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上30的题目都没见过,我还是拿了专
当年查到成绩后,周围人和我自己都惊呆了,大家都发出了一样的惊叹:“专业课还挺高的”。仔细回想了一下,其实考场上的试卷有很多题目我都没见过,还有一些新题型,拿到卷子浏览完题目的一瞬间:凉了。不得不承认,即使你基础再牢靠、书背的再扎实、题目练的再多、在考场都可能会面临一种情况:这题目,臣妾根本没见到过呀??年部分“奇葩”题目分享1、“脑机接口”的技术现状及其应用趋势(北京师范大学)2、新兴媒介技术和社交媒体是否加剧了信息的不对称以及你的原因(北京外国语大学学硕)3、Whatisinfodemic?Howdoyouunderstand?(中文作答)(清华大学)4、有学者认为“新闻是事学”,是否认同,为什么?(中国海洋大学专硕)5、两办发布的《推进媒体深度发展意见》中提出的“四级布局”设想,论述其中的重点和难点。(南京大学)这啥也这是!我本着背过的书不能白背,练过的题不能白练的心态,依旧在考场上写的生龙活虎,势必要让老师看到我“想要上研究生”的决心!回想当时的自己,总结了一些经验给大家:1稳住心态首先,在上考场之前,一定要给自己打一剂预防针:可能会出现没见过的题目。当你在考场上见到一个从未见过的名词解释,从未练过的题型时,不要惊慌,不要失措,你所要做的,就是允许一切可能发生。你没见过的,99%的人也没有见过,这时候,比的就是谁的心态更好,谁的心态更稳,谁沉得住气,谁就能胜利。所以,看到不熟悉的题目先学会冷静,让自己喷薄跳动的心静下来,才有利于后面的思考。2拆解字面意思如果你做好了第一步,稳住了心态,下面就该开始着手解决这道棘手的题目,可以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的是,新传的题目,再偏再难我们都有话可“编”。既然是文字,就有突破口,比如,先从字面意思入手,就拿“脑机接口”这道题目为例,脑=人脑,机=机器,接口=技术上的某种连接,从字面意思中我们就可以大致得出,脑机接口是在人或者其他生物的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进行某种连接,写到这里,我们会想,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连接?脑洞大的崽们或许已经联想到了科幻电影中的场景,利用技术获取人们脑中神经信息,所以脑机接口的目的也是为了实现某种信息的交换。想到这里,我们大致可以对题目有了了解,通过拆解字面意思,我们可以把这道题目归类于技术类专题,到这里,是不是有点心安了呢?3多往熟悉的知识上写题干中的关键词大致了解,或者仍然把握不准的时候,一定不要慌张,永远记住一个道理,万变不离其宗,首先把它定位于某个专题里,尽可能的往背过的知识上面靠。 电影的想象价值不可忽略| 例如,脑机接口大家一定可以判断出这是一道与技术相关的题目,那么回想你整理的技术专题,新技术的发展、万物互联、物联网、甚至元宇宙等概念。可以从这些背景中引入,尝试从特点、影响、技术现状等分类中找到相似的话术来进行总结。从已有的技术优点和弊端的角度出发,看看哪些适合应用于这个概念,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4辩证思考加点分经过上面的沉(hu)着(shuo)应(ba)对(dao),即使是一道不会做的题目,只要专题分类准确,就可以写出东西,不至于让试卷空白,那么更重要的一点在于,掌握辩证大法,掌握此法,不仅可以让你的内容更加充实,也能让老师感觉到你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脑机接口属于技术门类,那么只要从技术角度出发、契合题干进行的辩证思考基本不会出大问题,其他题目同理可得。除了上述基操,铎子还打算教大家几招「保命技巧」此技巧可让你在题目不熟悉的情况下,依旧让改卷老师眼前一亮,给你一个满意的分数!比如老师看一眼开头结尾、每段的小标题,就大致对你的逻辑思维和文笔水平有了解。只要不跑题,不漏题,即使题目没见过,也同样可以包装出一份答卷。一、开头结尾“巧夺天工”咱传媒学子都知道一个效应叫做“首因效应”——“首因效应”,又称“第一印象”效应。心理学研究表明,与一个人初次会面时,45秒钟内产生的第一印象至关重要。