嘹亮进攻的号角第5664章
第五十六章海啸(17) 在当夜这场遭遇战中,德国方面损失了一条驱逐舰(Z5)和7艘S艇,沙恩霍斯特号受到中创(尾炮塔损坏),包括欧根亲王号、提尔匹茨号在内的几艘战舰受到微创,但战果无疑非常显著。依靠G9型氧气鱼雷铺天盖地的进攻和炮击编队的穷追猛打,夜里一共击沉了2艘新墨西哥级战列舰、纽卡斯尔号轻巡洋舰和3艘驱逐舰,加上前天傍晚航母舰载机的战果,整支W舰队除1艘驱逐舰、1艘轻巡洋舰幸运逃脱外,近乎全军覆灭。 不过德国方面付出的代价并不像明面上这么少,起码在舰队高层看来不是这样。晚上这场遭遇战一打,向北调头撤退的命令下达后,意味着趁夜色突入冰岛-法罗群岛水道的计划又一次遭到挫败,北海舰队想进入大西洋、执行海啸计划的时间必须再次推迟,马沙尔都不知该如何向柏林方面交代。 经过紧急商议与参谋们和顾问组在图上的各种作业,他最后决定再次改变策略,准备从丹麦海峡突入大西洋,他不信英国人还有那么多军舰堵在前面。 除时间推迟外,由于炮击编队坚持到击沉敌舰才最后撤退,足足比航母编队晚2个小时,此时离天亮还有4个小时,再加上炮击编队本身速度就比航母编队要慢,因此哪怕全速撤退也只能行驶海里略多,此时距离冰岛只有不到公里的路程——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地带,很可能遭遇敌人航空兵力的集中打击。 在S艇大规模使用鱼雷后,再次补给成了一个大困难,欧罗巴号上虽然也有一些鱼雷库存,但数量不到30条,即便加上奶牛们的补给,充其量也只能弄到40多条鱼雷,再想给全部S艇补充满鱼雷基本已是奢望了。 这些问题,马沙尔细想之下觉得头疼欲裂、击沉敌人数艘主力舰的喜悦被冲淡了很多,最后他一方面向柏林拍电报报告情况,一方面又命令炮击舰队全数北上,尽快脱离防空圈,至于鱼雷数量不足的问题就只能委屈剩余的S艇只带1条了。 6:15分,天色开始放亮,齐柏林号、欧罗巴号上的舰载机准备升空,特别是Bf-们,今天他们的任务很艰巨,需要在脱离冰岛防空圈之前一直为舰队护航。 6:45分,激战一夜,只休息了不到3个小时的埃里克-贝少将吃光早餐,又喝了一杯浓咖啡,登上了提尔匹茨号的舰桥,各部门军官离开了暖烘烘的住舱,和士兵一道进入了冷风刺骨的战位,值日官迅速检查了高射炮炮位的准备情况,瞭望哨擦试着望远镜的目镜,眯起眼扫视着凛冽的天空。 在此之前,伦敦海军部里早已忙碌成一团了,昨天夜里W舰队孤独无助而最后近乎全军覆灭的消息深深刺痛了包括丘吉尔、庞德、托维等在内的一干高层,他们在深夜时分就决定要动用航空兵力对敌人发起毁灭性进攻。而坐镇冰岛的弗雷泽上将更是一夜未眠,连夜组织、调度攻击机群,早早做好了出击准备。 6:35分,法罗群岛派出第一批侦察机;两分钟后,冰岛方向派出另一批侦察机。 7:07分,第一批24架承担掩护任务的Bf-抵达炮击编队上空,在下面指挥的贝少将那颗不安的心才略微平静下来。此刻,炮击编队距离冰岛距离大约是公里,而航母编队距离冰岛是公里。舰队正在以每小时45公里的速度远离冰岛,他在心里暗暗祈祷敌人发现自己的时间能晚一点、再晚一点。 7点半,航母编队已基本脱离冰岛防空圈,炮击编队离开冰岛也有公里,舰队依然未被英国侦察机发现,贝少将的心情放松了下来,居然还难得地与提尔匹茨号舰长托普上校讲起了俏皮话:“这帮英国侦察机是找不到我们了,他们不会还没起床吧……” 话音刚落,舰桥就响起了凄厉的警报声:“发现敌机,疑似侦察机……” “混蛋!”