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方法给孩子

在日常的生活中,妈妈们常会感到迷茫,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会主动学习,而我的孩子非要逼着才能学?为什么我的孩子每天学到12点还做不完作业?而别人家的孩子轻轻松松就能取得好成绩?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背东西速度飞快,而我的孩子好几天都背不过一篇课文?

其实,所有问题,都源于缺少方法。只有学会了方法,孩子才能真正爱上学习;家长也只有用对了方法,才能养成孩子良好学习习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然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家长的责任就是帮助孩子想办法,然后让他反复练习,掌握方法、养成习惯。正如作者所说:“我就是个灭火队员,她哪里变成了弱项,我就在哪里想办法。”

死学苦学,是做不了学霸的。孩子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正是造成问题孩子的根本原因。

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呢?《最好的方法给孩子》这本书将为我们提供答案。

这本书的作者王芳,是著名主持人、畅销书作家。她主持的谈话节目《选择》《谁在说》均为同时间段北京地区所有栏目中的收视率冠军。她在主持育儿节目的过程中,总结出一整套培养孩子的好方法,深受妈妈们喜爱。其中,《最好的方法给孩子》这本书一上市就成了畅销书,出版不到两年时间,已经加印10次。同时,她的课程也创下了国内千群89万妈妈同时在线听课、花椒直播96万妈妈同时在线听课的记录。

在这本书中,作者生动讲述了自己在教育孩子和做节目过程中总结出的育儿方法,几乎涉及亲子教育的各个方面,是爸妈们最爱的秘笈。

书的开始,作者阐述了妈妈的职责。她在教育女儿的过程中,发现当妈是世界上最有挑战、也是最有成就感的职业。孩子随时都会遇到问题,妈妈的职责就是不断帮孩子想办法,然后,让他反复练习掌握方法;或者想办法训练孩子,让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然而现实中,很多家长还在用不合适的方法养育孩子,严重影响了孩子的成长。作者多么希望提出一些好方法,供家长们借鉴,这正是她写这本书的初衷。

接着,作者以大量生动,鲜活的案例,分析了为孩子解决各种问题的方法。这其中包括孩子急需学会的方法,如学习方法、思考方法,表达方法以及处理人情世故的方法等。教孩子学会这些方法,他就能走遍天下都不怕;同时,还有家长们最需要的训练方法,如训练记忆习惯的方法、训练阅读习惯的方法、训练责任心的方法、训练专注的方法等。用这些方法训练孩子,孩子就会养成良好的习惯。

最后,作者希望通过本书,帮助家长找到培养孩子的最好方法,尽快摒弃那些不适合孩子的方法。通过教孩子学方法,以及用方法训练孩子,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作者在这本书里为我们提供了近百个解决教育孩子问题的方法,涉及育儿过程的方方面面。这里,我们将讲述其中最重要的两方面: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以及如何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

01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

首先是写作文。写作文,是语文学习最重要的内容,也是贯穿孩子一生的技能。所以,聪明的家长都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那么,到底怎样让孩子爱上写作文呢?

作者认为,孩子不喜欢写作文,主要是因为不会细节描写和构思。因此,他们会觉得没有什么可写的。而且,就算是勉强成文,写出来东西的结构也是混乱的。所以,想让孩子爱上作文,首先要解决这两个问题。

书中,作者为我们提供了练习细节描写的方法,名字叫“填字游戏”。就是通过给核心词添加状态、形容词、想象和动词顺序,把事物说全面,进而掌握细节描写的真谛。

举例来说,以“沙发垫子”作为核心词。先加状态,扩展至7、8个字。如“沙发垫子在沙发上”“沙发上放着沙发垫子”等等。

然后在上一步的基础上加形容词。比如“蓝色的沙发垫子在沙发上”“沙发上放着美丽的沙发垫子”。

接下来,开始发挥想像力,在上一步的基础上扩展到30-50个字。例如“美丽的沙发垫子,静静地躺在沙发上,它在等待他的主人下班。主人一回来,就靠在它身上。啊,好舒服啊!”