所以,有人说,你的开头段写成什么样子,大概率就决定了你的分数什么样,虽然这句话略微夸张了些,但也不得不让我们重视起开头段来,尤其当你拿到一个没做过的题目时,一些常规的套路必须掌握。1定义(特点)+结合背景(原因)+影响+引出下文案例:国家形象是国内外公众对某个国家的国家行为和各项活动所给予的综合性的印象和评价。(定义)在后疫情时代下,国内外防疫压力仍未松懈,世界“西强我弱”的传播格局仍未改变,我国的国家形象依然处于他塑的“污名化”困境中(结合背景/原因),严重影响了我国同海外各国正当、平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交流活动。(影响)因此,改善和提升我国的国家形象成为了当下的重要议题。(引出下文)(题目:后疫情时代如何提升和改善国家形象?)2总结全文+升华案例:总而言之,在新媒体时代下,非虚构写作的问题与优势同样显著。在人们对同质化、快餐化资讯信息遍布互联网环境的厌倦下,非虚构作品专业性、有深度、反映时代问题的价值品质逐渐凸显,对于改善新闻传播环境来说是一次有利变革,从业人员来说即是机遇,也是挑战,正如谷雨主编王波所言:做优质内容的人需要更专业的活着,并活的更好!(题目:结合案例,论述新媒体时代非虚构写作的问题与未来发展)(以上案例均来自木铎20天20题学员作业)除了常规套路,一些提分技巧也必须掌握:|01.名言金句大法好即使题目看不懂,只要找准专题定位,写两句名言金句放在开头结尾,不仅可以增强说服力,突出中心、精炼语言,同时可以在心里上稳定军心。所以,在考前的时间里,按专题整理2-3个“杀手锏”金句并背诵十分必要!短视频APP是一把双刃剑,要借助移动互联网的传播特点,扬长避短。在内容的审核制度上,作为“把关人”的开发商应该建立健全严格的审核制度。(短视频)人们像驾驶着一辆算法制造的信息快车———它既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度,也将我们牢牢限定在这个信息快车特有的行驶规则和框架中。(算法推荐)技术为社会“立法”,人也要反过来适应技术。新技术发展之初对伦理产生冲击是无可厚非的,我们应从个人、机构、技术、法律等层面积极应对,从而让人工智能成为新闻传播工作的得力助手,推动新闻传播事业蓬勃发展。(适用结尾段)往期金句整理写不出答案?20个热点专题「答题金句」直接背!绝密资料!20位新传大咖「答题金句」合集!(附核心论文包)最后两天!5大万能金句、6个通用答题模板打包放送!专业课试卷已经出好!现在要重点掌握这16个专题(答题金句直接背)什么样的「开头」和「结尾」能抓住阅卷老师的心?C刊教你标准答案! |02.核心数据专业强 除了答题金句,一些涉及到技术类、伦理类、热点类的政策和数据同样可以成为大家答案的组成部分,以下这些今年必备的数据案例,你还有多少没掌握?数据类:根据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较年12月增长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1.6%,较年12月提升1.2个百分点。(适用于整体互联网)截至年6月,我国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达9.44亿,占网民整体的93.4%,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88亿,占网民整体的87.8%。(短视频)截至年6月,我国农村网民规模达2.97亿,占网民整体的29.4%;城镇网民规模达7.14亿,占网民整体的70.6%。(数字鸿沟)年中国直播电商市场规模超1.2万亿元,年增长率为.0%。(直播电商)政策类:年8月21日至22日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总书记指出:“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这是中国县级媒体首次在国家级会议上被最高国家领导人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saoa.com/nsjp/9676.html
- 上一篇文章: 百度EasyDL开放口罩识别模型,支持小
- 下一篇文章: 结构设计大赛建筑模型大赛水火箭设计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