贝少将气得破口大骂,连忙命令,“快速击落它……” 这已经来不及了,7:34分,就在Bf-击落这架大胆的科罗纳多水上侦察机前1分钟,他已向冰岛方向拍发了电报:“敌主力舰3艘,包括提尔匹茨号,航向正北,速度26节……” “先生们,好时光结束了,准备应付英国人的苍蝇吧。”贝少将以一句无奈的幽默结束了通话,默默无语地返回了司令塔,顺便将情报也通报给了马沙尔,希望等会能再支援自己一些护航战斗机。 所有人的精神都高度紧张,接下去那一段时间将是最难熬的时刻——不知道英国人会派多少架飞机来。 “长官,找到他们了,不过位置有点儿远。”冰岛皇家海军航空兵指挥部里,一个又惊又喜的声音打破了平静,迅速将情报告知给了弗雷泽。 “在哪里?” “冰岛东北方向约海里处,距离法罗群岛超过海里……没发现敌航母,但有提尔匹茨号和其他2艘主力舰。” “终于逮住他们了,让冰岛和法罗群岛的攻击机群全数出发,法罗群岛飞机不要顾忌航程,攻击完成后来冰岛降落就行。”弗雷泽想了一想又说道,“多派一些航程远的战斗机,德国舰载战斗机数量可能不会少。” 为对付德国舰队,急红了眼的皇家海军可谓倾巢出动,凡够得上的攻击机、轰炸机都拿了出来。 法罗群岛方面:7时41分,24架剑鱼\大青花鱼攻击机在12架飓风护航下出击;3分钟后,16架梭鱼攻击机在8架欧洲燕的护航下出击;17分钟后,最后一波攻击机群,16架蚊式轰炸机挂载着2颗磅重的航空炸弹,在8架挂载了副油箱的喷火护航下出发进攻。 冰岛方面:7:39分,24架剑鱼\大青花鱼攻击机在12架飓风护航下出击;6分钟后,16架贼鸥俯冲轰炸机在8架欧洲燕的护航下出击;18分钟后,12架布伦海姆中型轰炸机在6架最新型的萤火虫战斗机护航下出击。 第五十七章海啸(18) 贝少将知道英国人很快就会找到这里来,但没料到这么快,而且第一批飞来的飞机也让他迷惑不解:居然是只能水平轰炸的蚊式战斗机和喷火。不过他没心情考虑这么多,他一方面指挥舰队排成了一个轮形防空阵,一方面又注视着Bf-们的战况,能不能安然无恙地脱离防空圈、避免重蹈“俾斯麦”号的覆辙就全看这些战斗机的功力了。 眼看有18架德国飞机朝自己这里扑来,在炮击编队上空还留有6架飞机,英国轰炸机群带队的史密斯少校也暗暗叫苦:他没料到德国人会准备这么多掩护战斗机,更麻烦的是,原先拟定的计划可能派不了用场。 担任护航任务的喷火们虽然挂载了副油箱,但航程依然只有1公里,并不足以掩护蚊式打满全场,在参谋部拟定的计划中,喷火战斗机护送轰炸机赶到现场后应先行突入,尽可能吸引住德国护航战斗机的注意力,然后边打边撤、尽快回转,为轰炸机突击扯出空档并提供掩护,但现在德国飞机有这么多,这种战术显然是一厢情愿,哪怕德国人真分出8架战斗机来对付海喷火,依然还有16架飞机可以掩护舰队——正好与蚊式一一对上。 可事已至此,再纠结也没用,因此他只能硬着头皮让喷火先闯过去,希望能让对方指挥官发生误判,而且他心里隐隐约约有种期待,喷火是英国最好的战斗机,他希望可以压制住敌人护航战斗机。可他根本没想到,德国海航飞行员特别是战斗机飞行员,全都是空军王牌转职而来,普遍都有30架敌机以上的击落记录,个别人记录甚至高达70余架,最少也有14个战果,因此根本不会被这种简单的战术所蒙骗。喷火的性能虽然优异,在低空狗斗中相比Bf-并未占有明显优势,能否发挥威力全靠飞行员的素质。 