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有治好的办法吗 http://pf.39.net/bdfyy/zjdy/180320/6113618.html

历史地理小知识

文献

亚美理驾洲地分南北中如蜂腰长约二万八千余里东距大西洋海与欧罗巴亚非利加二州相望水程约隔万余里西距大东洋海直抵亚细亚之东其极西北隅与亚细亚极东北隅隔一海港南亚美理驾明时属葡萄牙西班牙等管辖至今分立数国如可伦比亚秘鲁智利巴西等更有诸小国及群海岛皆不赘叙北亚美理驾中国称米利坚者是其民或从英吉利来或从佛兰西来后并立为一国官以民情向往推迁粮以各部轻重自纳至其称花旗者则因华人见其船挂花旗而名之也夫本国有自主之权至今不改初英吉利与之构兵经数年不解至乾隆四十九年始议和本国人立华盛为领首自后每四年一易以为例今幅员增广户口日繁已分为三十余大部矣人民物产大约二十年之久则倍之其农务工作兵丁贸易赏罚刑法来往宾使修筑圯桥诸大事皆由议事阁酌议其乡学县学医学皆设馆男女无一不读书文质彬彬称极盛焉

分析

发布这次题目、包括看内容的时候,可能大家会注意到这次的题有点不太中规中矩,因为这里面的内容看着既像现代地理,但文字叙述却带着一股古代史地的味道,颇似二十四史里面外国传的内容。其实粗断来说这篇文献很容易,这篇文献主要是思想比较独特。先按照一般古汉语文献的结构粗断如下。

亚美理驾洲地分南北中如蜂腰长约二万八千余里。东距大西洋海与欧罗巴亚非利加二州相望水程约隔万余里。西距大东洋海直抵亚细亚之东。其极西北隅与亚细亚极东北隅隔一海港。南亚美理驾明时属葡萄牙西班牙等管辖至今分立数国。如可伦比亚秘鲁智利巴西等。更有诸小国及群海岛皆不赘叙。北亚美理驾中国称米利坚者是。其民或从英吉利来或从佛兰西来。后并立为一国官以民情向往推迁粮以各部轻重自纳至其称花旗者。则因华人见其船挂花旗而名之也。夫本国有自主之权至今不改。初英吉利与之构兵经数年不解。至乾隆四十九年始议和。本国人立华盛为领首自后每四年一易以为例。今幅员增广户口日繁。已分为三十余大部矣。人民物产大约二十年之久则倍之。其农务工作兵丁贸易赏罚刑法来往宾使修筑圯桥诸大事皆由议事阁酌议。其乡学县学医学皆设馆。男女无一不读书文质彬彬称极盛焉。

以下逐句分析:

1

亚美理驾洲地分南北中如蜂腰长约二万八千余里。

亚美理驾,今译作亚美利加,即America,美洲。美洲中部较细,状如蜂腰一般(巴拿马地峡),南北长约二万八千余里。现代测量南北美洲南北距离约公里,因此文献中说约合二万八千多华里,相差不大。

2

东距大西洋海与欧罗巴亚非利加二州相望水程约隔万余里。

(美洲)东面隔着大西洋与欧罗巴、亚非里加两大洲相望,水路约隔万余里。注意这里欧罗巴(Europe)、亚非里加(Africa)两大洲的译名已经与现代相同。大西洋水路说相隔万余里可能是大致的水路距离,因为赤道附近美洲与非洲之间仅相隔多公里,不到五千华里。

3—4

西距大东洋海直抵亚细亚之东。其极西北隅与亚细亚极东北隅隔一海港。

(美洲)西面隔大东洋(太平洋)直至亚细亚洲东面,它的西北端与亚洲东北端隔一海港。这里海港指白令海峡,实际上是一道海峡。

5—7

南亚美理驾明时属葡萄牙西班牙等管辖至今分立数国。如可伦比亚秘鲁智利巴西等。更有诸小国及群海岛皆不赘叙。

这三句主要介绍南美或拉丁美洲情况。首先是明代时南美被葡萄牙、西班牙等国殖民,在作者写文献时已经大多独立,分为数国,包括可伦比亚(哥伦比亚)、秘鲁、智利、巴西等国,此外还有各小国和群海岛,这里应当主要说的是南美北部、墨西哥以南和西印度群岛的各国及西方列强的殖民地。作者这里是避轻就重,主要介绍影响力较大的国家。

