不发生意外。   如果我们充分考虑到以上这些因素,再根据每次失事的具体情况作深入细致的分析,那就对“死三角”海域所发生的事件不会感到神秘莫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不会存在什么超自然的现象。至于一些学者提出的各种假说,如百慕大三角失踪事件都是飞碟干的,自然激光会使船只、飞机化为乌有等等,都是站不住脚的。         年,美国海洋基础工程学专家韦恩?邓拉普发现百慕大三角区海床蕴藏极为丰富的天然气和石油,而高压油气正是人们屡遭劫难的“死神”。原来他发现,在百慕大海区内,常有大量奇异的水合物漂浮过来,而这些水合物又极易气化,为此他做了实验,在一个不大的区域内,几分钟就测得万立方米骤然溢出的气体,后被证明是天然气。他说:几百万年来,沉积在此地海底的动、植物,腐烂发酵,形成了大面积的气、油田。在该地特有的高压、极冷条件下,海水的水分子和天然气分子受压结合,结晶为冰样的水合物存于海面、水中、海底,水合物在压力稍减或温度略升时,即溶化并瞬间放出大量的天然气。因水合物在溶化过程中的膨胀,致使海水沸腾,气团云雾遮日,当轮船经过此地,突然比重变小的海水,无力承受船体的重量,遂沉入海底。而飞机来到百慕大三角区上空,由于天然气大量释放,导致发动机缺氧,逐渐熄火,其机尾排出的带有火星的废气,就会引燃从海面不断上涌的天然气,使坠落的机体顿时成为一团火焰。

12.两小儿辩日

  故事发生在多年前的鲁国。一天,孔子在路上碰到两个孩子正争得面红耳赤。孔子上前问他们说:“你们为什么事争得不可开交呀?”   两个孩子争先恐后地告诉孔子,他们正在争论早晨和中午的太阳哪一个离我们近。   一个孩子说:“我认为早晨太阳出来时离人近,中午的时候离人远。因为早晨的太阳看起来有车盖那么大,中午的太阳看起来只有菜盘子那么小。这不就说明早晨的太阳离我们近才显得大,中午的太阳离我们远才显得小吗?”   孔子听了觉得有道理。但还没等他点头称是,另一个孩子马上反驳说:“早晨太阳出来时,到处凉气袭人,中午却热得像站在沸水边一样难受,这不是因为早晨太阳离我们远才觉得凉,中午太阳离我们近才觉得热吗?”   孔子一听也觉得有道理。可这样一来他就无法断定两个孩子谁说的真有道理了。两个孩子看到孔子似是而非的样子,急得直跺脚,一个拉着孔子一只手说:“孔大人,您可得给我们评个准理,看到底谁说得对呀!”   两个小孩子给满腹经纶的孔子出了个难题,大学问家无可奈何地摇摇头,老老实实地承认自己搞不清谁是谁非。   两个小孩十分失望,望着孔子远去的背影取笑说:“还说他学问大得很呢!原来也不过如此而已!”   多年前的儿童,从他们的生活体验中能悟出物体近则大远则小;同一热源近则热远则凉的道理,并且以此来判断太阳的远近,这是难能可贵的。但受当时科学认识水平的制约,不能准确认识地球之外的许多天文现象是不足为怪的。孔圣人也非先知先觉,他的学问也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我们同样不能苛求他。

一个视频看懂地球公转!