蚊式轰炸机在夜间空袭时是个令人头疼的对手,速度快、雷达反射小,但在对付高速机动的水面舰艇时,这点能力就不够看了,水平轰炸机必须排成紧密的队形才能有效提升命中率,机动性能优异、速度也快的Bf-们显然不会让英国人如愿,编队指挥官瓦格纳少校很快将机群一分为二,一方面纠缠住喷火,另一方面又用速度优势冲击蚊式的密集编队,后者很快被打散,机动灵活的特点也没发挥出来,巧妙的战术布置最后变成了一团上下翻飞的混战。 8:56分,英军第一轮空袭结束,16架蚊式被击落了6架,8架海喷火被击落了3架,而Bf-只有1架被击落,付出不小代价的英军第一波空袭成果却少得可怜,一共32颗炸弹被投了下来,除给提尔匹茨号造成1枚近失弹外,其余军舰毫发无损,这让神经紧张的德军官兵松了口气。 9:07分,还没等众人喘口气,冰岛方面派出的第一轮空袭机群又杀到跟前,这次来的是12架布伦海姆中型轰炸机与6架萤火虫战斗机,有了第一次的应对经验,炮击编队的信心提升了不少,托普上校取笑道:“英国人怎么总派水平轰炸机来?他们觉得靠这样能对付提尔匹茨?” 贝少将耸耸肩:“不知道,大概是水平轰炸机飞得快吧?那些慢吞吞的攻击机甚至还不如我们的水上飞机飞得快……” “这真是一个好理由!” 托普上校根本没想到贝少将说的这个原因居然是真的,由于英国各型号飞机之间的速度存在鲜明差异,因此弗雷泽没法把所有的飞机全部集结起来一次性投入战斗,只能分批分次投入。他的如意算盘是,德国护航战斗机总有油料耗尽的时候,他只要源源不断发动车轮大战,就一定能耗死德国人——可他根本不知道Bf-却是那种能战斗5小时的小强,这个如意算盘很快就会破灭。 而飞机速度的差异又使英国攻击机与护航战斗机在机型搭配上也捉襟见肘,本来剑鱼、梭鱼、大青花鱼这些速度慢、防御差的攻击机更需要类似喷火这样的优秀战斗机护航,可两者速度差异太大,根本没法组合在一起,强行要求喷火按剑鱼的速度飞要么飞机很容易陷入失速,要么就会因燃料提前耗尽而坠毁——剑鱼来回攻击一次需要5个小时,喷火哪怕加挂了副油箱也飞不了5小时,于是喷火只能为速度快的蚊式护航,可水平轰炸机很难对付舰队。 德国海航战斗机飞行员还是第一次见识萤火虫,不过他们普遍见识过管鼻燕,看着这种飞机与后者有点类似便猜想是不是管鼻燕的升级版。事实也确实如此,萤火虫战斗机是在管鼻燕战斗机基础上发展而来,由于采用了新型翼夹,机翼可旋转90度后再向机身两边折拢,在提高了机翼强度后还增大了翼面积,使其更坚固且易操纵,同时火力水平也得到增强,拥有4门20mm机炮。但这种改进只相当于管鼻燕而言,德国飞行员交手之后发现这些飞机性能比喷火还差一些,略相当于飓风的水平,大家终于放下心来厮杀。 历史上,萤火虫战斗机要到6月份才开始在皇家海军航母上使用,现在弗雷泽饥不择食,将所有能拿来使用的飞机全拿出来过招,就连刚刚拿到手的萤火虫也不放过,这些最高速度只有公里/小时的战斗机机虽然在低空有非常优异的机动性,但在Bf-面前,这种机动性仍然只能说稍逊一筹,不过萤火虫比喷火强的是航程,能为轰炸机提供全程护航。 英军这一轮空袭终于收到了实质性效果,一枚磅炸弹在提尔匹茨号前甲板爆炸,50mm厚的上甲板经受住了考验,不过两座双联装的mm高射炮炮位被炸毁,士兵们5死4伤,吕佐夫号中了一枚近失弹,凌空溅射的弹片造成了3人伤亡。激战过后,4架萤火虫、5架布伦海姆被击落,德国海航也损失了2架Bf-,落水的飞行员倒是很快被驱逐舰挽救了上来。 持续往北并多次展开高速机动的炮击编队并未因空袭受到太多迟滞,到9:25分已抵达离冰岛公里的地方,但由于持续不断有飞机空袭,舰队位置一直被英国方面牢牢掌握着,很快就迎来了第三波空袭——冰岛方面派出的,由16架贼鸥俯冲轰炸机与8架欧洲燕的联合攻击队。 