8—9

北亚美理驾中国称米利坚者是。其民或从英吉利来或从佛兰西来。

北美,是中国称为米利坚的国家。这里作者将美国混同为北美,结合下文可知,作者对美国的仰慕使得他如此行文。下面又说其民主要来自英国和法国。

10—11

后并立为一国官以民情向往推迁粮以各部轻重自纳至其称花旗者。则因华人见其船挂花旗而名之也。

后并立为一国。注意这里的并字,即指北美十三个殖民地联合建立美国的史实。下面按照对照句式应断作:

官以民情向往推迁,粮以各部轻重自纳。

上半句意思是,美国的官员以民众的向往与否而推举升迁。

下半句意思是,粮(泛指税赋)以各部(各州?)的实力大小自行缴纳。

最后这一句的意思是:

至于美国被称为“花旗”,则是因为中国人看到美国船挂着花旗而称之为花旗。

12—14

夫本国有自主之权至今不改。初英吉利与之构兵经数年不解。至乾隆四十九年始议和。

夫,句首语气词。美国本国有自主之权,到现在(文献写作时)不改。开始英国与之交战,延续数年,至乾隆四十九年(公元年)才议和。这里指美国独立战争。

15

本国人立华盛为领首自后每四年一易以为例。

美国本国人“拥立”华盛(今译作华盛顿)为领首(今称总统),此后每四年一易,这里解释的不清楚,原意本来应该是美国总统四年一届,这里改成四年一更替,有误导人以为美国总统四年一换不能连任的感觉,但实际上华盛顿本人是连任一届,任了八年总统后离任。以为例,即作为制度固定下来。

16—18

今幅员增广户口日繁。已分为三十余大部矣。人民物产大约二十年之久则倍之。

现今国土扩张、人口日渐增多,已经分为三十多个“大部”(州)。这句话很关键,能够大致圈定文献写作的时间。美国到19世纪末已经形成了近五十州的局面,因此文献写成的时间应当在19世纪,清代后期。虽然美国本土基本在19世纪中叶扩张至与现代相同的范围,但很多地区设州则稍晚。在美国急速扩张的背景下,出现了人口、物产二十年翻一番的奇特景象。

19

其农务工作兵丁贸易赏罚刑法来往宾使修筑圯桥诸大事皆由议事阁酌议。

美国农务、工作(这里不能翻译成现代的工作,应作工业解释)、兵丁(军事)、贸易、赏罚、刑法、来往宾使(外交)、修筑圮(音脾,倒塌)桥(指代维修、基建工程)等各种大事都由议事阁(议会)斟酌商议决定。议事阁也是带有中国古代官制的译法,今天我们介绍某些国家的政府机构也经常用“内阁”。

20—21

其乡学县学医学皆设馆。男女无一不读书文质彬彬称极盛焉。

美国的乡学、县学、医学等都设馆。这里应当是说设立大学等学校。乡学、县学、医学还是用当时中国的说法。男女没有一个人不读书,都文质彬彬,国家号称极盛。

到此文献基本整理完毕,下面来看问题的分析解答。

参考文献

亚美理驾洲,地分南北,中如蜂腰,长约二万八千余里。东距大西洋海,与欧罗巴、亚非利加二州相望,水程约隔万余里。西距大东洋海,直抵亚细亚之东。其极西北隅,与亚细亚极东北隅,隔一海港。南亚美理驾,明时属葡萄牙、西班牙等管辖,至今分立数国。如可伦比亚、秘鲁、智利、巴西等。更有诸小国及群海岛,皆不赘叙。北亚美理驾,中国称米利坚者是。其民,或从英吉利来,或从佛兰西来,后并立为一国。官以民情向往推迁,粮以各部轻重自纳。至其称花旗者,则因华人见其船挂花旗而名之也。夫本国有自主之权,至今不改。初英吉利与之构兵,经数年不解,至乾隆四十九年始议和。本国人立华盛为领首,自后每四年一易以为例。今幅员增广,户口日繁,已分为三十余大部矣。人民物产,大约二十年之久则倍之。其农务工作,兵丁贸易,赏罚刑法,来往宾使,修筑圯桥诸大事,皆由议事阁酌议。其乡学县学医学皆设馆,男女无一不读书,文质彬彬,称极盛焉。