这个游戏可以多次无限延伸,大一点的孩子可以说到个字。

做到轻松扩展之后,再接下来,就是加动词的练习。还是以沙发垫子为例。比如“亮亮妈妈坐在楼下的凳子上干活儿,很辛苦。亮亮看到后,冲到家里,放下书包,拿起沙发垫子就往楼下跑。他到了妈妈身后,把沙发垫子放在妈妈坐的小木凳上,让她坐得舒服一点。妈妈开心地笑了。”

学会了细节描写,还要让孩子明白:写作前要先确立作文的结构。很多孩子无法很好地完成作文,就是因为没有构思的过程。

那么怎么练习构思呢?作者为我们提供了“多次复述”的方法。

作者是这样指导女儿的。女儿每次写作文,她都要让女儿把作文的结构复述一遍。然后,给她建议,让她再复述,一直到觉得没问题了,再开始下笔。这样,虽然准备的时间长一点,但一旦构思好了,很快就能写出一篇不错的作文。

反复进行这些练习,孩子慢慢就能掌握细节描写和构思的方法。如此,孩子就再也不怕写作文了。

了解完如何写作文,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如何让孩子爱上古诗文。

学习古诗文重点是记忆。古诗文是语文的主要部分,记不住古诗文,语文成绩就难以提升。然而,背古诗文是一件比较枯燥的事,有时候,孩子怎么也背不下来,就会很讨厌背诗。所以,想让孩子喜欢上古诗文,必须克服记忆这一难题。

那么,到底有没有方法,能让孩子轻松背诵古诗文呢?

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三个方法:理解记忆法,理解加图像记忆法以及联想记忆法。

理解记忆法,就是通过对古诗文知识点的深入探究,彻底理解诗的内容和背景,进而完成记忆的方法。理解记忆的过程,其实,就是一次深入探究之旅,探究的内容主要是文中涉及到的历史知识、地理知识以及背景知识。

举例来说,一首李清照的词,《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作者是这样教女儿的:

她先讲了这首词涉及到的历史知识:词中人物项羽是谁?出身如何?从项羽又讲到刘邦,然后又讲了刘邦和项羽的故事:“鸿门宴”。因为这首词讲的是项羽之死,所以,她又根据想像给女儿讲了项羽生命最后一小时的故事。想象船老大邀请项羽到江东,然而,项羽觉得对不起跟着自己的士兵,所以,毅然拒绝了船老大的好意,自刎而死。

然后,作者又讲了与这首词相关的地理知识。她在地图上找到鸿门这个地方,讲给孩子听。

另外,她还分析了这首词的写作背景。李清照为什么如此感慨呢?原来是因为她的丈夫。李清照的丈夫,本是朝廷任命的知府,某天夜里,城中发生暴乱,李清照的丈夫,本应奋力抵抗,然而,他却临阵脱逃,这让李清照感觉到是奇耻大辱,于是,才写下了这首诗。

经作者这么一讲解,女儿彻底理解了这首词。之后,基本没用特意记,只是讲完了孩子就背下来了。

好,了解完理解记忆法,下面,我们再来看理解加图像记忆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入探究理解,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诗的内容画成一幅画,进而记忆的方法。

举例来说,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原文是:“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作者教女儿时,就是先让女儿理解古诗。这篇古诗的知识点是”香炉“,于是,她带女儿来到地图前,找到庐山,然后又找到“香炉峰”三个字。她告诉女儿,诗中的“香炉”指的就是这儿,庐山的香炉峰,于是女儿茅塞顿开。然后,作者又把全诗背景讲给女儿听。

接下来,就是让孩子根据理解,来画一幅画。这一步的目的,就是把所学内容,直观地呈现在大脑里,这样可以让复习的时候记忆更加清晰。另外,作者还让孩子拿着画去找家里其他人看,让家人猜是哪首诗?如果家人不会,孩子就对着画讲一遍。这样,孩子快快乐乐地就背完了一首诗。