看到贼鸥的身影出现在了空中,贝少将感觉压力陡增,脸色也凝重起来了——俯冲轰炸机与水平轰炸机的破坏能力是不一样的,虽然贼鸥的速度不到公里/小时,比起斯图卡还略慢一些,但当年在挪威的柯尼斯堡轻巡洋舰丧生于贼鸥空袭之下,大家一直对此心有余悸。而欧洲燕们的能力虽然比不上Bf-,但双方纠缠在一起后,留给贼鸥们的空档就很多了。 体型最大、威胁也最大的提尔匹茨成了英国飞机的眼中钉,一共有8架贼鸥先后扑来,提尔匹茨号的速度已加速到了最高的29节,像一个灵活的陀螺那样左突右旋,4架贼鸥尚未进入俯冲轨道便被Bf-击落,其余4架顺利投下了炸弹,3颗炸弹被避开,但落在舰尾的那一颗却无论如何避不开,而且托普船长在指挥轮机避让是不敢折腾得太厉害——俾斯麦级的尾部相对脆弱,俾斯麦号就是被英军击中螺旋桨、舵机而最后毁灭的,因此托普宁可让这颗炸弹落到舰尾甲板上也不愿意落在下方。 这枚磅的炸弹穿透了上甲板,但随后被80mm厚的主甲板挡住了而发生剧烈爆炸,装甲钢板被炸裂后扭曲形成了一个奇形怪状的大坑,还造成了大火并冒出滚滚浓烟,飞溅的碎片洒落一片,听损管队员汇报完情况后,贝少将和托普上校终于松了口气——虽然军舰的样子难看了一些,但未造成实质性损害。 或许是提尔匹茨冒烟的模样给其他飞机造成了错觉,又有5-6架贼鸥奋不顾身地扑过来,Bf-击落了其中3架,但最后一架进入俯冲的角度很刁钻,已来不及阻挡,关键时刻,尾炮塔附近的双联装37mm立功了,一发炮弹迎头撞上了正在俯冲的贼鸥,将其炸得粉碎碎骨。 9:48分,贼鸥和欧洲燕们开始撤退,这一轮进攻双方均损失不小,英国人丢了9架贼鸥,5架欧洲燕,而护航战斗机也损失了4架。算上前面的损失,清晨时分总计24架的护航战斗机数量下降到了只有17架,唯一的好消息是只损失了1名飞行员,其余6名落水后都被挽救了上来。 10:06分,炮击舰队离冰岛已有公里,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能松一口气时,瞭望哨通报了最令人沮丧的消息,西南方向又有30多架敌机来了…… 第五十八章海啸(19) 这个庞大编队是冰岛方向派出的,由24架剑鱼、大青花鱼攻击机和12架飓风战斗机共同组成,目睹天空中那黑压压的一片,贝少将面色阴沉、脸色变得很难看:剑鱼、大青花鱼和飓风虽然老迈,但数量实在太多,30多架飞机同时来袭基本等于1架掩护战斗机要对付2架敌机,那些“飞行的网格线”腹下携带的可不再是对主力舰轻描淡写的磅炸弹而是能造成致命伤害的航空鱼雷。 他扭过头去航空联络官:“里希特霍芬大将的增援机群什么时候才能到?” “电报说10分钟前已派出……” 航母编队离炮击编队大约是多公里,按这个距离来推算,增援部队很快就该赶到,不过既然没看见飞机,贝少将紧绷的弦就没法放松,他的口气很严肃:“少校,得让他们想办法快点,否则我们会被围殴,这天气跳海可不是件好差事。” “长官,我明白,我也不想跳海!”航空联络官对着电台大吼,“增援飞机请以最大速度飞行,我们遇到了一大群剑鱼。” “收到!马上就到,保证比剑鱼们快!” 增援部队一直未到其实不能怪航母编队应对不当,后者虽未被敌机发现,但保险起见必须保留一些护航战斗机,因此炮击舰队上空的掩护机群轮换将采用逐步置换的办法进行。里希特霍芬的战术安排很精细,体现了德国人特有的严密——既然Bf-能坚持5小时,所以他从近4小时开始逐步考虑轮换,在交叉轮换前,航母编队上的掩护机群本身先分成两个梯次加油补给。 