  现在我们知道日地距离在一天内的变化是微不足道的。早晨太阳离我们稍远一点,中午稍近一些,两者相差约等于地球半径,仅相当于日地距离的1/,这对观察太阳的大小和太阳辐射到地球的热能都不起多大影响。   早晨的太阳看起来大一些,中午的太阳小一些,实际上是一种视觉误差。因为,早晨太阳刚从地平线上升起来时,有山峰、树木等地面物体作对比,太阳就显得大一些;而中午的太阳高悬在空旷的天空,相形之下就显得小一些。实际上用仪器测太阳的视直径,若不考虑地平线上大气折射的影响,早晚都是一样的。   至于地面温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太阳高度角。早晨,太阳斜射,同束阳光照射的面积大,单位面积上得到的太阳辐射少;同时,因为斜射阳光通过大气层的厚度大,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多,再加上夜晚地面辐射散热,日出前后地面热量亏损到极大值,因此,早晨气温低,显得凉爽。而中午呢,一方面太阳高度最大,阳光直射或接近直射,热量集中,另一方面阳光通过大气的厚度小,太阳辐射被削弱得少,再加上地面热量盈余,气温已经升高,因此,中午就热得多。实际上对于每秒30万千米的光速来说,早晨和中午日地距离的微小差别根本不会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多少。

13.冰海沉船

  泰坦尼克号,在世界航海史上曾被骄傲地称为“永不沉没的巨轮”,该船船身相当于三幢半住宅大厦的长度,被欧美新闻界誉为“海上城市”。年4月15日凌晨,它载着名旅客和船员作处女航时,同一座漂浮的冰山发生了仅仅为时10秒钟的碰撞,便造成名旅客遇难的悲剧。这辉煌的首航竟给它带来了葬身海底的厄运。   泰坦尼克号游轮于年4月10日从英国南安普敦启航开往纽约,登上这条船的富商大贾和英美两国的社会名流,都想在这条崭新的奇迹般的巨轮上逍遥自在地度过美妙的一周。甲板下面,低等客舱里乘坐的是数百名移民,他们要越过大西洋,到彼岸去开创新的生活。   最初几天平安地过去了,但是到了到第四天,报务员收到了航行在前方的船只发出的紧急电讯,电讯提醒他们冰山异乎寻常地向南漂浮,已经到了附近海域。4月14日是星期天,泰坦尼克号又收到了同样内容的紧急电讯,然而这些警告均未受到高傲的船员的重视,第一次收到的警报被丢到一边,几个小时没有向船长报告,后来的两次干脆没有送交到指挥室。黄昏刚过,气温便开始骤然下降,尽管冰山临近的迹象已经十分明显,泰坦尼克号却既没有改变航线也没有降低航行速度。   夜幕降临之后,爱德华?史密斯船长布置了警戒冰山的了望哨。23点40分了望台上的人最先发现了冰山,值班军官下令向右弦急转弯。可是一切都太迟了,冰山已经将船弦外壁撞开了一条米长的裂口。大多数旅客只是感觉到了轻微的震动,几乎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但是随船的工程师们经过察看后认定:该船已经无法挽救了。他们认为,如果船上的16个防水舱只有4个进水的话,船还可以浮在水上,但不幸的是有5个底舱的外壁被冰山撕裂了。三等舱里的旅客大都起了床,因为海水已将他们房间里的地板淹没。报务员用莫尔斯电码发出了最新规定的SOS呼救信号,在海难中使用这种信号还是第一次。午夜12点零5分,按照船长的命令救生艇开始下水。   旅客们并不清楚,在所有的救生艇上总共只有个座位,只能接纳旅客总数的一半,但是按当时的法律规定,这种救生条件已经算相当充分了。起初,旅客当中并没有发生恐慌,他们根本不相信会有什么危险,因为泰坦尼克号是“永远不会沉没的!”直到船体出现了危险的倾斜,他们才失去了先前的镇定。妇女和儿童首先离船。头等舱里的乘客优先登上了救生艇,在他们当中只有4名妇女在这次海难中丧生。在二等舱和三等舱里的名妇女当中幸存下来的只有96人。有一段时间,三等舱通向甲板的门甚至都被锁住了,以防下面的乘客涌到甲板上来。在越来越倾斜的甲板上,乐队不停地演奏着拉格泰乐曲。   凌晨2点40分,泰坦尼克号几乎在水中直立起来,然后便头朝下沉入了米深的大西洋中。那些留在黑暗舱房里的移民们和泰坦尼克号一起葬身于海底,甲板上的人全被抛入了冰冷的海水,成了这条著名的冰海沉船的随葬品。

