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懵懂少年到华尔街风控师,人生就是在不断
每到达一个既定的里程碑,又能看到更高更远的山峰在等着自己。 ---BinchiZhang 张斌弛 ——拍摄于十二月的密歇根湖 一、背景介绍: 本科学校:北京理工大学GPA3.2 硕士学校:BostonUniversityMathematicalFinance 就业情况:SantanderBank—SeniorModelRiskAnalyst 托福: GRE: 相关经历:光伏企业金融部门实习、发改委外交活动志愿者 二、申请过程 我的硕士申请历程非常的曲折,因为我是一个跨专业申请学生。 我的本科前两年就读于工程力学专业,在这里我学习了数学分析、线性代数、C语言基础、复变函数、微分方程、理论力学等等基础课程,而后对于接踵而来的专业课程我没有产生兴趣,我的学习成绩也没有保研的可能性,以及各种实验室的参观活动让我突然意识到如果在本专业继续学习下去,可能就得去研究所就业的现状让我萌生了出国转专业深造的想法。在这个时候我遇到了牛老师,在和他的反复沟通和确认的过程中,我最终确定了我申请的方向——金融工程类学校。一是考虑到自己对金融这方面的兴趣比较浓厚,未来的就业方向更加吸引我(Quant类工作),二是牛老师在金工类学校的申请上也有足够的经验,三是结合我的数学与理工科背景,最终确定了这个方向的申请。 为了配合我的研究生申请,我当机立断地转到了学校的一个冷门专业:公共事业管理。当时很多人觉得我疯了,为什么在一所理工类学校,学着学科排名全国前三的专业,却要转到一个偏文科的弱势专业。现在看来本科后两年我过得开心了许多,在这里我可以有足够多的时间去自学金融类的知识,并且利用各种选修课来向我未来的发展方向靠近。在后两年,我依靠着自学从零接触金融知识,并且考了CFA的一级。 我当时的几个申请目标有:Fordham的金数项目、NYUTandon的金工项目、哥大的金工项目、罗格斯的金工项目以及BU的金数项目,又混申了WUSTL的datascience项目。本着就业第一的想法,我申请的学校大多在纽约或附近地区,谁知最后造化弄人,我拿到了之前期待最小的BU与罗格斯的offer。最后综合考虑,我选择了底蕴较为深厚的BU。 三、项目就读体验 BU的MSMF项目的一大特点就是:理论且数学的比重非常大。第一学期就有著名的Andrew教授负责StochasticCalculus的教学。Andrew的教学风格就是:你听不懂他在说什么。其他的金工项目用的比较多的是Shreve编写的金融随机过程,而Andrew教授自己写了一本书:StochasticMethodsinassetpricing,并且只有我们专业的学生在用这一本书。其中的定理推倒,概念引入环环相扣,逻辑谨慎且严密,让我重温了本科时期被数学分析支配的恐惧。整本书完全在抽象的数学世界遨游,你很难将他书本中的定理内容与金融市场的实际应用联系在一起。 我与我的同学们无论是否本科学习过相关内容,都在挣扎与痛苦中度过了这门课。班级中有一部分大神学的不亦乐乎,我本着不想轻易放弃的精神,挣扎着摸到了一点皮毛门道,最终也架不住每个月几十道没有答案的数学推导题的Due,浑水摸鱼地度过了第一学期。 第二第三学期,学习的内容逐渐没有那么理论化,但是课程难度也是不小。这个专业主要教学中心在于资产定价,因此可以看到无论什么课都逃不开随机定价模型。其他的课的内容是可以感受到在金融市场的应用的,但是模型依然大多建立在随机的基础上。我与其他项目的朋友对比过,BUMSMF的难度与深度是相当大的,如果能够跟上课程做到课程之间的贯穿理解,对自己的知识框架构造是非常有帮助的。如果对详细的专业内容感兴趣,可以参考这篇知乎答案: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saoa.com/nsdt/9182.html
- 上一篇文章: 骚男直播罕见发飙喷人不喜欢国服滚去找你的
- 下一篇文章: 九控地产公司翠湖里商业小镇成功签约引入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