最后,我们再来了解一下联想记忆法。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记不住古诗,有时是因为想不起每句话的第一个字,只要有人提醒了第一个字,后面的内容立刻就想起了。所以对应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联想上一句的最后一个字,和下一句的第一个字,看能否组成一个词。

比如苏轼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首诗,第一句最后一个字是“好”,第二句第一个字是“山”,所以就在心里记住,第一二句之间是好山好水的“好山”,因此,背完“水光潋滟晴方好”之后,“山”字立刻就出来了。第二句最后一个字是“奇”,第三句第一个字是“欲”,就可以在心里想,第二句和第三句之间是奇遇记的“奇遇”,尽管不是同一个字,但是可以这样联想。同理,第三句和第四句之间就是“子弹”。这样,只要记住第一个字,一首诗就可以全背下来了。

作者使用以上方法,开启了女儿背诗的大门。现在,女儿经常要求背诗,每次新发下书,都会把上面的诗先提前背下来。

好了,了解完学习古诗文的方法,接下来,我们再看一下如何让孩子爱上英语。

最近几年,英语学习越来越重要。然而,很多家长,却对英语学习的方法知之甚少。尤其是听和说,是学习一门语言的关键,听不懂、不会说,孩子就不可能建立起兴趣。另外,孩子不喜欢英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单词量小、不懂语法,以至于在学校考试中经常受挫。所以,想让孩子喜欢上英语,就要解决听和说的问题,同时还要克服单词量和语法的问题。

那么,如何解决英语的听、说以及单词、语法的问题呢?

作者提供了一整套学习方案。

首先是创造语言环境,让孩子经常听到英语。多听,可以极大地提升孩子对语言的适应能力,所以,不要因为孩子太小,中文还没有掌握好,就忽视这一点。家长应该经常对孩子说英文,或者让孩子听英语音频。

举例来说,作者从孩子出生开始,就与孩子双语交流。比如,她告诉孩子:“妈妈好爱你啊!”就同时再用英语说一遍:“Iloveyousomuch!”这样孩子就很容易记住这句英文的意思。

其次,想让孩子爱上英语,还需要不断创造实践的机会。只有不断在生活中练习说英语、用英语,英语的听说能力,才能发生质的改变。

比如,作者就为孩子创造了很多使用英语的机会。她带孩子去美国旅游时,会让孩子自己去买东西,自己与售货员沟通;她还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遇到的问题,如:向外国小朋友求助、与外国小朋友一起游泳等等。这样一来,八岁的孩子,已经可以和老外巴拉巴拉的聊天,而且,还参加大型比赛,进入了明星种子班。

最后是背诵。背诵课文可以让孩子更好的掌握单词和语法。孩子七岁以后,就可以尝试大量背诵课文了。

比如,作者女儿刚到七岁,作者就让她尝试背诵《新概念》第二册,她先是帮孩子找了一位老师,帮着捋一遍不认识的单词。然后,让孩子试着开始背诵。孩子的潜力是无穷的,很快,就能自己背好多课文了。

这里,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孩子背诵课文时,要不断激发孩子的荣誉感和好胜心。每个孩子都有天然的荣誉感和好胜心,所以,家长要充分利用这一点,不断调动孩子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比如,每当女儿熟练背诵一篇课文,作者就会帮女儿录下来,发到网上。这时就会有很多朋友前来留言:“这么小英语就这么好啊!”她女儿会认真看这些留言,这让她变得非常自信,同时也更加追求完美。现在,女儿早已主动开始背课文,而且再也不怕单词和语法。期末英语考试时,女儿还取得了分的好成绩。

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吸取知识的前提。然而,仅会有效的学习方法还远远不够,想培养出优秀的孩子,还必须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02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是记忆的习惯。

有一位哲学家曾说过,一切知识,只不过是记忆。的确如此!记忆是学习知识的关键。因此,想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首先要训练孩子的记忆习惯。

所谓记忆,就是把学到的知识都记在脑海中。我们经常在电视节目中,看到有的人记忆力怎么会那么好,令人不禁惊叹:太聪明了!事实上,并非他们的智商多么高,而是他们有过目不忘的能力。想做到过目不忘,一定要拥有良好的观察能力、深入了解的能力和理解力。

那么,如何才能拥有这三种能力呢?

