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10日开幕的上海艺术影像展,高古轩画廊带来美国知名艺术家泰伦·西蒙的作品“西印度群岛之鸟”系列,该系列将镜头对准“”系列电女主角、武器及豪车,与作品中的文字结合,呈现了20世纪的美国的理想化身份构建。

▲“西印度群岛之鸟”展览现场

泰伦·西蒙是近几年在当代艺术界最为炙手可热的新星之一。西蒙早年求学于布朗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而后转学至同校的艺术符号学。她的创作涉猎摄影、文字、雕塑和行为艺术,创作模式包含大量依托于她独有的分类研究体系之上,并继承了其家庭传统中对于文字与图像的兴趣。在专注于艺术影像的艺术博览会上海艺术影像展(PhotoShanghai)中,高古轩画廊带来的正是这位美国知名女艺术家的《西印度群岛之鸟》—一组由影像、文字和图片设计交织而成的作品。

▲泰伦·西蒙(TarynSimon),年出生于纽约,毕业于美国布朗大学。泰伦·西蒙的创作媒介由三个均等元素构成:摄影、文字和图形设计。

在詹姆斯·邦德这个名字因系列而家喻户晓之前,还有一位同名美国鸟类学家于年出版了鸟类解剖学巨作《西印度群岛之鸟》。系列的作者伊恩·弗莱明(IanFleming)正是以这位鸟类学家的名字来命名其小说中的主角。弗莱明认为詹姆斯·邦德这个名字似乎有一种大隐隐于市的感觉:“是平实而不惹眼的,符合作为英国政府手中的一枚棋子的定义”。

高古轩画廊的ValerieBlair介绍:“泰伦·西蒙的这组作品拍摄了所有23名‘’系列电影的女主角及其中涉及的武器、车辆,非常能反应在20世纪,美国人如何构建自身的理想身份形象”

▲美国鸟类学家詹姆斯·邦德于年出版的《西印度群岛之鸟》

泰伦·西蒙的系列作品《西印度群岛之鸟》是鸟类解剖学与系列电影的完全融合。在创作过程中,西蒙反复研究了系列电影—特别是电影中涉猎的经济、人种、性别以及其他全球议题。她还借用了鸟类学家邦德笔下解剖学的结构和形式,把女性躯体、武器与豪车—这一些系列作品中与邦德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元素呈现在观众眼前。这些在邦德电影中不断被重复的视觉意象,原本是西方男性传递男性气概的一种附庸,逐渐演变为一种不断向大众文化注入经济与情感价值的途径。

▲C.MercuryCougarXR7,

《西印度群岛之鸟》,

装裱档案纸喷墨打印及文字

?16x?16英寸,(39.8x26.5cm)

在系列电影中,这位似乎永不衰老的特工坐拥着令人羡慕的高精尖武器、令人瞠目结舌的豪车,以及明艳动人的美女,而这一切就如同最为吸睛的“邦女郎”娱乐头条一般,在不断地更替—这种更替已然成为系列电影的一部分。观众们钟情于这些视觉噱头—武器、豪车与美女,既期望他们所带来的新的刺激,又满足于换汤不换药的事实。更有趣的是,这些武器、车辆与女性的排列是由梅森旋转算法随机得出。这种随机性精妙地把这些元素从时空中抽离出来。西蒙作品中的对象仿佛是横跨在真实与虚拟之间,以此打开了一个混沌不明的空间。这混沌空间又像是自我否定的,因为例如邦德女郎的形象是如此的固定并符号化,经过艺术家的二次抽象最终剩下的便是指向不明的空壳。

▲A.31BibiDahl(Lynn-HollyJohnson),

《西印度群岛之鸟》,

装裱档案纸喷墨打印及文字

?16x?16英寸,(39.8x26.5cm)

西蒙的途径是将文字与图像完美结合,她并不是单纯地利用了文字之于图像的解释性,或是图像之于文字的描述性,而是利用了两种不同方式的冲突性—包括空间布局甚至字体—来探讨问题。西蒙作品中这种理性辩证的思路不断地指向艺术家深厚的科学背景。她说:“科学本身馈赠给我们一种清晰的答案,而广义上的视觉传达便是将这种清晰性、确定性传达给大众。”

西蒙认为这一组作品没有清晰的指向某一种媒介——显然不能仅仅划归于单纯摄影的范畴下。这种似是而非代表了艺术家对于“错觉”的钟情,这种错觉恰恰是我们思考创新的催化剂。她说:“她希望通过某种实体去探讨抽象的概念,而不是生硬地分离出来。”

▲A.1HoneyRyder(UrsulaAndress),

《西印度群岛之鸟》,

装裱档案纸喷墨打印及文字

?16x?16英寸,(39.8x26.5cm)

对话泰伦·西蒙

-?-

Q:在这个项目中,你对邦德的理解经过一次又一次重看电影之后有没有产生什么变化?