关于泰坦尼克号的真相

  造成这条豪华巨轮沉没的冰山,其实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它是漂浮在极地海域的巨大冰块。每年春夏时节,因气温升高极地海洋冰块破裂而生成,在向温带、热带漂移时,逐渐消失。它们体积相差极大,大的冰山可达几公里长,这样的庞然大物,是海上行船的巨大威胁。   泰坦尼克号被撞沉,说明了自然界的力量是巨大的,人类切不可盲目自大,一定要对各种自然现象予以足够的重视,不然就避免不了悲剧的发生。

14.“丢失”的一天

  年9月12日,西班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在礼炮声和欢呼声中,离开了圣路卡尔港,向西开航,人类历史上的环球旅行就这样开始了。船队绕过美洲南部进入太平洋,船员们与风浪搏斗,机警地避开暗礁险滩,向西挺进。   在这次远航中,有一只船中途溜走,三只船葬身海底,麦哲伦本人在年4月27日的一次战斗中牺牲,剩下唯一的小船——维多利亚号,在埃里?卡诺的指挥下,依然顽强地向西挺进,经过3年的艰苦奋斗,他们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绕过非洲,胜利到达佛德角群岛,这时船员们异常兴奋,因为用不了多久,他们就要回到西班牙了,埃里?卡诺拿出航海日记,在上面写道:“年7月9日抵达佛德角群岛”。正在这时,岸上意外地发生了一场争吵,船员们和岛上居民交谈时说出了今天是星期四,结果岛上的居民们纠正说:“不,今天是星期五。”船员们感到奇怪,异口同声地对岛上的居民们说“要知道,今天是9日。”“不,今天是10日!”居民们更是斩钉截铁的一口咬定。   这件事被神甫们知道了,他们大发脾气,责备水手们在宗教上犯下了一个不可饶恕的罪过,因为记错了日子,他们在海上一定把宗教的节日都过错了,应该吃斋的日子都吃了肉,这点对于虔诚的教徒来说,简直是不可饶恕的。然而,船员们并不认错,他们赌咒发誓说:“日子没有记错。”   埃里?卡诺把航海日记摊开来看,的确每天都记了日记,没有错过一天,那么,这一天之差是怎样造成的呢?   原来这一天之差包含着他们并不知晓的科学原理。因为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它的这种有规律的自转,造成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每天24小时的时间循环,这种循环只适用于相对于地球不动或小范围运动的对象,而对那些在地球纬线方向作长距离运动的人来说,一天不再是24小时,即稍长于或稍短于24小时,航海家们自西向东航行,地球亦不停地自西向东旋转,他们好象一直在追逐着下沉的太阳。因此,夜晚总是比白天迟一点来临,这就等于延长了船上的白昼时间。如果逆着地球自转的方向航行,航船上的白昼时间就相应的短些,据计算,在维多利亚号船上每天要比24小时长两分钟左右,这两分钟与24小时相比微不足道,况且当时又无准确的计时仪器,一般人都觉察不出来。然而他们在船上航行了三年多,这数以千计的两分钟的积累足以凑成一天,于是船员们就不知不觉地将这一天丢失了。

为使长途航行的人不把日子搞错,掌握了近代科学知识的专家们,在地球上划了一道“时间起跑线”,用以区别今天和昨天,这就是“国际日期变更线”。它被有意地选在人烟稀少的度经线附近,处于亚美两大洲之间。它从北极开始,经过白令海峡,穿过太平洋,直到南极为止。为了避开一些岛屿,它有些弯曲,一般地图上都标有国际日期变更线,当轮船或飞机越过这条线时,就需要严守以下规定:从西向东穿越这条线,要把同一天计算两次。如:某月5日自西向东越过这条线,第二天还是5日,要是从东向西跨越这条线,就要把日子跳过一天。即从当天的日历上再撕去一张。16世纪的维多利亚号轮船的船员们,由于不懂其中的科学道理才与岛上的人们发生了那场无端的争吵。

