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必读南大人的悦读经典计划书单,都
从七月末等待录取通知书的焦灼,到八月初收到梦中“锦书”的兴奋,“美南紫”让今年考入南大本科的太多小伙伴们魂牵梦萦。不知道新生们在打开通知书、看到那6张精美书签的时刻有没有心生好奇:什么是南京大学“悦读经典计划”?这些书目到底是源自何人的推荐?这些书主要讲了哪些内容?今天,小编就给新生答疑解惑,并带领大家一起初步了解“悦读经典计划”的六十本基本书目! 南京大学本科录取通知书 6张精美的“悦读经典计划”基本书目书签 什么是“悦读经典计划”? 南京大学“悦读经典计划”于年正式面向新生开展,它是由南大一批教授按照经典性、思想性、知识性、前沿性和可读性的遴选标准,经过广大师生网络投票选出的60种基本书目和一百多种拓展书目组成的。这一计划也是南京大学实施“三三制”本科教学改革五年以来在通识教育领域向前迈进的又一步。南大“悦读经典计划”中选出的六十本书分为六大主题:“文学与艺术”、“历史与文明”、“哲学与宗教”、“经济与社会”、“自然与生命”、“全球化与领导力”。 为何有“悦读经典计划”? 阅读能力和习惯的培养是南京大学通识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实施南京大学“悦读经典计划”的目标主要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并举,推动广大学生接触经典、研读经典、好读经典;培养健全的人格、高尚的道德情操、广博的文化修养、全球化的视野和社会洞察力,建设具有南大风格的校园读书文化。 “悦读经典计划”基本书目 文学与艺术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著:《唐诗选》 选诗人余家,诗作多首,前言描述唐诗发展繁荣的原因、过程和特点,诗人小传谈作家风格,注释简明扼要,疑难点则展开分析。 曹雪芹:《红楼梦》 通过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描写了以贾府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无论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达到了古代小说的巅峰。 鲁迅:《呐喊》、《彷徨》 鲁迅创作《呐喊》的目的是慰藉斗争中“奔驰的猛士”。《彷徨》表现了他在“五四”运动后、新文化阵营分化时期革命征途上探索的心情。 傅庚生:《中国文学欣赏举隅》 本书26章涉及中国古典文学的感情、想象、理性、形式四个方面,举例宏富,融贯中西,被誉为中国文学批评著作中最值得细读的一部。 刘义庆著、刘孝标注、徐震堮校笺《世说新语校笺》 领略魏晋风度、鉴赏彼时社会时尚和士人风貌者,首推《世说新语》。其文字隽永、对人物刻画生动,是记载人物言行的文学经典之作。 莎士比亚:《哈姆莱特》 莎士比亚戏剧中篇幅最长的一部,讲述了克劳狄斯谋害哈姆莱特的父亲,篡取王位并娶了国王遗孀,哈姆莱特因此为父王向叔叔复仇的故事。 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俄国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通过女主人公安娜的爱情悲剧和列文农村改革与探索的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丰富的图景。 李霖灿:《中国美术史讲座》 据李霖灿先生上课讲稿整理而成,分29个单元,以时代为序、类别为纲,以历代绘画为主调展开论述,对玉石、雕塑、书法的论述精辟独到。 李泽厚:《美的历程》 中国美学的经典之作,李泽厚把中国人古往今来对美的感觉玲珑剔透地展现在大家眼前,如斯感性,如斯亲切。 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 有关艺术的书籍中最著名、最流行的著作之一。贡布里希采用浅近易懂的语言,阐明了艺术史是“各种传统不断迂回、不断改变的历史”。 历史与文明 司马迁:《史记》 西汉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多年的历史。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作者蒋廷黻以冷静客观的态度,叙述了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这段时间的中国历史,对中国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以学术的形式表达了关切。 钱穆《国史大纲》 此书50余万字,系钱穆先生于抗战期间写成,书中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大势及各时期的特点阐述在中国史学界无出其右。富于文采,读之荡气回肠。 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作者许倬云以江河流域的扩大比喻文化的进展,全书涉及的内容极为丰富,有民俗生活、思想信仰等。视野开阔、思路宽广,实为罕见。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西方古典史学的最高成就。伯罗奔尼撒战争被称为"古代世界大战",修昔底德倾其毕生精力撰写成书,是希腊古典文明极盛时期的文化精品。 马汉:《海权对历史的影响(-年)》 马汉“海权论”三部曲是有着巨大影响的历史巨著,作者认为海权决定着一个国家在国际政治、军事、经济、外交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 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本书共6篇,记述从13世纪下半叶至16世纪中叶这三百年间意大利文化的发展情况,依次阐述了政治、思想、学术、社交生活和道德宗教等内容。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本书是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代表作。