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留学生周游骨子里透着一股劲儿
企划前言/Introduction 文明的碰撞是文化发展的源泉,每一种设计潮流的诞生,都源于独特的艺术风尚。设计留学生系列,聚焦海外留学归来的年轻设计师群体。中华文明深厚的人文积淀,让他们以一种独特的视角撷取西方文化的精粹,而多年的留学经历,又为他们的设计风格赋予了独特的异域气质。这一活动的初心,不止是记录在他们身上发生的东西方文化的互渗,更是企图发现一种崭新的设计萌芽,探寻设计发展的另一种可能。 「设计留学生」-VOL.0 -iDesign=I 周游=Z “暖男”“男神”“80后新锐设计师”,这些标签串联起采访前对周游的初印象。而此次与周游追溯留学回忆的过程中,却意外看到了他对自己未来规划中骨子里带着的坚定酷劲儿,以及温州人血液里窜动的“商人”基因。 建筑学出身的周游,留学深造选择了设计管理;在校实习时投身互联网公司…这些常人认为是“意料之外”的选择,恰恰滋养了一个几乎全能的周游,也为其后创立的「更新设计工作室」坦途铺垫了坚固基石。 #纽约:疯子与天才一线之隔 I:您本科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选择去美国普瑞特艺术设计学院读了硕士,决定出国留学的契机是?Z:我当时高中就想出国了,但是家里觉得年龄还小,就一直等到研究生才出国。I:选择去美国留学的原因?Z:其实我选择不光是美国,我非常精准选择的是纽约,可能是受美剧、电影的影响,觉得纽约很特别,而真正去到那儿,对这座城于我心中的特别感又加重了。I:有些好奇,纽约于您而言特别在哪?Z:纽约是一个“神经病”特别多的地方,你知道天才跟疯子其实就一线之隔,纽约就是这个“一线之隔”的地方。我觉得一个城市的可爱其实就是因为有一群好玩的人生活工作在那里,纽约它有很多元的价值观,论艺术,它街头卖艺者的水平都非常高;论经济,华尔街也会给提供这个环境。在纽约,选择无对错,大胆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即可。?纽约的街头画家 I:纽约确实是一座充满可能性的城市,如果是因有趣选择了纽约,那么在院校的选择上是否也有特别的考量?Z:我当时出国的时候,确定了设计管理这个专业,而这个专业当时美国有,但不多。当时有三所高校纳入了选择,普瑞特是其中一个,另外是斯坦福D·School以及卡内基梅隆大学,其中除了普瑞特之外,其余两所学校都属于常青藤的学校,都是不错的选择。当时我先拿到卡内基梅隆设计管理的offer,这个专业是卡内基梅隆旗下的设计学院、理工学院和商学院这三个学院合并教学的一个专业,我当时也挺向往的。斯坦福的D·School也表示希望录取,当我面试完斯坦福的时候,普瑞特就紧接着给我发了offer。I:没猜错的话,您最终选择普瑞特艺术学院是因为它base纽约!Z:是的!就是因为普瑞特在纽约。当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普瑞特在美国艺术学院里面排名非常靠前的,它的室内设计专业又是全美排名第一,虽然我去学的并不是室内设计专业,但是我还是想选一个在室内设计方面专业最好的艺术院校,所以,就直接选了普瑞特。?普瑞特(PRATT)艺术学院校园一角I:普瑞特的师资如何?Z:师资自然是很好的,我们在设计管理这个专业,上课的地点在曼哈顿校区,很多老师其实他都是工作生活在曼哈顿,比如说EA游戏公司的策略顾问是我们的老师,Facebook公司战略顾问是我们的老师,我们的系主任是拿了三个博士学位的一个设计管理专业的女士,所以,师资还是非常厉害的。I:普瑞特研究生的设计管理课程,其学习形式是怎么样的?Z:首先这个专业不允许我们做设计,我们所有的作业会以一个PPT结束,因为它希望我们学到的是设计管理,而不是说某一项设计的技能。其次,所有作业都是teamwork,所以它有比较好的培养你的团队协作的能力。由于专业的特殊性,两年的课程其实加在一起主要教会我们商业计划书里的大部分的内容,比如说市场定位、市场调研、管理投放、投资回报率等等,当然中间会穿插一些leadership、teambuilding这样的课程。I:您认为国内外设计教育的方式最大的差别在哪?Z:我觉得国外的课程更会激发你的主观能动性,就是希望你去表达、去阐述自己的想法,但是,他们对最终的结果的出品要求也是挺高的。国内其实美院的氛围我觉得已经算非常好了,他给了你很大的自由度,是金子你自己就会发光,你不是金子不发光也没人管你,你自己选择。?艺术气息包裹着的瑞特(PRATT)艺术学院#学设计,可以多开几扇「窗」 I:从建筑学到设计管理硕士,这算是跨专业吗?Z:其实不算跨专业,但是确实有一些区别。当时有了解过其他一些专业,比如说直接读MBA或者说读房地产管理等等,但是离设计又太远了。设计于我而言确实是发自肺腑的喜欢,这一辈子都不会远离设计,所以,我当时觉得还是要选择一个介于设计跟管理之间的专业,那就是设计管理,所以就毫不犹豫的选择了。I:回望这段留学经历,当时所学到的知识与技能于你当下的设计、工作各方面还有影响吗?Z:设计管理专业的学习,对我改变的还是挺大的。