15.小水滴旅行记

  炎热的夏天,蝉儿不停地在树上高喊:“知了,知了,”树叶、小草被太阳照得低下了头,所有的生命都在无可奈何地忍受着。唯有池塘里、田野里、小溪里的小水滴不愿忍受,相聚在一起议论着到什么地方去避暑。其中一个小水滴说:“昨天下雨时,从天上来的伙伴说他们那里可凉快了,他们已经变成水汽又回去了。”不等他们商量好,小水滴们就被太阳烤得变成了水汽,踏上了到天上去避暑的征途。   一路上,小水滴们的眼睛都看不过来了,有高楼大厦、茂密的森林、宽阔无垠的田野、连绵不断的高山,有一会儿象山,一会儿象群羊似的白云,还有从未见过的万里长城……他们又说又笑、高兴极了。突然,小水滴们觉得有些冷,停下来互相看看,伙伴们又变成了在池塘里、小溪里、田野里的样子。再往不远处一看,啊,原来白云里都是和大家一样的伙伴。小水滴们为一下子能有这么多的朋友感到高兴,忘记了旅途的疲劳,立即和新伙伴一起,追逐嬉闹,玩得开心极了。   不知过了多久,一个小小的水滴突然哭着喊:“妈妈,我要妈妈,我要回家。”听到哭声,小水滴们立刻停止了游戏,都感到又饿又累,想回家了,可谁也找不着回家的路,于是哭成一片。这时,一个小水滴说:“咱们的家就在脚底下,大家往下跳吧!”随即谁也顾不上大家,就急忙往下跳。可是一个也没有跳下去,因为下面有气流往上涌,而它们的身子又特别轻,跳来跳去,仍悬在空中。于是,这些小水滴因找不到回家的路又哭了起来,而且越哭越伤心。有一个聪明的小水滴没有哭,他仔细想了想,大声说:“别哭了,咱们想办法,人多力量大,你们在前面手拉手,我在后面推,我们合成一个整体往下跳,怎么样?”小水滴们觉得这位大哥的话有道理,就按他的说法去做,可是大家身上光溜溜的,谁也抓不住谁。那个聪明的水滴喊道:“小尘粒有粘性,大家都抓它。”于是小尘粒把大家连起来,三五成群的,满天都是,气流再也浮不住它们了,大部分小水滴都回到了家。

同学们,小水滴的旅行结束了,他们的旅行就是雨的形成过程。你明白其中的道理了吗?

16.火烧上方谷

  公元年春天,诸葛亮带兵35万驻扎于祁山,司马懿调集40万兵马,在长安以西渭水一带摆开阵势,准备与诸葛亮决战。诸葛亮一边布置部下储运粮草,一边亲自去察看地形。当他在渭河以南发现上方谷这一特殊地形时,心中无比喜悦,立刻想好一条妙计。   上方谷地处两山之间,地势低洼,入口处狭窄,每次只能一人一马通过,而谷内却能容纳0多人。此地正是设防歼敌的绝妙地带。于是,诸葛亮叫士兵们把干柴、硫磺、火药等堆藏在谷中,同时在谷地两边高山上埋伏着数千名精兵。然后,诸葛亮安排大将魏延诱敌深入。   当司马懿等人追进上方谷中,只听一声炮响,山上的士兵投下无数的木头、石块堵塞了谷口,与此同时,也丢下无数根火把,引燃了谷内的干柴。霎那间,上方谷硝烟弥漫,火海一片。司马懿抱着司马师、司马昭大哭道:“我们父子都要死在这里了。”正在这时,忽然狂风大作,乌云密布,接着就下起大雨,浇灭了熊熊的烈火。司马懿喜上眉梢,连忙说道:“天不亡我,现在不杀出去,还待何时!”说时迟,那时快,他们父子带兵奋力冲杀,突破重围。诸葛亮在山上看到这一切,不禁长叹一声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诸葛亮本打算设计将魏军司马懿等烧死在上方谷,然而事与愿违。这果真是老天爷的安排吗?不是。这是当时多方面的地理因素与地理环境对天气影响的结果。

