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间谍冷酷消灭对手,先反纳粹后反西方,
年11月11日,是个宁静的秋日,在洒满金色落叶的莫斯科郊外一座木屋里,一位老人度过了他的95岁生日,他是俄罗斯联邦对外情报局退役特工乔治·伊万诺维奇·贝希特。俄联邦对外情报局长谢尔盖·纳雷什金亲自向这位“可靠的同志”祝寿,称他“博学多才、目标坚定,把毕生奉献给人类理想与和平事业”。 乔治·伊万诺维奇·贝希特原名乔治·布莱克,他集情报专家、语言天才、越狱高手、生存大师等能力于一身,是当代最富传奇色彩的间谍之一,获得过苏联列宁勋章和红旗勋章。 乔治·布莱克年11月11日出生于荷兰鹿特丹,父亲是土耳其犹太人,一战中为英国作战,因为表现出色而获得英国国籍,母亲出身于荷兰贵族家庭。 父亲去世后,13岁的布莱克来到埃及,寄居在开罗的姑母家。布莱克的叔叔就是后来成为埃及共产党领导人的亨利·柯里尔。在开罗,布莱克通过与叔叔的接触,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的影响。 年,16岁的布莱克回到了荷兰。德国侵入荷兰时,他没有随亲戚们逃亡英国,而是留下来参加当地的抵抗运动,充当抵抗运动的信使,冒险传递情报,他的谍报天赋开始显现。战后,布莱克因此获得了荷兰女王授予的四级拿骚十字勋章。 年,布莱克被纳粹逮捕,却很快从看管严密的集中营里成功逃脱, 次展现了他的越狱本领。 20岁的布莱克逃到了英国,成了一名皇家海军的情报员。由于精通荷兰语、法语、德语、英语,年,布莱克被调到英国秘密情报局,从事侦听工作,后来他又被送到剑桥大学深造,学习俄语。年,他以副领事衔的外交官身份被派往汉城工作。 爆发后,滞留在平壤的英法外交使团全部被北朝鲜扣押。 在拘留中,苏联和朝鲜向他们灌输共产主义思想。苏联国家安全部还专门派来了意识形态专家格列戈里·库兹米奇,试图策反他们。 美国在战争中的残酷行径使布莱克感到震惊,他因此对西方的道德和体制产生了怀疑。而他少年时代受到的共产主义思想熏陶,使他认定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更优越更人道。他后来在接受英国《独立报》采访时抨击了美国在战争中的野蛮和残忍:“美国不断轰炸一个个村庄,死去的都是手无寸铁的平民!” 布莱克被关押17个月后,他告诉库兹米奇,他真诚信仰共产主义,愿意为苏联的社会主义事业效力,库兹米奇大喜过望,他的努力终于有了收获。可讽刺的是,后来库兹米奇却背叛信仰,叛逃到了美国,或许他根本就没有过信仰。 布莱克在他的自传《别无选择》里解释了自己倒向苏联的原因:“我投奔社会主义,并不是因为他们用了什么手段,而是他们的理念打动了我。” 布莱克决定为苏联工作前,提出了两个条件, 是他只提供有关“反社会主义活动”的情报,而不能在其他方面损害英国的利益;第二是他不接受任何酬金,他只为理想和信仰而工作。 年3月,布莱克被释放,回到英国。随后被分配到军情六处工作,专门负责窃听和秘密拆封外交邮袋。 布莱克获释回到英国 年春,布莱克被派往冷战前线西柏林,担任秘密情报局西柏林工作站技术行动部副主任,负责对苏军的监视和策反工作,在这里,他开始向苏联传递情报。可是他的行动被发现了,上级要对他展开调查,但秘密情报局认为他只是因为工作而向苏联提供了情报,根本没有想到布莱克是个效忠克格勃的双面间谍。 布莱克在军情六处工作时,将秘密情报局全体工作人员名单和英国在东欧的谍网提供给苏联,导致42名英国间谍被克格勃暗杀,其中包括东德国家安全局局长比亚韦克中将和苏联格鲁乌特工彼得·波波夫。 比亚韦克年叛逃到西柏林后,改名换姓,居住在一个秘密地点,受到英国特工严密保护。可是他做梦也没想到,与他比邻而居的英国特工布莱克是个双面间谍。