如今我们做项目不会单从设计师的角度出发谈风格、造型、材料,我们还会站在委托方的角度,替甲方去考虑他们的品牌、市场定位、客群分析等等,在此基础之上推导出较适合他们的实践方案,当然,前提是甲方公司的设计理念要与我们相符合。除此之外,留学给我带来的重要影响便是开拓眼界,尤其在纽约这个城市,无论是展览、建筑等各个方面都会获得优先一饱眼福的机会。?周游毕业照 I:在留学期间,您是否有去一些设计事务所实习的经历?Z:在美国的时候没有去设计公司工作,因为我在大学的时候已经在设计公司工作过,我当时去了一家互联网公司,我想打开我的窗户。I:“打开窗户”为什么锁定互联网公司呢?Z:我当时在美国已经察觉到互联网肯定是一个不可逆的一个发展趋势,我需要积累这方面的经验,培养互联网意识。#回国,是留学前就决定的事 I:您毕业后选择回国是基于怎样的职业思考?Z:没出国前就做好回国发展的决定了,并且非常坚决的。我刚去美国的时候,学长、学姐就问我毕业之后要留美国还是回国,我的答案是肯定要回国。他们便劝我不要着急,两年之后你的想法会变的。两年之后我的想法其实变了,回国的想法变得更加坚定了,原因是我眼看着国内不管是从经济发展还是设计的发展都逐步超过美国。我举一个例子,在年的时候美国开始用Uber,此时滴滴打车在北京中关村诞生,9月9日正式在北京上线。我回国时是滴滴发展最迅猛的时候,后来Uber想进入中国想分一杯羹,最终没能在中国发展。总体大环境在正向发展,造就了国内设计实践的机会变多,所以没多想就直接就回国了。I:回国之后,您发现国内国外的设计市场最大的区别是什么?Z:国外的设计市场我并没有特别深入地了解,但是我有跟在美国从事设计行业的学长或者学姐聊过,总体而言最大一个区别就是节奏要慢非常多,国外一个建筑设计项目一做就要做一年,甚至两三年,但是在国内一个室内设计项目可能三个月就落地了。I:您认为国外项目落地时间长的原因可能是哪些?Z:有两个原因。首先是国外的设计机会没有国内多,因此可以一个项目慢慢做。第二个原因是他们整个设计流程可以说更专业或者说更模式化,美国设计模式、系统更完整些,因此他要遵守的规矩就越多。反观国内仍处在一个相对野蛮生长的状态,所以它的速度肯定要比美国要快,但是,不得不承认野蛮生长背后也会带来相应的问题。I:您留学时实操过一些有意思的设计管理作品?Z:我当时做了一个项目是我自己的一个小理想,我想开饭团店,我们温州老家早餐吃的饭团。当时的设想是把饭团店做成像美国的品牌Chipotle,它是把墨西哥卷做成连锁店。饭团用什么米、然后里面料用哪些配料,甚至是产品包装我都想好了,这个做成当时其中一个作品。I:后面会有落地吗?它的效果怎么样呢?Z:没有,我是想一回国就开饭团店,然后全家人都觉得我疯了哈哈!后来这个理想暂时搁置,但是我还是希望未来能开家自己的饭团店。#流量不是结果,作品才是 I:工作室取名「更新」的原因?Z:不断保持自我的更新迭代,要开放的去拥抱新技术、新方法、新理念,并将这些内容融入到设计之中,创造出更多的更新的作品,以此来完成更新城市的使命。这是,更新设计创办的初衷与愿景。不趋向于主流的设计领域,而专注于商业空间全案设计,服务于商业实体空间的消费升级和更新迭代。并以零售空间为入口,整合餐饮、娱乐等其他业态,为商业地产项目提供一整套的全案设计服务。I:目前「更新设计」涉及哪些方面的设计,主要研究是哪些方面?Z:我们分为两个大板块,一个是商业空间设计,一个是私宅空间设计。商业空间包含商场、商业街相对比较大的商业空间的设计,商场、商业街里面零售店铺和餐饮也是我们的工作范围,当然也包含商场里面的一些快闪店。私宅空间我们更加注重人在居住使用时,空间设计所带来的舒适、温度和欢乐。I:目前很多商业空间吸引大量网红来打卡,您是怎么看待这一现象的呢?Z:其实不必把“网红”看作一个贬义词,在我看来就是单纯的字面意思——在网上很红。能让一个空间红、能让一个空间火,大家愿意去打卡,我觉得是一件好事,流量带来的是人与人跨时空的交谈,这也是与粉丝最好的相处方式。但是,优秀的设计师需要有对大众审美做一个引导性的责任,不能随波逐流。若人人都去做粉色的游泳圈、独角兽这些大火、出圈的设计,该国家的设计是没有希望可言的。「淮海」 HuaiHai 「海豚儿童国际之家」 DolphinInternationalChildrensHome 「拿骚」 NassauClub 周游更新设计创始人CEO年德国标志性设计奖至尊奖 年德国国家设计奖 年度IIDA展陈类空间全球卓越设计大奖 年度IAI最佳零售空间设计大奖 年度意大利A’DesignAward 年度IDA展陈类空间银奖 年度iF设计奖室内建筑类最佳项目 文化与文化的碰撞,思想与思想的交织,孕育着崭新的设计潮流。设计留学生们代表着一股设计行业的新势力,独特的人生履历让他们的设计拥有了更多元的可能。未来的设计之路将何去何从?我们将以倾听、以交流、以探讨,去挖掘每一位设计留学生的留学故事,并在他们的故事当中,发现设计发展与艺术创作的全新可能。?感谢周游老师接受绝对设计专访 文中图片版权归其本人及更新设计所有 -END-▼点击查看2广州设计周商务合作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saoa.com/nsjc/9710.html
- 上一篇文章: 预计售价30,美元的轨道车模型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