火烧上方谷的气象原理(上下滑动查看)

  上方谷谷地入口窄、腹地阔,两边高、中部低,这种地形不利于空气流通。一旦谷内起火,气温开始升高,贴近地面的空气迅速受热膨胀上升,上层及周围冷空气则收缩下沉,形成强烈对流的山谷风,因此出现了狂风大作的现象。当谷底大量热气流上升到一定高度时,空气中的水汽又因气温降低而凝结成云雾,再加上柴草燃烧所产生的大量烟尘随空气上升到天空后,又为水气凝结提供了理想的凝结核,从而加速了水汽的凝聚。这些云雾中的小水滴互相碰撞合并,体积就会逐渐变大,最终导致大雨倾盆的局面,浇灭了上方谷的大火,司马懿才得以脱险。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诸葛亮这位足智多谋的军事家,所设的“火烧葫芦谷”一计毕竟是失算了,他万万没有料到是山谷风的形成,及其对天气的影响而使他功败垂成。可见,作为一名军事指挥官,不仅要了解战地的地形状况,而且要善于预测一定的地理要素可能会产生的地理现象,从而得出万无一失的判断。如果说,诸葛亮当时考虑到上方谷起火后会产生山谷风而降雨,那么,司马懿还能死里逃生吗?

17.气球炸弹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巧借东风的故事,已成千古佳话,广为流传。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位巧借西风施放气球炸弹的人却鲜为人知,这人就是日本著名的气象学家荒川秀俊。   话说年4月18日拂晓,美军出动了16架B—25型轰炸机对日本首府东京进行了猛烈的轰炸,东京顿时成为一片火海。对此事日本最高司令部的官员们大为震惊且极为恼火,发誓要不惜一切代价对美国实施报复,官员们都在绞尽脑汁地思考,却苦于没有有效的报复途径。最后日本中央气象台的气象学家荒川秀俊突发奇想,想出一妙招,那就是借助西风的力量,施放气球炸弹,于是他欣喜若狂地写了份实施报告,并呈交给首相。报告声称,在离地面1万米的高空,有一稳定的西风带,从日本直达美国,如果有无数只高空气球吊上炸弹,那么二三天后成千上万吨的炸弹就会神不知鬼不觉地降落到美国爆炸。这一极为新鲜的科学奇想,立即引起日本首相的极大兴趣,首相认为这比用轰炸机轰炸高明多了,当即批示,由荒川秀俊具体负责研制气球炸弹。接到任务后,荒川秀俊立即全身心地投入到该项工作中,他觉得这是他大显身手的时候了。过了不久,由荒川秀俊设计并制造的一种新型武器——定高可控漂流式气球炸弹诞生了,随后立即进行了大批量生产,只待时机成熟,便立即腾空而起,在西风的协助下直逼美国。   年,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节节败退,美军攻近日本本土,日本领土受到严重威胁。此时,日本人拿出了他们的绝招,随着首相的一声命令,由荒川秀俊亲手研制的气球炸弹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几百只吊着炸弹的大气球从一个秘密的生产基地腾空而起,沿着1万米高空的西风气流浩浩荡荡地向美国飞去。   二三天后,放出的第一批气球炸弹,果然在美国西部地区接二连三地降落爆炸,引起了频频大火,这不亚于美国B—25型轰炸机对东京的轰炸,此后的8个月内,日本每月释放0枚左右的气球炸弹,累计总数达余枚。   这些气球炸弹不仅造成了美国的频繁大火及人员的大量伤亡,同时还使美国西部的居民们惶惶不可终日,商店关门,工厂停产,交通中断,整个社会处于瘫痪状态。但更为严重的,还是对建在内华达州的绝密原子弹工厂构成了极为严重的威胁,如果这些气球炸弹一旦引起了原子弹工厂的爆炸,那么,正在研制的原子弹计划将会受到无法估量的破坏和损失,美国人朝思暮想的原子弹也会因此而流产。对此,美国朝野一片惊慌,迅速组织得力人员去调查此事。   聪明的美国人几经周折,最后终于查明了气球炸弹的“老家”,原来它们是从日本的九州、四国、本岛等5处海滨放飞的。于是美国立即制定了“日落”计划:第一,用飞机来迎击飞来的气球炸弹,让它们在太平洋上空爆炸;第二,美国太平洋空军对日本可能释放和生产气球炸弹的地区实施轰炸;第三,全力封锁气球炸弹给美国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消息,禁止新闻媒介发表任何关于气球炸弹的报道,以使日本无法知道关于气球炸弹的真实效果,动摇这一战术的信心。后来从战犯口供证实,正是这一措施,使日本以“没有明显战果,气球可能未飘至美国,造成战争资源浪费”为由,自动取消了这一计划,而且气球炸弹的发明者荒川秀俊还遭到军方指挥官们的讽刺和非难。   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年,远东军事法庭把荒川秀俊押上了审判台,法庭审判官们认为荒川秀俊在二次大战中的破坏作用,远远胜于一支凶悍的作战部队,罪责难逃,死有余辜。此时,荒川秀俊终于知道了气球炸弹的巨大“功绩”,但已无法向日本军方炫耀了。