年2月的一天,他一时放松戒备,在没有英国特工跟随的情况下出门散步,他的行踪立即被布莱克通报给了克格勃,比亚韦克从此在 消失了。 年,格鲁乌特工彼得?波波在维也纳投靠了美国中央情报局,并且很快成为战后西方最成功的间谍。他在维也纳工作的两年间,提供了多名潜伏在西方的苏联间谍人员名单,使苏联情报机构遭到重挫。当他从维也纳调到东柏林后,暂时与中情局失去了联系,于是他给联络人写了一封信,托正在东德访问的英国军事代表团转交。按英美之间的协议,这封信应首先交给秘密情报局当地情报站,然后由情报站与中情局联系。于是,信便落到了柏林情报站的布莱克手中。波波夫很快暴露并被捕,他的下场悲惨,当着格鲁乌同事的面前,他被扔进炉子里活活烧死了。 年,英国秘密情报局制定了一个名为“黄金行动”的计划:从西柏林挖一条隧道通到东柏林,并在东柏林至莫斯科的三条地下电缆上实施窃听。由于隧道要经过美占区,美国中央情报局也参加了这一秘密行动。耗资巨大的挖掘隧道与安装窃听设备工程历时一年,西方把这条隧道作为一个获得情报的 ,希望在苏联发动重大行动前,能提前得到预警时间。但是年的匈牙利事件中,西方情报机构没有从隧道里获得丝毫信息,这让他们大为疑惑。原来,早在隧道还未动工之前,布莱克就已经把这项绝密计划报给了克格勃。苏联就把机密情报改在其它线路上传送,同时将计就计,利用这几条电缆向西方传送假情报。直到年4月22日,苏联通信工程兵在维修电缆时,一个通信兵突然掉进隧道,秘密暴露,这个游戏才结束,西方在这个项目上遭受了重大失败。 年,苏伊士运河危机导致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英国亟需精通阿拉伯语的情报人员,于是布莱克被调往贝鲁特工作。 波兰总参情报部副部长迈克尔·格伦涅斯基是美国中情局的一名间谍,代号“狙击手”。他提供的情报显示,克格勃已经获得一份英国在波兰的谍报人员名单。中央情报局把这个情报通知了英国秘密情报局。“狙击手”还透露说秘密情报局内部隐藏着一个代号为“钻石”的克格勃间谍。大惊失色的秘密情报局立刻对总部和波兰工作站的所有特工展开调查,结果一无所获,不仅“钻石”没有被发现,却让布莱克在调查中知道了“狙击手”的存在。克格勃也因此知道波兰情报部内有一个为西方工作的间谍,但只知道他的代号是“狙击手”,却不知道其具体身份。这时,“狙击手”与“钻石”都知道了对方的存在,并且对自己形成严重威胁,只有迅速铲除对手才能让自己生存下去。 克格勃火速在波兰情报机构中查找甄别“狙击手”,由于格伦涅斯基是波兰情报部内负责反间谍事务的直接领导,克格勃一直很信任他,因此就把挖出间谍的任务交给他负责,格伦涅斯基感到危险迫近,于是马上出逃,前往美国。 军情六处随即前派人往美国,去调查那份名单的情况。当格伦涅斯基得知军情六局还没有找出“钻石”后,吓得魂飞魄散,他觉得英国派来审问他的人,就是奉了克格勃的命令来除掉他的“钻石”。 中情局和军情六处只能反复安抚他,保证落实对他的安全承诺。最终他告诉英美方面,克格勃不是从秘密情报局总部和波兰获得的名单,而是从一个柏林情报站的情报人员那得到的。而且,年以后,“钻石”提供的情报突然中断了。军情六处恍然大悟,那段时间西柏林站的布莱克正好被派往贝鲁特,“钻石”就是他! 年5月3日,伦敦中央刑事法院以叛国罪判处乔治·布莱克42年徒刑,这是英国自废除死刑以来最严厉的判决。布莱克起初被关押在伦敦北部的斯克拉布监狱,并被列为“特殊监护”的犯人,受到严密看管。然而不可思议的是,4个月后,对布莱克的“特殊监护”被解除了。 肯尼思·戴库西、肖恩·伯克、迈克尔·兰德尔、帕特·波特尔是布莱克的四个狱友,他们都是坚定的反战人士,也都对布莱克遭受的重刑表示同情,觉得他不应该被一辈子关在监狱里。