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上囚徒
文/蓝雅图/网络年意大利探险家哥伦布到达美洲,他认为依照地圆学说,他一定会到达亚洲,而当他看到原住民时,他的第一反应就是他到达了亚洲。他看到的就是印第安人,仔细分辨,可以看出美洲的印第安人具有鲜明的亚洲蒙古人种的体貌特征。人类学家与考古学家在经过系统地研究以后,认为美洲原住民与现代东亚人有共同的祖先。哥伦布坚持认为他到达的美洲就是东方的印度群岛。后来证明是西印度群岛,而真正到达印度的是葡萄牙探险家达伽马。哥伦布的贡献是发现了新大陆,在此之前没有人知道美洲的存在,这里的原住民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新大陆的发现使真正的世界史开始了,世界地图有了全新的面貌,而这块新大陆确实是风水宝地,是一个新世界——资源丰富,金银遍地。但从此留下一个历史之谜——如果说美洲大陆的原住民是蒙古利亚人种,那么他们是什么时候,通过何种途径来到美洲的?他们为什么又会与世隔绝长达数万年之久?——这成为学术界争论许久,悬而未决的问题。好在人类演进探索的脚步永无止境,人类不断的努力,越来越靠近真相了。有一种学术界比较公认的说法,数万年前,来自西伯利亚的东亚人通过白令陆桥进入北美大陆,经过长期的基因改变,就成为后来的印第安人了。白令陆桥在哪里?它就是现在连接东西伯利亚和北美阿拉斯加的白令海峡,现在的白令海峡已经难以穿越。距离我们最近的末次冰期,最盛期发生于约1.8万年前,当时由于大量海水被冻结,致使海平面下降,白令海峡变身为陆地和冰川,成为联结两个大陆人类迁徙的天然通道,美洲人的先祖在大约1.5万年前,就是通过白令陆桥到达美洲大陆,并在新大陆繁衍生息。白令陆桥在距今数万年的时间里,经历了数次演变。伸延最广阔的时候,长度达公里。而到距今约1.2万年的时候,海平面上升,大陆桥就被淹没在海水中。如今,因为地球气候变化,白令陆桥无法再像万年前一样结成冰川,以至于消失了。试想当时生产力低下,缺乏舟车等先进交通工具,早期人类走出非洲后,只能凭借徒步行进,只能借助陆地冰川进入美洲,这样的推论合乎情理逻辑。那么早期人类为什么要长途跋涉前往美洲?此时的人类属于晚期智人阶段,不断繁衍生息,需要寻找新的资源才能生存下来,他们是一路追赶迁徙的动物到达白令陆桥的。——这是一个新世界。由于沧海桑田的变化,此时昔日的大洋,演变为规模巨大的猛犸草原。草原从西班牙向东穿越欧亚大陆,跨过白令陆桥,一直延伸到加拿大,从北极岛向南延伸到中国。这个生态系统覆盖了全球北部的广大地区。这片草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贫瘠,现在的研究表明,猛犸草原存在大量的有机碳储层,植被茂盛。草本植物分布范围广泛,也是哺乳动物的重要食物来源。当时活跃在猛犸草原的哺乳动物有野牛,野马,猛犸象等多种动物。美洲人的先祖在白令陆桥生活下来,显然这里拥有比较理想的环境,远比他们身后冰冷的土地更适合生存。气候更为湿润,以灌木形式存在的植被可为他们提供木材,以便生火取暖。他们将大型哺乳动物骨头放在篝火上方,点燃骨头内部的脂肪。一旦烧着,冰河世纪哺乳动物的大腿骨就能燃烧数个小时,保证美洲人先祖能够在北极圈冬日寒冷的夜晚里存活下来。——我们设想当时的人们使用陆桥上的灌木点燃骨头。大型动物的骨头中含有许多高脂肪的骨髓沉积物,可以用来燃烧。……此时的智人拥有强大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他们是世界上最好的猎人,靠捕猎大型动物为生。当人类到达白令海大陆桥上时,他们已经别无选择,只能在那里设立营地。冰川进入了全盛期,广阔的冰川进一步蔓延,他们遭遇了森林一般的冰川,无法进入美洲大陆……而他们的来路,也被冰川切断,他们注定无法回到亚欧大陆,于是,这群试图前往新世界的美洲人先祖,就被迫断绝了与其他人类的联系,他们几乎是孤立无援的存在着,而他们的命运无法预知,在冰河世纪,在北极一带的冻原上生活,天知道他们会经历过什么,一代又一代,他们成为冰上囚徒。那么这些美洲早期人类探险者,他们在冰封的白令陆桥一带滞留了多久?现在线索越来越清楚,他们以白令海大陆桥为家,在那里停留了数千年。甚至更久,他们可能在白令海陆桥上停留了长达上万年时间。因为首批美洲人先祖大约是在2.5万年前到达白令陆桥的,而他们进入美洲内陆的时间是1.5万年前。那时候冰川最终开始消退,这群人才能得以前往美洲不同地区繁衍生息。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可能就是白令海陆桥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以至于他们与亚洲人变得不同,并开始成为美洲土著人?很显然,这种冰上囚徒的生活,使他们的基因已经与数千年前生活在西伯利亚的人有很大不同。——在1万年里他们始终保持着基因和地理方面的隔离。早期人类真的在白令陆桥熬过了万年时光?有越来越多古人类学和遗传学发现也进一步支持停滞假说。看来我们离真相更加近了。虽然人类有万年的进化史,但对寿命不足百年的人类来说,这1万年也太久,且无法只争朝夕。因为对北极冻原的智人来说,应该是漫漫长夜,而且是极寒冷酷的漫漫长夜。科幻小说《三体》所描绘的乱世纪之说,看来绝不是异想天开,地球上的冰河时代完全可以佐证,这个时期人类和动物的生存环境极为严酷,物种灭绝也是正常的。