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访谈bull刘晨皓不要过早抛
北京哪里白癜风哪间医院好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校友访谈:刘晨皓 刘晨皓 毕业于:罗德岛设计学院 从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毕业之后,刘晨皓先后就职于美国波士顿的一家可穿戴科技公司与北京的一家品牌体验设计公司,给新兴高科技公司做过视觉设计,也服务过国内外家喻户晓的大品牌,如今她意识到,做那些更能传递价值观的设计,才是心之所向。 跨行业的工作经历,让刘晨皓更为自省。她对平面视觉的传达方式深有体会,也对最新的科技成果保持好奇心,因为不愿让未来的创作被技术能力所局限。她一边追逐社会思潮,一边又提醒自己,始终对未知保持敬畏,因为在这个一切不断翻新的时代,过早抛出答案的,都会被答案反噬。 天地玄黄,代表咱中国文字 1这次参展的作品《天地玄黄》,它的设计理念是什么?这是一套设计,总共四张海报,是年还在罗德岛读书时的作业。 它并不是一个针对应用的作品,而是一个实验性的设计。我当时在美国留学,一直以英文的排版设计为主,比较难接触中文的设计。我研究了英文和中文之间的关系,虽然它们是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发音和结构,但在书法方面,其实有非常多的共同点。这个作品就是通过一种比较直接的视觉传达方式,来探究这一点。 我的做法很直接。“天地玄黄”是《千字文》的第一句,我选了这四个字来代表中国文字。当年刚来美国时,总想全方位融入这个花花世界,几年后才发现,中国独有的文化对我作为设计师的影响总是潜移默化,深入思想的。这个字形研究作品,意在尝试将拉丁字形中的各个衬线,与中文字形的结构相结合,并进行直接视觉替换,相当于用英文的写法,来写中文的字体。你会发现,人类的文字,在某些角度可以找到有趣的共鸣。 庆幸选择了罗德岛这条路 2什么时候开始学艺术的? 小时候零零碎碎地学过。年的时候我了解到小燕画院。最初来画院,是因为对雕塑感兴趣。那时候,深圳能找到学雕塑的地方并不多,常规的培训班还是以画画为主,小燕画院有很多不算“常规“的课程。 中学时代,我就陆陆续续在做插画相关的工作了。后来上了大学,从年开始,我作为插画师,和中少、浙少等国内出版社合作,设计了十余本书籍的封面,也和当时比较火的期刊杂志,比如《最小说》《画匣子》《绘心》《绘意》《儿童文学》等合作,绘制插图和绘本。在接触平面设计前,插画是我比较擅长的方向。 3罗德岛设计学院是你的梦校吗?申请大学的时候,为何选了它? 申请大学的时候,罗德岛是我选的唯一一个艺术类院校。在上大学之前,我对设计其实没有太深的了解。一开始接触艺术,对它的理解并不深,认为艺术总与技艺息息相关,画得美、技术精湛,就是好的艺术。接受大学教育之后,我才慢慢对当代艺术有所了解,体会到当代艺术对思想、内容、与表达的重视,慢慢也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现在会庆幸自己选了这样一条路。 罗德岛设计学院 (RhodeIslandSchoolofDesign简称RISD) 是一所集艺术与设计学科为一体的世界顶尖设计学院。建校于年,已有近余年的悠久历史。并在QS世界大学排名()的世界前25的设计学院中,RISD排名第三。学校位于美国罗德岛州的首府普罗维登斯市,座落于学院山山脚,与常春藤布朗大学校园相连,师生比为1:11,拥有13英亩校地,国际学生比例约为15%。罗德岛设计学院和布朗大学共同享有着社会、学术和社团等资源,并为两校学生提供互选课程和双学位的机会。 罗德岛设计学院各专业都位于领域前端,工业设计(IndustrialDesign)、平面设计(GraphicDesign)、插画(Illustration)、摄影(Photography)专业尤为突出。 在波士顿学到的事情 4从科技公司到品牌策划,再到流行文化、创意策展,毕业以后你的“跨界”其实挺大。在波士顿那一年,你经历了些什么? 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部分出于个人的兴趣,我就职于一家科技公司,做公司的整体品牌视觉与物料,并作为主要的设计师参与设计了APP的UI。后来发现,我也许不太适合UI这一类的工作。