置换过程中,航母编队先让支援战斗机飞临炮击舰队,然后那些清晨就开始承担掩护任务的炮击舰队战斗机陆续飞回母舰加油补充,等他们再次升空后,航母编队上空的剩余飞机与炮击舰队剩余未补给的掩护飞机再次进行交叉置换,然后重复一次补给过程。整个流程将控制在75分钟内完成,核心要点是保证两个编队上空每时每刻都有飞机掩护。 听到马上赶到的答复后,所有人的心情都重归平静——别看英国机群离得近,但他们速度太慢,几乎只有Bf-们的三分之一。果然,仅仅过了2分钟,舰桥上的瞭望哨就兴奋地喊叫起来:“长官,支援机群来了!” “很好,给英国人一点颜色看看。” 看到本方支援飞机抵达,所有飞行员立即士气大振,从早上打到现在,他们感觉每时每刻都在战斗,与连续四波英国飞机交战一开始是凭技术,后来是凭意志,到最后几乎是凭本能了。大家都有这种担心:倘若敌机再来一大波,恐怕自己今天真要淹没在机海里,现在增援机群即将抵达,他们的斗志就立即重燃起来。 “弹药最少的5架飞机留守,其余随我先行冲锋,纠缠住敌机,别让他们靠近军舰……”瓦格纳用喉部通话器吼道,“教训完这批剑鱼就飞回去加油。” 话音刚落,6个双机编队便向敌机冲过去,舰队上空留守的5架飞机将在万一有英国飞机突破后进行最后拦截。 12架德国战斗机很快就与36架英国飞机交织在一起,瓦格纳的思路很明确:先解决飓风,那些慢慢吞吞的鱼雷机留给增援部队处理。这决定也正中飓风们的下怀,他们试图拖住德国护航战斗机为剑鱼们创造突破机会。不过他们显然高估了自己,无论盘旋、爬升还是俯冲,飓风都不是Bf-的对手,完全处于被压制境地,交手才刚刚2分钟,2架飓风已被揍到了海里。 5分钟后,德国增援机群赶到现场,迎头撞上了24架剑鱼机群,这些速度缓慢的双翼机试图突破Bf-的拦截,但无论火力、速度还是机动性都处于下风,那枚沉重的鱼雷更加重了这种弱点,贝少将看得很清楚:敌机一直向下俯冲到离水面多米的地方,试图躲避拦截,但还没等他们以常见的扇形阵列散开,Bf-们已凌空扑下,20mm机炮将这批木头双翼机打得粉碎,连人带鱼雷一起坠落在冰冷刺骨的北大西洋中。 只有8架剑鱼突破重重封锁扑了上来,他们分成3个攻击小组,成一列纵队飞行,连续下降高度并不断接近军舰,舰队上空留守的最后5架战斗机见状又毫不犹豫地承担了清道夫角色,准备挡住敌机的致命攻击。 德舰上的官兵为英国机群密集的阵型和前赴后继的牺牲精神感到震惊——这些举动在他们看来无异于自杀,而英国飞行员则为Bf-的优异性能而震惊,虽然皇家海军从俄国人、北非空军那里知道了一些德国新飞机的性能与战术特点,但他们并未与Bf-大规模交过手,这次终于面对面碰撞在了一起,所有英国飞行员都感觉自己踢到了一块钉板。 看着英国飞机在海上左右扑腾就是找不到合适的发射机会,让人不得不感慨塔兰托的英雄——剑鱼攻击机实在是过于老迈了,很多剑鱼和大青花鱼攻击机尚未进入投弹轨迹就被凌空飞下或尾随而来的Bf-打爆,到最后一共只有4架攻击机成功投下了鱼雷,但他们发射鱼雷的地方离舰队比较远,鱼雷速度也不快,很轻易就被炮击编队避过。 眼看事不可为,苦战多时的飓风们终于决定撤退,在这段不长的一对一交战时间里,飓风们自身损失了7架却只击落一架Bf-,而24架剑鱼\大青花鱼攻击机足足损失了17架,只有7架侥幸逃离,瓦格纳看得很清楚,有几架英国攻击机眼看实在突破不了,把鱼雷随意一丢扭头就跑。 眼看部分飞行员意犹未尽地要上前追击,瓦格纳少校及时制止了他们:“不要追赶……所有油料低于40分钟或弹药告罄的战斗机立即随我去母舰加油补给……其余飞机暂时再忍耐下。” 