  可笑的是,诸葛亮借东风成为有功之臣,而荒川秀俊借西风却成为千古罪人。看来,再聪明的人,再高明的想法,只有为正义服务,才能得到人们的赞誉,一旦为不义帮凶,只能对人类造成更大的危害。

18.诺曼底神兵

  年9月3日,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德国法西斯以其闪电战迅速控制了欧洲14个国家,并企图吞并欧洲进而称霸世界。但是,从法西斯产生之日起,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就一直顽强地进行着。在东线,以斯大林为首的苏联人民顽强地抵抗德军侵略,成功地保卫了祖国。在西线,以艾森豪威尔为总司令的盟国军队,果断地开辟了第二战场,彻底粉碎了法西斯的美梦。   二战期间有许许多多令人难忘的战役,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诺曼底登陆就是其中之一,它是盟军西线开辟第二战场的前奏。   年6月6日凌晨2时,诺曼底登陆战正式开始。首先盟军以3个伞兵师在德军后方空降,接着空军猛烈轰炸,而就在此时,海军装载登陆部队的潜艇,突然出现在诺曼底半岛地区。登陆艇突然出现,令德军大吃一惊,他们怎么也没想到登陆部队来得这么快。清晨6时半,第一批部队已登上滩头,接着,约有15.6万人在当天登陆,一举击溃了希特勒坚固的诺曼底防线。   在这次登陆战役中,盟军的伞兵和空军是怎样对德军突然袭击的,这一点我们暂且不论。但为什么与此同时海军潜艇,能够突然出现在滩前?这些潜艇又是怎样避开德军舰艇海上的巡逻和水下寻热系统的严密监视的呢?原来,英美盟军在这里利用了一个重要的地理现象。   查一下年历我们就会知道:年6月6日,是我国阴历闰4月16,月相上是望。为什么不选择一个漆黑的夜晚发起登陆,而选择了这个皓月当空之夜呢?因为这正是大西洋出现大潮的时候。当大西洋出现大潮时,表层海水因涨潮而向大洋中心流动,到大洋中心海水就必然下沉,从而形成下沉海流;下沉海流至深层又向岸流,呈现为向岸海流;向岸海流在底层触岸后又形成上升流。这样,表层海流、中心下沉海流、底层向岸海流和沿岸上升海流组成了一个封闭的环流。