适应环境才是生存下来的硬道理。那么在白令陆桥的早期人类又是怎么生存下来的?如何保留了人类史前文明的火种?这个问题连印第安人也无法回答,而且他们因为种种原因拒绝承认亚洲人种说。白令陆桥的早期智人应该是携带了亚欧大陆的一些文明成果,他们在1万年里应该遭遇过灭顶之灾,他们是否留下了自己的故事,给幸存者或者后来者,讲述他们艰辛的迁徙之路?我们是1.5万年之后的后来者,我们想寻找故事的线索,于是就不停的挖掘……终于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然后抽丝剥茧……他们留下的遗骨显示,有一半以上的男性曾因暴力而受伤,这可能是争夺贫乏资源的结果。——在北极冻原的生活极为艰苦,极端的严寒天气,笼罩整个大地,毫无生机,缺乏资源,这里的人们必须竭尽所能才能生存。在这里孕育出更加顽强坚忍的人类。从考古记录中可以得知,很长一段时间,在其他地方的科技进步,这里都没有发生,这里的科技陷于停滞,弓箭仅仅在几千年前才来到这里。尽管被隔离在科技更为先进的世界之外,他们还是设法在这冰冻的北极冻原生活了一万年之久。他们是世界的终极生存者。这些早期人类被困在了世界上最严寒荒芜的地方。顽强生存,最终等到年前,地球温度升高,冰川开始退缩,通往太平洋的通道打开了,他们的世界即将改变,早期人类可以乘船逃离路桥,或者翻越冰川遗迹进入美洲大陆。……但,这绝非易事。又是一场危险恐怖之旅。冰川巨大而湿滑,处处有裂缝,还不断有落石冰块坠落,极为恐怖凶险。对人类来说,冰川融化打开了美洲的大门,但残留的冰川遗迹,却会让他们付出生命的代价,这成为一个冒险之旅。翻越冰川,早期人类可能花了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而能够最终完成这个艰险行程的也许只有少数人。而从海上进入美洲,则更为凶险——且不说当时的独木舟多么简陋,单就海上的狂涛骇浪和极寒冰水就能吞噬无数性命。考古发现表明,美洲人先祖步履维艰,步步惊心,他们也许再次别无选择,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面对死亡,不能退缩,为了给子孙后代找到更好的生活环境,在没有任何保障和安全措施的情况下,他们穿越了不可想象的艰难地形,完成了不可能达成的挑战。从此,人类先祖不再是冰上囚徒,通往北美洲的大门打开了!他们可以想去任何地方……在世世代代面对危机后,得到了做梦也没有想到的好机会,此后,人类像野火一样遍布美洲大陆。在白令陆桥煎熬年后,人类踏上了世界之旅的最后一程,并发现了一块无穷资源的土地——美洲大陆!这就是美洲印第安人的来历,进入北美洲内陆的智人开枝散叶,并创造了属于他们的独特文明。直到被欧洲人重新发现。白令陆桥进入北美洲的智人是已知最早发现美洲大陆的人类,比哥伦布要早年。来到新世界的智人们不知疲倦,沿着美洲西海岸一路南下,在多年后就抵达了南美洲最南端,完成了用双脚穿越整个美洲的壮举。曾经遍布美洲大陆的原住民,在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前,总人口就突破了一个亿。创造出灿烂的文明,比如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以及印加文明。此前,在世界其他地区,都曾经发生过许多人类迁入或迁出活动,比如非洲、欧洲以及亚洲等。只有进入美洲属于人类的“单程”旅行。有学者说:我们知道美洲原始居民是来自亚洲进入新世界的人类,当时那里没有其他人,也没有大规模的移民回流……他们的来路已经被海洋切断,白令陆桥已经消失了……只能说,人类如此伟大,从冰上囚徒到美洲文明的创造者,历经万年磨难,仍能创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壮举!我们生而为人,生命的意义又何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冰河世纪的冻原应该比野火更为惨烈,更为漫长,早期人类没有科幻中的抽干保存技术,没有先进工具,且与世隔绝般的绝境求生,他们靠什么生存下来?在毫无希望的困境中坚守万年,我们无法得知终极幸存者的思想,只是知道他们挺过来了,他们用文明的火炬点燃新的世界。纵观人类历史,我们是幸存者。人类存在至今是有原因的。数百万年来,人类为了生存而战,我们把石头变成工具,把树枝变成武器,并且学会了生火,我们占据地球上的各个角落,我们撑过了干旱、恶劣地形和冰期,并且活了下来,最终占据生物链的最高端,成为地球主宰者。……人类发展演进的终极动力是什么?一定是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即使失去一切,人类的本能也能发挥作用,这就是生命的原意。——生命本无意义,生存本身就是意义。生命如花。一朵穿越酷寒而盛开的奇迹之花。正是年之春,正是春风浩荡之时,宛如从前的人类,如此浩荡。——theend——蓝雅说:在一个海滨的小镇,拥有无尽的黄昏,绵绵的钟声传来,我正有一个故事想讲给你听……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saoa.com/nstq/7556.html
- 上一篇文章: 微欣美图50种最有益于净化空气的室内
- 下一篇文章: 池塘里的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