作者在书中为我们提供了方法:即训练观察力、探究力和抓关键词。

先说观察力。作者认为,要想记忆力好,首先得会观察。这里说的观察,是指看或想象到事物的相对位置、形状等细节。观察力是记忆的基础。观察记忆的过程,就好比把存款存入存款机一样。观察力强,记忆力才会好。

有一个游戏可以训练孩子的观察能力,这个游戏就叫“在哪里”,它适合1到12岁所有的孩子。

做法就是家长带着孩子在屋里走一圈,然后出来,问孩子:“字典”在屋子里的什么地方?孩子通常都不会记住。但这个时候,他的游戏心已经被调动起来,等再走进去时,孩子肯定会注意到字典在哪里。转一圈出来之后,家长不再问字典的位置,而是问:宝贝,有一件黄色的衣服在哪里?这次孩子可能会答得上来,也可能会回答不上来。一般到这时,孩子的好胜心就会被调动起来,进而喜欢上这个游戏。

等孩子熟悉之后,我们再升级,让孩子观察学校。比如,班级里某位同学坐在哪里?一楼到二楼有多少个台阶?慢慢的,你会发现孩子的观察能力强了,他会自然而然地不断观察,记在心里,家长要做的就是不断提问,巩固孩子记住的东西。

好的观察力可以提升记忆力,然而,想获得长期记忆,还必须得有探究的精神。

所谓探究,就是对不明白,或者不知道的知识点及其相关内容,能够主动查阅或搜索,直至彻底理解。它的本质,就是一步步把陌生知识关联到孩子现有的知识上。

作者认为,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家庭熏陶是最好的教育,家长的耳濡目染,会成就孩子的终生习惯。所以家长在教孩子学习的时候,一定不要浅尝辄止,而应带领孩子上下求索。

举个例子,作者给女儿讲哥伦布是怎样发现新大陆时,并非停留在书上看到的一行字,她会对知识点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探索,直到孩子能明白。比如,具体登录的位置是哪里?这时她也不会,于是就与孩子一起上网查找,然后就找到了马哈马,找到了拿骚,还查找了亚特兰蒂斯的传说。然后,又把位置在地图上一一对应。这样一来,孩子不仅牢牢记住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经过,更记住了探索的过程,这种探索的精神会慢慢移植到孩子身上。书中提到,作者八岁的女儿,就已经养成了不会的字查字典、不懂的意思一定当天弄懂等探究的习惯。

在了解了训练观察力和探究力的方法后,下面我们再看一下如何抓关键词。这里所说的关键词,是指一段话中,能够代表关键意思的词。抓关键词,是理解知识的重要环节,更是长期记忆的根本。能否抓住关键词,反映了孩子的语言理解的能力。很多时候,孩子记不住课文,主要就是因为没有理解意思。

那么如何训练孩子抓关键词的能力呢?

作者建议,可以通过“关键词”游戏来解决。这个游戏的形式为:妈妈说一句话,让孩子找关键词;或者孩子说事情时,让他先说关键词,再展开说整个事情。

举个例子,“今天忙了一整天,不想做饭了,咱们外边下馆子。”这段话的关键意思是“去餐馆吃饭”,那么,“下馆子”就是这段话的关键词。这时,如果孩子认为“妈妈好累”是关键词,你就要跟他解释这段话的关键意思是什么,让孩子明白,把关键意思与关键词对应。常常进行这样的训练,孩子抓关键词的能力很快就会提升了。

说完了如何养成孩子记忆的习惯,下面我们再看看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所谓专注力,就是认真做一件事的能力。缺乏专注力的人往往一事无成。同样在上课,有的孩子,什么也没学会,而有的孩子,却什么都懂了。区别就在于没学会的孩子,他们没有专注的习惯。作者认为,培养专注力最好的时间是1到5岁,孩子缺乏专注力,就是因为这段时期内,孩子缺少认真做一件事的经历。

那么,如何训练孩子认真做一件事的能力呢?