到这时众人才重新审视自己的油量表,有几个发现所剩油料甚至已不到20分钟……瓦格纳一声命令之下后一下子就走了13架飞机,加上刚才拦截剑鱼时损失的1架飞机,停留在舰队上空依然还能作战的飞机只有14架。 10:27分,贝少将再次看表,炮击编队此时离冰岛已有公里,离法罗群岛超过公里,他按马沙尔的命令让部队转向西北。但就在这时,令人闻风丧胆的警报声再次拉响,瞭望哨呼叫又有敌机前来,数量不少于20架! 所有人都暗暗叫苦:掩护飞机只剩14架,其中还有2架濒临补给边缘,随时可能因燃油、弹药告罄而撤出战斗,而第二波轮换支援的飞机短时间内又赶不到,正是舰队最虚弱之时,如果再有大群敌机前来,编队恐怕真要招架不住了。 不过等机群逐渐飞近、从望远镜里看清楚敌机型号组成后,贝少将长长地舒了口气——来的居然全是双翼的剑鱼或大青花鱼攻击机,连一架战斗机都没有。 “英国人疯了吗?护航机都不派?” “谁知道呢?或者是英国人的新招数,让我们帮他们清理垃圾……” 其实前几个空袭编队指挥官在无线电里已交代得非常清楚:德国人不但拥有数量不俗的战斗机,而且性能还挺不错,更要命的是,由于德国舰队一直在往北开,他们离冰岛和法罗群岛的距离越来越远,从法罗群岛起飞的飓风战斗机哪怕加挂了副油箱也因航程缘故无法提供全程护航,被迫在距离炮击编队还有50公里时折回。弗雷泽上将把指挥权下放给了本轮攻击波指挥官约翰逊少校,由他判断是否继续发起进攻,如他认为难度过大,允许放弃任务。 虽然德军掩护机群空前强大,前几波空袭效果一直不好,但这丝毫没打消约翰逊少校的斗志,反而让他在心里认为这是自己应该接受的严峻考验——这是意志的比拼与坚持,他不相信德国战斗机能再继续坚持战斗一小时,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能赢!哪怕没有战斗机护航他都打算率编队一往无前,因为他知道本编队是今天最后一个攻击波,再不成功就只能眼睁睁看得德国人溜走。 可惜他只猜对了一半——原来的德国战斗机确实坚持不住了,但德国航母编队的常备战斗机不是24架,而是有整整48架,现在从航母编队上全新支援过来了12架战斗机——他们精神抖擞、斗志高昂! 虽然剑鱼们比德国战斗机整整多10架,虽然还有2架德机没过多久就因弹药和油料告罄而被迫退出战场,但Bf-的威力与火力依然不是剑鱼或大青花鱼们可以抵挡的,勇敢无畏的约翰逊和他的战友们决定无视一切困难,如飞蛾扑火一般,驾机向提尔匹茨号发起了决死进攻…… 第五十九章海啸(20) 事实证明,当敌人真正破釜沉舟发起决死进攻时,往往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约翰逊采用的策略并不高明,他知道剑鱼或大青花鱼的性能远比不过Bf-,因此没奢望依靠性能来突破敌军防线,他采取的针对性策略是分散,利用自身数量比德军多的优势,将密集编队解散成为漫天飞舞的蜂群。 这一招打中了炮击舰队护航战斗机的软肋——他们的数量几乎只有敌人的一半,当他们逮住一架英国飞机猛烈开火时,就意味着有另一架鱼雷机突破了重重封锁。约翰逊的目标直指提尔匹茨号,虽然那些被Bf-对上的剑鱼们在5分钟内纷纷被消灭,另一些分散突围的剑鱼被军舰上的防空火力所击落,但依然有4架飞机抵近到炮击编队不远处,先后投下4条鱼雷直扑提尔匹茨而来。托普舰长把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连连吼着指挥军舰规避,但在竭尽全力之后,依然没法全部躲过,有一条鱼雷直冲舰舯部而来。 “防冲击准备……”托普上校一边喊,一边绝望地闭上了眼睛 “咚”地一声巨响,鱼雷狠狠撞中了提尔匹茨号并发生爆炸,所有舰上人员都感觉浑身一震,托普舰长几乎都要哭出来了。但几分钟之后,欣喜若狂的表情重新又回到了他的脸上——鱼雷击中了舰舯位置的水下防鱼雷凸出部,厚实的装甲带将航空鱼雷的威力挡了下来。也不知道舰舯部中雷是不是俾斯麦级的传统:俾斯麦号当初右舷中了一条航空鱼雷,现在轮到提尔匹茨号左舷中一条,但结果却是一样的,只有轻微伤害!进水量很少,速度也依然能维持在原来的水平不变 “上帝保佑,提尔匹茨安然无恙……”贝少将惊魂未定,“不然真要跳海了。” 约翰逊编队的好运到此为此了,10:44分,随着最后一架剑鱼被Bf-消灭在海里,整支英国飞行编队全被击沉——这是今天第一波全军覆灭的英国机群,德国护航战斗机无一损失。 半小时过去了,一小时过去了,再没有敌机出现在上空,等完成补给的第二批支援飞机赶到时,整个炮击编队终于彻底放松下来,宽松的气氛终于重新出现在了司令塔。 “里希特霍芬大将发来消息,他将派鱼雷艇来接落水的飞行员回母舰,希望我们能尽快安排。” “让我们的驱逐舰跑一趟吧,他们比鱼雷艇平稳安全,有利于飞行员好好休息。”贝少将叮嘱道,“今天全靠了他们,下午说不定还有硬仗,飞行员必须休息好。” 此时此刻,航母编队上的紧张气氛也趋于缓解,在上午战况最激烈之时,包括马沙尔、里希特霍芬等一干高层在内无不为炮击编队捏一把汗,然后又生怕航母编队也暴露在敌机面前,一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所幸提尔匹茨号如磁铁一样牢牢吸引住了英国人的目光,才使航母编队度过了有惊无险的一天。 鉴于飞机的重要和上午的损失,高层将领一致决定立即增补飞机,齐柏林号上所有的后备飞机已全部拿出来使用,现在欧罗巴号上热火朝天,工程师们已将甲板特殊部位的钢板切割开来,然后用起重机从底仓往上吊运Bf-的散件,他们将尽快组装起来,交给那些被击落而又侥幸逃生的飞行员们。 一天下来,所有人都看清了航母与飞机的价值,即便以前再坚持“巨舰大炮”观点的海军宿将也不得不承认:如果没这几十架Bf-提供掩护,面对今天英军铺天盖地的空袭,炮击编队或提尔匹茨号的下场肯定不会好,说不定就重蹈俾斯麦号的覆辙。所以,对航母而不是提尔匹茨号成为舰队核心的安排再无异议,甚至连伪航母欧罗巴号的地位也跟着水涨船高。大家一致认为必须抓紧时间恢复航空兵实力,接回落水飞行员是重要一环,而把Bf-的散件组装起来是关键一环。 就在德国舰队抓紧备战的同时,伦敦海军部里正酝酿着一场风暴。 “砰”地一声,丘吉尔把拳头重重地击打在桌子上,“这么说来,今天一上午的交战中你们不但没找到敌人的航母,甚至连提尔匹茨号都没能击沉——这就是你们想说的?” “虽然很不愿意承认,但结果就是这样,我们只击伤了他。”庞德无可奈何地承认了。 “这到底为什么?弗雷泽告诉我总共派出了架飞机,整个冰岛、法罗群岛的飞机被他抽调一空。”丘吉尔有些恼羞成怒,“敌人仅仅一天一夜就消灭了W舰队主力,为什么我们远比不上他们?” “德国人得到了高性能战斗机掩护,飞行员们普遍反映这种飞机机动、火力不弱,关键是滞空时间特别长,轻轻松松就突破4个小时,完全能应付我们的车轮大战。” “很强?有多强?