全书除了政治、经济外,还涉及军事、文化、教育、宗教等方面,有强烈的现实感。 爱德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 英国18世纪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于游历罗马城废墟时发思古幽情,遂穷毕生之力,勾勒罗马帝国衰亡的历史,论述精彩生动,充满洞见。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本书总结了公元年以来大国兴衰的历史,阐明自西欧建立新君主国和全球性跨洋国家系统以来,五个世纪中各大国的相互关系与兴亡盛衰。 宗教与哲学 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 本书既是文献整理的杰作,也是中国哲学和哲学史研究的重要著作。作者吸取历代研究《老子》的成果,参以己见,成为新时期诸子学的经典著作。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四书章句集注》是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与"五经"于一体的巨作,是儒家理学的名著,为宋代朱熹最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 柏拉图:《理想国》 本书是柏拉图的一篇重要对话录,柏拉图以苏格拉底之口通过与其他人对话的方式设计了一个真善美相统一的政体,即可达到公正的理想国。 马可·奥勒留:《沉思录》 公元2世纪后期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的一部个人哲学思考录,主要思考人生伦理问题,兼及自然哲学,是奥勒留的一本思想散文集。 卢梭:《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 本书是年卢梭应法国第戎科学院的征文而写的论文。在性质上是一部阐发政治思想的著作,可视为《社会契约论》的基础和绪论。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 《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阐述自己哲学观点和方法论原则的第一部纲领性巨著。本书总结了黑格尔前此的哲学研究,宣告了未来哲学的大纲。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典政治文献,这份文件最初是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党纲,也是无产阶级政党最基本、最重要的政治纲领之一。 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韦伯在本书中讨论了伴随欧洲宗教改革运动而出现的新教伦理及后者对现代资本主义的起源和整个西方理性化进程的影响。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 本书提出了“范式”、“常规科学”等重要概念,将科学史展现为常规科学与科学革命交替发生的过程,挑战了“通过累积而进步”的科学观。 慧能:《坛经》 《坛经》是禅宗六祖惠能口述,弟子法海集录的一部经典,记载惠能一生得法传法的事迹及启导门徒的言教,是研究禅宗思想渊源的重要依据。 经济与社会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 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完全改变了我们原来对财富在现代全球经济中是如何形成和保持的观念。 马克思:《资本论》 本书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科学指南。它对人类思想的发展以及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 20世纪最重要的经济学著作之一,是对古典经济学的重大突破。熊彼特论证了企业家利润、利息、经济周期等重大经济现象背后的机理。 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 本书是曼瑟尔·奥尔森的代表作,于年获得美国管理学会颁发的"最持久贡献著作奖",适合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等领域的研究人员使用。 斯蒂格利茨:《不平等的代价》 斯蒂格利茨发现无论东方西方的普通人,不满的根本原因是相同的,那就是这些国家的经济和政治体制在很多方面都失败了,且二者都不公平。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 《乡土中国/生育制度》是费孝通先生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后期,据其讲授的“乡村社会学”的内容所写成的。他想通过此追究中国乡村社会的特点。 林语堂:《吾国与吾民》 林语堂在本书中用坦率幽默的笔调、睿智通达的语言娓娓道出了中国人的道德、精神状态与向往,以及中国的社会、文艺与生活情趣。 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本书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托克维尔的代表作。作者通过历史社会学和政治社会学的视角研究了法国大革命的历史,研究了它的起因和后果。 米尔斯:《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 论述20世纪美国新中产阶级的著作,该书是社会学家第一次考虑这一特殊群体,产生了极大的理论影响,引发社会学家对中产阶级的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saoa.com/nszs/7336.html
- 上一篇文章: NBA尼克斯VS马刺5月14日
- 下一篇文章: 骑士倾向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