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那就是“找豆子”游戏。具体说就是,拿一大把各种豆子,红豆,绿豆,黄豆,芸豆,然后让孩子把红色的挑出来,再换绿色的。

作者就曾经在女儿身上实践这个游戏。在女儿一岁的时候,她发现,女儿的专注力一般,做事情总是左顾右盼。于是,她就与女儿玩这个游戏,玩了三个月,孩子就可以迅速的按照指令,坚持半个小时了,那时孩子还不到两岁。

除了玩“找豆子”的游戏,作者还提醒,父母或老人一定不要对孩子唠叨,唠叨能毁掉孩子的专注力。

举个例子,一位妈妈,陪着四五岁的孩子在书店看书,男孩坐在地上,认真的看着,突然间,妈妈就急匆匆走过来,一下拉起他的胳膊:“宝宝,别坐在地上,会着凉。”于是,孩子站了起来。可是,还没过两分钟,他又跪在地上了。只见妈妈又走上前:“宝宝,不能跪在地上,弄脏了衣服。”于是,孩子站了起来,放下手中的书,然后,就开始溜达。这个宝宝本来是可以认真做一件事的,结果被妈妈的唠叨毁掉了。

这个故事在我们身边并不少见,很多父母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小时候没有形成专注的习惯,就不可能拥有出色的学习力。

说完了专注的习惯,下面我们再看如何培养高效的习惯。

这里说的高效,是指孩子快速地进行学习。没有高效习惯的人,通常很难按时完成学习任务。他们做事磨磨蹭蹭,拖拖拉拉,写作业不专心,一会儿扣扣这儿,一会儿弄到那儿;背东西总也背不过。在他们这里,时间永远都不够用。作者认为,3~4岁是形成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孩子没有高效习惯,根本原因就是孩子做事缺乏时间观念。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呢?

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一大法宝,那就是“沙漏法”。

准备两个沙漏,每个沙漏都有固定的时间漏完沙子。用于学习,15分钟和30分钟这两个就可以了。下午回来,让孩子自己选择写作业的时间,可以先问他,你认为多久可以写完今天的作业。一般作业比较多时,选30分钟沙漏,孩子也可以选择15分的沙漏两次,中间休息一会儿。

使用时间沙漏,需要有对应的奖励制度。作者是这样给孩子规定的:家里设置一个荣誉榜,每次孩子提前完成任务,就在荣誉榜盖上一个笑脸。然后,每十个笑脸邮戳就可以换一张支付宝币。等网络购物的时候,它就会派上用场。孩子多数时间会攒着买大件东西,这一制度会让孩子很有成就感。

作者一直使用沙漏的方法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已经收获了极好的效果。她说:“我女儿现在五年级,她没有一天晚上作业做到7点以后。”这样的结果,你是否也想要呢?

专家认为: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是具备了自动学习的能力。

03写在最后

任何知识的学习都有方法,学习写作文,使用细节描写、以及先构思再写文的方法,就可以写出优秀的作文;学习古诗词,使用理解记忆法,理解加图像记忆法,联想记忆法等方法,可以很快掌握并长期记住知识;学习英语,使用多听,多说以及反复实践的方法,坚持下来就能听说自如。再加上背诵,英语考试成绩很快就会得到提升。

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一定有办法。反复训练孩子的观察、探究以及抓关键词的能力,孩子就能养成记忆的习惯;经常与孩子玩“找豆子”的游戏,同时又不唠叨的家长,就会培养出专注的孩子;使用“沙漏法”管理孩子的时间,就能培养出高效的孩子。

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成功的必经之路。聪明的家长,都是孩子成长路上的“灭火队员”,孩子哪里出了问题,家长就会在哪里想办法。

为人父母,你准备好了吗?

最好的方法给孩子

延伸阅读

简单五步,让你成为解决问题的高手

点击“阅读原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saoa.com/nsly/7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