比喷火还强?” “和喷火基本相当,低空性能略好一些,滞空时间却是喷火两倍以上……”托维耸耸肩,两手一摊,“您知道的,喷火是出了名的腿短,这毛病和Bf-一模一样,现在德国人已大规模换装Bf-,显然他们也看到了这种问题。” “我们必须尽快拿出与之相抗衡的飞机,最新型的萤火虫如何?” “不行!”托维摇了摇头,“航程与滞空时间大致相当,火力也差不多,但机动性和速度依然略逊一筹。” “美国人有什么好飞机?” “他们目前能拿得出手的只有F4F,也就是我们的欧洲燕,与Bf-交手完全处于下风。”托维斟酌着用词,“现在不光是护航战斗机的问题,关键在于攻击机性能低下——双翼飞机已完全过时了。事实上,一年前德国人派遣军舰穿越多佛尔海峡时,海军航空兵第中队就因为剑鱼性能地下而导致全军覆灭,我们当时就做了剑鱼不再承担鱼雷攻击的决定,但不知道为什么今天依然如此。” 托维隐隐约约有指责弗雷泽瞎指挥的意思,但庞德很清楚“派遣一切可以派出去的飞机”是丘吉尔的决定,因此他不能任由这种矛盾延续下去,这不但不利于海军的团结,也容易破坏首相与海军之间的关系。他马上打着圆场:“这次情况特殊,因冰岛和法罗群岛飞机数量不足而不得不出此下策,今后还是明确剑鱼只承担反潜职能。” 丘吉尔追问道:“大青花鱼呢?我记得这种飞机新一些。” “基本上差不多,如果说剑鱼是30分,大青花鱼大概就是40分,依然不及格。” “现在你们打算怎么办?” “第一是大规模装备梭鱼攻击机——它能够同时兼顾鱼雷攻击与俯冲轰炸职能,而且速度和贼鸥差不多,比剑鱼或大青花鱼快得多;第二是全部装备美国飞机,比如复仇者攻击机。”托维显然已对飞机下了一番功夫研究,“梭鱼上个月才刚刚装备皇家海军,数量和产能严重不足;第二需要向美国要求更多援助,但目前海运线面临封锁或截断,只怕……” 丘吉尔摆摆手:“海军准备一个需求清单,我会与罗斯福总统沟通——这次损失了这么多护航航母,迫切需要美国人的援助,至于梭鱼,把他的生产优先级往上调——保障大西洋航运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 庞德和托维默默无语地点了点头。 “现在德国舰队会去哪里?你们下午还准备继续进攻么?” “最后时刻发现其向西北方向前进,预测敌舰队大概会走丹麦海峡突入大西洋,至于进攻……”托维苦笑着说道,“上午的损失太大了,而且距离过远,除非我们能得到有力支援,否则很难继续进攻——起码不能再让剑鱼或大青花鱼前去送死。” 丘吉尔沉默了许久,按他本来的想法,哪怕局势再不利也要继续进攻,因为德国人的飞机掉一架就少一架,再惨重的交换比也不能阻止他继续进攻的决心。可他也不能无视大多数海军高层的意见,倘若这次丧生太多飞行员,海军航空兵的脊梁就被打断了,哪怕赢了这次也看不见未来,他叹了口气,艰难地挤出一句话:“如果真走丹麦海峡,我们还来得及拦住他们么?” “恐怕很难,现在只有E舰队可用,而E舰队实力不足,所以……” “独立号和宾夕法尼亚号什么时候能到?” “独立号至少还要2天,后者需要4天。” 丘吉尔思考了半天,最后下定决心:“对德国舰队保持密切鐧界櫆椋庡摢涓尰闄㈢湅杈冨ソ鍗曞斁娑查吀绁炵粡鑺傝嫹鑴?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saoa.com/nszs/286.html
- 上一篇文章: 世界防治麻风病日的由来
- 下一篇文章: 让你脑洞大开的各国分界线,一不小心就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