迈克尔·兰德尔多年后告诉《卫报》:“我们并不认可布莱克向苏联泄密的行为,只是觉得,42年刑期太不人道。作为中立的和平主义者,我们反对一切压迫和军事干预,不管来自东方还是西方。” 五年后,布莱克的四位狱友都出狱了,他们决心帮助布莱克越狱。他们先悄悄带给他一部对讲机和一根铁棍。在一个周末的晚上,确认几乎所有囚犯和狱警都去看电影后,布莱克撬开栏杆,沿窗台滑下,跑到监狱围墙边,用对讲机通知在外面接应的兰德尔等人,他们立即将绳梯抛进去,布莱克翻过围墙逃了出去,越狱成功了,但布莱克翻墙时摔断了一条胳膊。 布莱克越狱处 反追捕经验丰富的布莱克没有马上逃离伦敦,而是在伦敦一个住所躲藏了两个月,避开了警察的搜捕。后来,兰德尔把布莱克藏在一辆卧车的床下,经多佛尔渡过海峡,转辗来到东德。在那里,布莱克受到克格勃官员的热情迎接,并飞往莫斯科,接受苏联政府授予他的列宁勋章和红旗奖章。 此后布莱克一直在莫斯科过着平静的生活,直到苏联解体时他又遭遇了危机,俄罗斯政府打算将他驱逐出境,但后来他们又打消了这个念头。年11月12日,俄罗斯对外情报局为布莱克庆祝85岁寿辰,并给他颁发了象征国家 荣誉的友谊勋章,同时宣读俄总统普京的贺电。 布莱克后来在俄罗斯组建了新的家庭,但他始终难忘英国的前妻和三个孩子,他多次表示,自己一生 的遗憾就是对不起前妻朱丽安。他说:“我暗自希望,不管 到哪里落脚,朱丽安都会带着孩子来找我,我期待重逢的那一天。” 上世纪80年代,布莱克的儿子与他取得了联系,并在访问莫斯科时与他重聚。布莱克认为这次父子和解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件。 布莱克的信仰始终坚定,他在为苏联和俄罗斯培训特工时,曾对新特工说:“善恶之间依然存在一场鲜活的战争,我相信你们可以无私且勇敢地为我们共同的事业而奋斗。”他告诫他的年轻同行:“你们的任务将会非常困难,你们要拯救这个世界。因为不负责任的政客存在,这个世界随时面临着核战争的威胁。” 布莱克拒绝接受“叛徒”的标签,他在自传中写道:“要想背叛,首先必须从属,而我从未属于谁。”他还强调:“我不相信什么来世。当大脑停止血液供给那一刻,人就死了,一切也就结束了。你不会因作恶而下地狱,也不会因行善而上 。” 95岁生日之际,他公开总结了自己的一生:“我在复杂时期做出的决定,只能由历史来证明对错。我本来可以成为一名牧师,却当了特工。我本来可以躲避战争、过上平静生活,却投身于抵抗运动。奇迹般地逃出纳粹集中营后,我成为英国特工,一次次把自己置于险境……” 他说:“现在是我人生中最快乐、最平静的时光。在西方,我时刻担心暴露身份,而在这里,我得到了自由。前半生身不由己,后半生却有如此结局,这是个奇迹。回顾我这一生,不管命运把我带到何处,我都能泰然处之。” 冷战结束快三十年了,而参加过六十多年前冷战早期情谍报博弈的人,不是在谍战中消失,就是已经故去。多次遭遇凶险战斗的布莱克却幸存了下来,成为见证那段历史的活化石。 96岁的布莱克 谍战因其惊险刺激的情节和谍战电影中俊男美女的吸引,向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人们似乎把谍战当成了一种娱乐,却忘记了其背后的真实含义。布莱克的经历时时提醒着人们,谍战是一场波诡云谲的对抗和阴森血腥的杀戮,真正的谍战绝不会赏心悦目,更不是人们茶余饭后轻松的谈资。 渴死的水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saoa.com/nstq/3440.html
- 上一篇文章: 戚继光崎岖经百战,智略迈万人
- 下一篇文章: 维基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