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Child-

01

因果与对立

新学期开学之际,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了关于未成年人网络游戏防沉迷的新规,提出“每周3天,每天1小时”的限制举措,网友评价“史上最严”。

但真相很快就尴尬了。家长说:“没有游戏,学渣依然是学渣”,“没有游戏,还有网络小说和漫画”。

孩子也发现:“考60的同学还60,考90的还90;游戏不能玩,大家去别处找乐子了。”

从以上让我们看到,玩游戏和学习成绩,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如果大人以为,孩子不玩或少玩游戏,注意力就转到学习了,成绩就提高了;这未免也太天真了。

家长很习惯于把这两件事情放在了对立位置和因果关系上。

很多人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两个和尚在聊天——

甲说:我问住持,能不能在念经的时候吸烟,他说不行。

乙说:真奇怪。我问他,我能不能在吸烟的时候念经,他说可以。

演化一下,故事变成这样子——

孩子:妈妈,我写作业的时候能不能打游戏?

妈妈:不能!

孩子又问:那我打游戏的时候,心里能不能想着作业?

妈妈:当然可以!

所以,当我们赋予吸烟和游戏以“堕落”的意义时,就显得对它们很排斥;同时认为,它们的存在可能污染“正义”的念经和学习。

吸烟危害健康,游戏过度不利孩子,这都是不争的事实。

但真正让父母在游戏这件事上感到束手无策的原因可能是,从一开始,就对孩子游戏的过度警觉和压制。

No-Child-02态度的传达

过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saoa.com/nsjc/9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