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德国兵败于二战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海军力量的薄弱。其实二战时德国海军力量并不算弱,不仅拥有许多搭载了先进科技的潜艇,还有令同盟国甚至是全世界都为之胆寒的俾斯麦号战列舰。但是如果和同时期的其他国家相比,德国海军还是比较弱的。正是因为如此,有声音认为德国战败的原因就是德国人本来就不重视海军力量的发展。

其实德国也曾经非常重视海军力量的发展,那还是在德皇威廉二世在位的时候。当时德国每年都能狠下心把大笔经费砸在海军建设领域上,并且对标英国皇家海军建立起来了一支规模庞大且战斗力非常强劲的海军部队。而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时,德国的海军力量已经一跃超过了几乎所有的国家,仅位于英国之后位列世界第二。

威廉二世想要借助海军力量加速殖民扩张

德国的历史,向前可以追溯到法兰克王国时期。法兰克王国解体后,整个国家便分裂成了三部分,也就是后来法国、意大利和德国的雏形。受地理条件因素的限制和其他诸多原因,这三个国家后来都非常重视陆军的发展。

随着德国的崛起,德国成为了欧洲大陆上拥有最强陆军的国家,即便是法国也要向后靠靠。陆军的强大只能够帮助德国避免不被其他欧洲国家所吞并,但是想要征服更多的土地,光有陆军还是远远不够的。

到这里就必须提到英国的大陆均势政策了,所谓大陆均势,就是英国不允许欧洲大陆上有任何一个国家崛起,以至于能够使得欧洲完成统一。如果欧洲统一,那么远离欧洲大陆的英国将会失去其国际地位。所以英国对待欧洲的态度就像打地鼠一样,谁露头就要挨上一棒子。

既然如此,德国崛起之后就必然会触及到英国大陆均势政策的红线,两个国家的矛盾点也就这样形成了。只要德国想要征服更多土地,击败英国已经成为了先决条件。当然德国也可以采取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方法,那就是拥有足够强大的军事力量让英国不敢轻举妄动。

英德两国开始军备竞赛

当德国海军出现明显崛起的兆头时,第一个坐不住的就是英国了。不光是因为德国把英国作为假想敌,英国也绝对不允许欧洲甚至是全世界有另外一个国家拥有超过皇家海军的海军力量;虽然德国向英国宣称自己发展海军是为了应对法国和俄国所带来的威胁。

可两国当时毕竟还没有正式宣战,用军事打击的方式遏制德国海军的发展明显是不可能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英德两国展开了激烈的海军军备竞赛。

公元年,德国国会通过了一项海军法案,要在未来增添19艘战列舰,这意味着战列舰数量将翻一倍。三年后,德国又准备将战列舰的数量提升至最高80艘。

公元年,英国皇家海军迎来了一名新成员,即无畏号战列舰。这艘战列舰极大强化了英国皇家海军的作战能力,也使得英德两国海军实力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而德国方面即便想建造类似战列舰也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做到,毕竟德国没有那么多经费,而且也没有能够建造这种战列舰的船坞。

不过德国方面也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在加大了对海军建设领域经费的同时缩短了舰艇的服役时间。如此,德国老旧的舰艇都会在短时间内被淘汰掉,为新鲜血液留出空间。如果德国海军能够整体更换为新式舰艇,那么一样可以战胜拥有大量老式舰艇、只有几艘无畏级战列舰的英国皇家海军。

另外,德国也在积极筹备建造对标无畏级战列舰的新式巨舰,即拿骚级战列舰。该系列战列舰虽然主炮口径和体型均逊色于无畏级战列舰,可却拥有更快的发射速度,领先后者一倍之多。

随后德国又在拿骚级战列舰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研制出了拥有更大口径的赫尔戈兰级战列舰。英国也在大脚步追赶,双方主力战列舰的数量基本上都一直处在差不多的水平。但是如果从综合实力来考量的话,英国还是略胜于德国一筹,毕竟皇家海军的老底子还在那里摆着。

一战使得德国海军陨落

公元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打响。分别加入了同盟国和协约国阵营的德英两国,也以自己精心打造多年的海军舰队在汪洋大海上展开了巅峰对决。可即便德国已经不予余力的筹备这场战争,最后还是败于协约国之手,帝国海军激战至最后一刻也无力回天。

除了战争的失败让德国海军遭受重创之外,一战结束后协约国与德国签订的《凡尔赛和约》也牢牢限制住了德国。根据《凡尔赛和约》的规定,德国只配拥有六艘主炮口径为毫米的战列舰、12艘驱逐舰和6艘巡洋舰等等。另外,德国被全面禁止制造潜艇。

一战时德国巴伐利亚级战列舰的主炮口径达到了毫米,可见《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限制有多么严格。自该和约生效之后,英法等国家就严格监视着德国履行和约。虽然后来德国还是突破了该和约对自己的限制,但是这也确实导致在一战刚结束时德国海军的陨落。

结语

虽然德国战败于一战、再加上受到了《凡尔赛和约》的限制,海军力量受到了几乎毁灭性的打击;但是德国建设海军的热情却并没有丧失。只是考虑到为了安抚和迷惑英法等国家,德国并没有采取战争打响之前就大规模扩张海军舰队的做法。而在战争开始后,德国又一次把英国当做了竞争对手,想要重新打造一支实力凌驾于英国皇家海军之上的帝国海军舰队。

但是即便德国在二战期间想要重现当年一战时帝国海军的辉煌,可却选错了发展方向。在全球军事科技已经大踏步前进、战略战术已经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候,德国还在固守一战时那套老旧的思维。同盟国已经大批量制造航空母舰,而德国还固执地认为拥有大口径重炮的战列舰才是战场终结者,这才遭遇了一场又一场的惨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saoa.com/nszs/9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