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学过历史的,很少有人不知道滑铁卢战役,年6月15日-18日,刚刚复辟的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在这场战争中与反法联军展开大决战,最终反法联军取得决定性胜利,拿破仑人生中最后一战落败。

但是,如果问大家,滑铁卢战役发生在什么地方?可能绝大部分国人都会答错——因为滑铁卢战役并非发生在滑铁卢,实际发生在临近滑铁卢的蒙圣让,法国人就将这次大会战命名为“蒙圣让会战”,而作为胜利一方的普鲁士人希望命名为“佳姻之战”,因为英普两军在名叫“佳姻”的地方胜利会师。

“滑铁卢战役”的说法源自英国,因为英军的后方司令部设在了滑铁卢;而这里恰巧有一个邮局,发往英国的战争消息邮件都盖着“滑铁卢”的邮戳。英国报纸使用了最不准确的名称,却成为了世界历史的一部分。

后人绘制的滑铁卢战况

历史总是如此有趣,已经成为共识的未必是正确的,就如同这场战役一样,事实上,拿破仑并非惨败,一定程度上来说,他曾像他之前五次击败反法同盟一样,是如此接近胜利。

第一天,突袭,小胜!

年6月15日,从比利时边境城市沙勒罗瓦到首都布鲁塞尔一线,西边是英国荷兰联军,东边是普鲁士军队,拿破仑决定攻击东边,将普鲁士人赶回德意志。

凌晨,集结在法国边境要塞莫伯日的法军先行向驻军在对面的普鲁士第一军开炮,上午11点,拿破仑率军进驻对面,向东北进军,意图追击摧毁普军。同时,命令奈伊元帅指挥第一军和第二军,构成左翼法军,防止英荷联军从西面干预。

下午拿破仑亲率近卫军抵达日利地区,第三军步兵赶来后法军发起攻击,普军撤退。

第二天,胜?败!

16日下午,法军在圣阿芒和利尼地区追击普军,普军顽强抵抗。与此同时,奈伊元帅率领的法军左翼在四臂村遭遇威灵顿公爵率领的2万多英荷联军的阻击,经验丰富拿破仑向他送去了一份用铅笔写的便条,要求他用第二军牵制四臂村的英军,让德隆将军带领第一军向圣阿芒前进,协助拿破仑攻击普军右翼。但这一消息送到了德隆第一军,却没有送抵奈伊处。

很快,奈伊在四臂村发起第2次攻势,英荷联军即将崩溃,可是当奈伊决定召来德隆第一军,彻底击垮英军时,却被告知德隆已经率军东进。不明所以的奈伊命令传令官立即追上德隆,命令返回。折返的紧急命令让德隆陷入了困惑,最后他只得折返。他事后辩解说,自己没有收到皇帝直接下发给他的命令,只是看到了皇帝写给奈伊的便条。

失去德隆的增援,尽管拿破仑击溃了普军,但未能彻底打垮普军,与此同时,法军左翼奈伊元帅的部队在四臂村被英荷联军不断赶来的增援部队击败。

第三天,功亏一篑

17日,拿破仑确认威灵顿公爵的英军主力就在西侧四臂村,立即向西掉头。并留下格鲁希元帅率领三分之一的法军,牵制普鲁士人。可惜威灵顿公爵已率军后撤,加上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法军丧失了与英国人单独决战的机会。

第四天,决战,皇帝?

18日凌晨,驻扎在蒙圣让地区的拿破仑他计划将第二军部署在左侧牵制威灵顿公爵强大的右翼,以第一军为主力和其他部队一起猛攻英军较为虚弱的左翼,但因为前一天的滂沱大雨和强行军,拿破仑被迫推迟进攻。

临近中午,法国炮兵开炮,最终大战拉开了序幕。此时,拿破仑有大约7.45万人和门火炮。威灵顿公爵只有7.43万人和门火炮。

法军在炮火的掩护下,骑兵、步兵轮番冲击。英荷联军在付出巨大的代价之后,威灵顿公爵甚至投入几乎全部的预备队,挫败法军两次大规模攻击。

第三次大冲锋,战斗陷入僵局,普鲁士军队陆续抵达,法军出现颓势。但下午近7点时,战场发生了乌龙的一幕:普鲁士人把英荷联军中奥兰治-拿骚团的士兵当作法国人,发起了猛烈攻击——因为他们的制服和法国军队相似。

法军收到了错误的信息,他们以为是格鲁希元帅的军队尾随普军,在后方发起了攻击。拿破仑调用余下的近卫军各营发动进攻,法军取得了局部的优势,但随着越来越多的普军增援部队投入战斗,法军遭受沉重打击,最终溃败。这天,20万人在一个不足2.5平方英里的战场上厮杀。当晚,有多达4万具死尸和重伤者躺在战场上。

事后,威灵顿公爵如是评价道:“这是我经历过的最为绝望的一战。在过往的战斗中,我从来没遭遇过这么多的麻烦,也从未如此接近过战败。我们的损失巨大,尤其是英国步兵中的精英,我从未见过步兵表现得这么好过。”

威灵顿公爵:阿瑟·韦尔斯利

但他是最终的胜利者,并亲手粉碎了拿破仑再次君临法国的愿望。

惜败的皇帝,不容抹杀的过去

不容我们否认的是,发生在年前、对欧洲产生深远影响的滑铁卢战役拿破仑的战略并未出错,为了不至让法国丢失大片领土,他放弃打防守战,用自己的帝位作为赌注选择先发制人,他卓越的军事天才也并没有背叛他,但因为部将的自私和犹豫导致在最接近胜利时功亏一篑,拿破仑仍然值得我们尊敬。

接受加冕的拿破仑

对于非法欧洲国家来说,拿破仑是暴君,是侵略者,是邪恶的科西嘉魔王,但我们必须明白,历史是胜利者述说的,也是后来者述说的。被掩盖的历史应当得到正确的述说,让后人明白前人的光辉。

英国军事史专家蒂姆·克莱顿的著作《滑铁卢:决定欧洲命运的四天》,广泛引用新近发现的史料,以“小时”为计量单位,揭示4天3场战役中大小事件的真实次序,力图澄清滑铁卢战役的种种争议!让我们穿越年时空,从最细致的角度,如同亲眼目睹一般地感受到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陛下卓越的军事天才,以及英军统帅、后来的八国元帅、英国首相威灵顿公爵在绝境中仍然坚守、冷静并迎来最终胜利的风采。

好书共鉴,点击购买。

汗青堂丛书·滑铁卢:决定欧洲命运的四天京东月销量¥购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saoa.com/nszs/10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