  盟军摸清了大西洋西岸英吉利海峡这一海水运动规律,用潜艇装载军队,从英国开始下沉入海,然后关闭发动机,利用深层向岸海流为动力,避开了海上德军军舰和海下寻热系统,顺利到达法国西北部的诺曼底半岛地区。这时伞兵、空军突然对德军发动进攻,潜艇悄然浮出水面。当德军的军舰还在巡逻,暗堡中的哨兵正密切注视海上动静的时候,盟军登陆艇黑压压地迎面而来,继而风卷残云一般,占领了滩头阵地,取得了登陆战役的胜利。   诺曼底登陆的成功因素当然有很多方面,但盟军利用大潮时英吉利海峡海水的运动规律,却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因素。

19.扭转战局的气象情报

  年夏,英国谍报部门获得了德国“海狮行动”的情报:希特勒即将入侵英国本土。但是同年10月,英国海军情报部却断然宣布,希特勒入侵英国的威胁业已过去,至少在明年春季前,“海狮”行动是不可能实现的。后来的事实证明,英国海军情报部是正确的。当时,这一结论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据天气预报和海上气候条件的预测作出的。因为那年冬季的气压、气团移动的速度、雾的浓度以及海浪的高度等气候条件,都对德军的入侵十分不利。   年6月,德国法西斯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德国陆军元帅冯?李勃率领的集团军直逼列宁格勒(圣彼得堡)城下。列宁格勒被围,与外界的联系几乎全被切断,陆上交通已经完全中断,空中通道只能起联络的作用,因为当时空中优势并不在苏联方面。唯一能与后方相连的就是拉多加湖,可是湖上的运输船只经常被德国飞机炸沉,城里粮食供应日见困难。   在冬季即将来临之前,冯?李勃的最后一次总攻未能得手,就转而进攻要冲提赫文,企图切断列宁格勒的全部供应线,列宁格勒危在旦夕!列宁格勒市委和军委采取了一系列紧急措施,同时准备一旦提赫文陷落,就修筑一条从扎博里耶火车站向北绕过提赫文再到新拉多加的公路,来解决运输粮食的问题。这条公路全长多千米,但中间有一段是拉多加湖岸的水域。于是,拉多加湖何时结冰?冰的厚度是否能承受满载粮食的汽车重量?就成为要求刻不容缓地予以解决的问题。有关人员查阅了大量档案,终于发现在年的《俄罗斯地理学会通报》上有一份报告。报告的作者是一个名叫苏霍?扎哈罗夫的灯塔看守员。作者根据对拉多加湖的几十年观察指出:拉多加湖整个湖面是不会结冰的,但沿湖地带每年都结冰,其厚度足以支持人车自由通行。报告还提供了拉多加湖沿岸历年开始结冰的日期。根据这些资料的进一步调查表明,公路必须通过的那段沿岸水域肯定是会结冰的。果然,冬季到来后不久,拉多加湖沿岸开始结冰,冰层厚度很快超过了10厘米。一辆辆满载粮食的汽车终于驰上了这条冬季线路,列宁格勒得救了。

拉多加湖(LadozhskoyeLake),旧称“涅瓦湖”,面积1.8万平方公里,是欧洲最大的淡水湖;湖的西南角与圣彼得堡相距仅40公里

  从第一则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是不利的气候条件,阻止了德国“海狮行动”的实施;在第二则故事中,列宁格勒之所以能够得救,是因为苏联掌握了重要的气候资料。从这两则气候与战争的小故事中,我们可以发现气候对战争的胜败有时起着决定作用。当然,气候对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贸易等其它方面也都有着重要影响。