(文献摘自年岳麓书社版《魏源全集》之《海国图志》)

问题与解题思路

1列出文献中所有外国国名,并指出其音译与现代音译异同。

葡萄牙今同

西班牙今同

可伦比亚今译作哥伦比亚(Columbia)

秘鲁今同

智利今同

巴西今同

北亚美理驾米利坚今译作美利坚(America)

英吉利今译作英格兰(England),全名则为大不列颠(GreatBritan)

佛兰西今译作法兰西(France)

p.s历史上中国文献对外国地名的翻译与现代有很大不同,例如宋元时期东西洋(东南亚、印度洋周边地区)、中西亚的地名,明代佛郎机的具体所指等,在阅读相关文献时需要注意。

2从文献中选取三点当时中美社会的不同点,并用现代汉语解释。

这道题暗含了一个条件,就是要先搞清文献所述的历史时期是什么时候。前面我们已经分析文献应当是19世纪中叶的产物,实际上是魏源《海国图志》中的一篇,称为《地球推方图说》,是魏源对当时北美长老会派来中国的美国传教士麦嘉缔(DivieBethuneMcCartee,—年,字培端)所作的一篇地理著作的介绍。

文献中中美社会的不同点,首先是政治体制,美国当时是共和制,由议会决定国家大政,而中国当时仍在清朝统治下,是封建君主专制,仍由封建君主及官僚治理国家;官员方面,美国的议员由民众选举产生,而清朝官员则由清政府任免;美国自独立战争期间19世纪中叶,国土迅速扩张,二十年人口、物产则加倍,与扩张有关,也与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有关;美国当时的受教育人群较中国要更广泛,中国当时占大多数比重的是农民,即使科举制度打破了原先由士族控制上层官僚的局面,贫苦农民也没有能力读书识字,封建的愚民政策也严重阻碍着大众对知识的了解,而美国当时的白人殖民者及其后裔对于培养人才、推进科技发展较为重视,兴办各类院校,成为两次工业革命的受益者之一。

3举出文献中至少三处理解有误或者夸大之处,并分析文献作者的思想。

虽然魏源从自身角度出发,很想改变当时中国受到外来侵略,各方面发展停滞不前的落后局面,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由于他的主观思想和他借鉴的文献本就带有国外各类人士对西方夸耀吹捧的感情色彩,所以他所描述的情况还是有不少问题。比如地理上他没有搞清楚白令海峡的情况,对美国的认识则认为美国男女人人都读书且“文质彬彬”,这显然不符合历史实际,而且说美国民情向往即是官员推迁,也许推举是民众使然,但官员的调动等则不尽然等等。

魏源的思想,单从文献来看,是对美国的一种向往,因为在当时中国正是因为清政府腐朽无能,封建制度仍束缚着国家的发展,而美国这样一个共和体制,颇与中国传统社会对历史早期君主贤明、君臣共治的时代有些共通之处。而鸦片战争中英国侵略者的坚船利炮也给少数有见识的中国人以强烈震撼,深感中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与西方的差距逐渐拉大。因此魏源这里对美国不乏溢美之词,也是想唤醒一些国人以美国为学习榜样,寻求强国的途径。

这道题也可以答作是作者对当时美国社会的憧憬,也可以批评作者的一些见解片面等等,见仁见智,言之成理即可。

如我们在分析解答中有遗漏或错误的问题,请大家及时指出,欢迎批评指正,促进学术交流。感谢大家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saoa.com/nsjp/8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