A:这些电影的旅程通过了经济、种族、性别政治、武器发展和扩散、品牌、身份、全球政治,还有在这种激进形式下的美学。它们真正成了所有这些类别的文化角色的强有力记录。有趣的是,有人告诉我,军情六处某一次看邦德电影寻求武器发展的思路,而不是周围的其他方法。也许这是不言而喻的方式:想象和幻想是第一位的。

▲B.45HasselbladCameraSignatureGun,

《西印度群岛之鸟》,

装裱档案纸喷墨打印及文字

?16x?16英寸,(39.8x26.5cm)

▲B.32SharkBrainControlDevice,

《西印度群岛之鸟》,

装裱档案纸喷墨打印及文字

?16x?16英寸,(39.8x26.5cm)

Q: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57位女性(片中的女影星)中有10位以种种理由—怀有身孕或是不愿改变邦德系列中的形象等等—拒绝了西蒙的邀请。当有些女演员拒绝被拍摄时,你担心过这个项目的可行性吗?是什么让你决定用空白来暗示她们的缺席的?

A:当乌苏拉·安德丝(UrsulaAndress)拒绝参加的时候,我相信这个项目面临着失败的危险。她是邦德女郎。我当时为她的形象和历史而着迷,在这一过程中我发现她在《之诺博士》(Dr.No)里的人物是由一位未署名的英国女人配音的,她叫NikkiVanderZyl。乌苏拉的角色,黎蜜(HoneyRyder),是一个碎片化的创造,不得不由许多片段拼凑在一起。所以乌苏拉的缺席也算是一件幸事。我创作了一部电影,在其中Nikki一直处于隐形的邦德世界中,她朗读着乌苏拉的角色的台本—最后变为可见。

▲“西印度群岛之鸟”展览中泰伦·西蒙年的影像作品《霍尼·莱德(妮基·范·德·齐尔)》

空白肖像打乱了档案,呈现出我无法逾越的障碍。在工作中,我经常要和会遭遇困难与复杂主题的领域相关。我认为这个项目会打破那些困难。但令人惊讶的是,它反而难度加倍。57个女人中的10个都在我接触她们时拒绝成为《西印度群岛之鸟》的一部分。其中的原因包括怀孕、不想扭转她们在大众心中的虚构人物形象的记忆,还有避免和任何“邦德”定式再发生联系。

▲C./AstonMartinDB5(withcontinuitydamage),

《西印度群岛之鸟》,

装裱档案纸喷墨打印及文字

?16x?16英寸,(39.8x26.5cm)

▲C.AstonMartinDB5,

《西印度群岛之鸟》,

装裱档案纸喷墨打印及文字

?16x?16英寸,(39.8x26.5cm)

Q:你如何看待这些女性肖像的呢,联系到你作品历史中的对于现实和虚构的探索?

A:我看到这些女性的肖像存在于现实和虚构之间一道奇异的空间内。或者是一个现实和虚构都消失以后的第三空间,抑或连第三空间也不是。一个邦德女郎的标志是如此顽固,常常容不下另一种现实或身份的存在。她们的姿势和服装在这种纠结的推与拉之间发挥着作用。

西印度群岛之鸟

上海艺术影像展高古轩画廊展位

9月11日-9月13日

撰文

陈抱阳

本文作品图片由高古轩画廊提供

版权归属TarynSimon

Copyright?TheArtNewspaper.AllRightsReserved.

《艺术新闻/中文版》为TheArtNewspaper独家授权现代传播集团的出版物,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允许,不得擅自转载和翻译,否则权利人将根据知识产权法律追究法律责任。

《艺术新闻/中文版》

执行出版人:曹丹

主编:叶滢

资深专题编辑:陆晓凡

资深特写编辑:吴亦飞

博物馆编辑:汪汝徽

编辑:黄婷怡、朱文琪

编辑助理:刘晨琛

联系相关编辑,可以电邮至:

编辑名字拼音

modernmedia.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saoa.com/nsdt/8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