20.“无敌舰队”的灭亡

  16世纪初,西班牙已经成为西方各国的霸主,尤其是其不可一世的强大武装之一——西班牙海军,更被吹嘘为“无敌舰队”。到16世纪后半期,随着英国实力的增强,英国为了自身巨大的经济利益,在诸如贩卖黑人、掠夺殖民地等方面,同西班牙屡屡冲突,在这种背景下,导致了大西洋海战。   年4月25日,西班牙海军誓师征讨英军,以梅迪纳?西多尼亚公爵为统帅的西班牙舰队刚驶出特茹河口,突然狂风大起,波浪滔天,整个舰队无法开航,经过数小时的搏斗,整个舰队进入了大西洋。没过几天,舰队再次遭到罕见狂风的袭击,旗舰“圣马丁”号被迫躲进附近的泊锚地,其它舰只散的散,沉的沉,水手们疲惫不堪,两次狂风使“无敌舰队”的装备和战斗力损失10%以上。   “无敌舰队”经过短时期整顿,恢复队形,列开阵式,扑向英国海军基地——朴茨茅斯港。令人不解的是,港外海面却没有遇到任何来自英国人的抵抗。西多尼亚下令乘风鼓帆的西班牙舰队停止前进,疑惑地观察起来。   原来,英国人也早作出应战准备,发誓要将西班牙军队拒于国门之外。不幸的是,英国舰队离开朴茨茅斯基地后,遭到了和西班牙海军同样的厄运——狂暴风浪的袭击,英国海军不能出航,因而除留下几艘轻型帆船监视海峡外,主力舰队躲入港内,这便出现了上述一幕。   由于西班牙海军的疑虑、迟滞,丧失了对英军一举而胜的战机,英国主力舰队,在德雷克率领下,利用夜色做掩护,从西班牙舰队侧翼包抄到其后方,抢占了上风向,船借风势,风助船威,首战重创“无敌舰队”,西班牙海军被迫退往加来。加来距英国很近,利于登陆,但此处海峡最窄,形成风道,风力比外海还大。加之西班牙舰只庞大,在狭小的水域不利周旋,英军决定用火攻作为大决战的序幕。决战开始,英军趁夜放出十几艘火船,随风势冲入西班牙舰队,西班牙海军用小船加以堵截,由于风力太猛而无济于事,倾刻间烈焰腾腾,火光一片,西班牙海军船舰拥挤,相互碰撞,被烧溺而死的水兵有0多人,损失惨重。   西班牙军队斗志全无,望风而逃,海上忽然一阵狂风暴雨,西班牙海军扯起风帆向南逃去。忙中出错,由于风力太大,战舰失去控制,马上要在浅滩搁浅,狂风忽然改了方向,强劲的北风使面临绝境的“无敌舰队”摆脱了灭顶之灾。狂风一直将舰队向北吹去。西班牙将士要想回到祖国,只有向南,再次经过英吉利海峡,这无异于自投罗网。为不使舰队全军覆没,只有绕过英伦三岛向西再向南,从茫茫的大西洋返回祖国。这是一段艰苦的航程,大西洋上的飓风不断的袭击,使本已破损不堪的一些战舰沉没在无底深渊,另外一些舰船被爱尔兰外海的礁石吞噬,生还者廖廖无几。经此役,西班牙海军损失战舰70多艘、将士多人,从此一蹶不振,失去西方霸主的地位。

  综观整个战役,西班牙人始终没有摆脱一个凶恶的敌人——风暴。那么,使“无敌舰队”濒临灭亡的大西洋风暴是怎样形成的呢?   早春4月,亚欧大陆上仍残留着势力较强的蒙古高压,大西洋上的冰岛低压逐渐减弱。气压的急剧变化,使大西洋沿岸的风力大增,且方向不变,西班牙海军选在4月出征,正遇此类天气。经过激战,败退的西班牙海军经过数月颠簸,又碰上了大西洋飓风,这是由低气压而形成的热带气旋,由于中心气压低,四周气流向中心汇聚,并辐合上升,之后,在北半球逆时针旋转,在南半球顺时针旋转。如果中心气压很低,旋转的气流强度就会很大,有时超过12级,并且上升的气流会冷凝成雨。西班牙舰队几度遭到飓风的袭扰而疲于奔命,再与以逸待劳的英军开战,焉有不败之理。

*以上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

学到了就点个在看,一起加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saoa.com/nsjp/8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