有一类设计,更注重用户的体验,以设计的受众为核心去考虑设计;另一类设计,则更注重设计者自身的表达。 我应该属于表达欲比较强的一类人。做产品的人会说,好的设计就像一个玻璃杯,里面装了水,你会忽略玻璃杯的存在。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设计,会让你忘记设计本身,让你把注意力集中在功能上。我非常喜欢也认可这一类的好设计,但我个人更想通过设计去表达自己的想法。 但在这家公司的工作经历使我开了很多眼界。在学校的时候,较少能接触到最新的科学技术,真正体会到技术给艺术与生活带来什么。其实如今当代艺术的很多新形式,都跟科技进步脱不开关系。同时认识了的几位电子艺术家们,都不仅有出色有趣的艺术想法,还能够亲自编程来实现它们。只有对科技、技术有了解,才有机会触碰到新的艺术手段。这是那段经历给我的最大收获。 还是想做点不一样的 5年你回到北京,在一家品牌体验设计和咨询公司做设计。那段经历让你学到的专业知识在中国落地实践,对中国平面设计行业的实操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后来为什么离开,去做自由设计师呢? 品牌策划的studio是我这个专业(注:平面设计)更倾向会去的公司。甲方给要求,我们出解决方案,做比较传统的平面设计。这家公司的思维比较活跃、年轻,鼓励创新,我很有机会提出自己的想法、实现自己的创意,其实非常开心。但我们常年服务的对象是一些影响力广、根基稳固的大品牌,它们的品牌调性基本已经确定。我做了将近一年,慢慢看到了我个人在这个工作上的局限性。我还是想做点属于自我的、富于表达的东西。 毕业以后,我喜欢跟不同行业的人跨界合作,创作一些新东西。所以年我以自由设计师的身份,开始新的旅程。 这些主题跟我很契合 6和展览活动类的公司合作以来,做了些什么有趣的新工作? 离开品牌策划studio后,我的一个主要工作是为北京的一家主要做快闪展览的创意厂牌进行平面视觉设计,成立时间不久,主要做创意展览IP、潮流周边,但他们执行非常迅速,现在已经做了十几场原创IP展,火爆了好几个。 我曾经是这个公司唯一一个平面设计师,合作至今,主刀了六个原创IP展的主视觉、物料、周边产品及部分展览内容了,并为展览IP与其他知名品牌设计联名合作周边。 这些原创IP展的主题,都是我非常感兴趣的话题。比如正经饺子馆的主题,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正经疯人院的主题,是当代社会的一些病症,还款焦虑、洁癖、键盘侠,等等。在这些主题下面,我的设计会有更大发挥。 如果只是看收入,文化艺术展类的项目,的确不如品牌类的项目能赚到钱。但这种活儿我很喜欢做,因为有趣,每做一个也很有成就感。 我还没有找到心里的答案 7通过这些设计,能传达出你们Z世代一些什么样的价值观? 我很少在自己的作品中反复使用某些固定主题,甚至,我现在对“表达价值观”这件事本身,也略微有所避免。这几年跟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人交流,不断在翻新自己的世界观、创作观,所以我觉得,过早抛出一些答案,并不是很理智,也不是很严谨。 二零二零8对世界有所敬畏,原本是好品质。然而从另一个角度,艺术家想要建立个人IP,是否需要锻造一些核心的理念? 创建艺术家个人IP,对艺术家个人的确很重要。艺术对于我来说是帮助我认识自己和世界、探索自己和世界的途径。我的设计本应是我在认识与探索中的想法的转化品。但如果我还没有找到心里的答案,却急于想把它打造出来、推给别人看的话,其实是本末倒置。 撰文 刘悠扬 边界融和,从留学作品集到艺术影响力 未来?未来!国际小燕海外留学生艺术作品展访谈回顾Ⅱ 售卖开启:新书发布?《边界融和,从留学作品集到艺术影响力》—未来?未来!国际小燕海外留学生艺术作品展访谈回顾Ⅱ 未来 未来 如果您已经按捺不住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招生宣讲会的情况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saoa.com/nsly/7197.html
- 上一篇文章: 莫奈又一真迹空降上海仅两日的顶级大展,
- 下一篇文章: 菲律宾这9个城市是新冠高危地区其中2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