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备知识点12
北京中科医院怎么样 http://pf.39.net/bdfyy/ 一、考纲3.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二、知识要点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自然地理圈层组成的有机整体。 1.整体性表现 ①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②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要素的改变会导致其他要素的改变 ③某一要素的改变不仅影响当地的地理环境,还影响其他地区的地理环境 2.新功能 ①生产功能: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 ②平衡功能:生态系统中物种数量处于波动变化的动态平衡之中。 3.土壤 ①成土母质与土壤 岩石风化后形成的疏松风化物叫成土母质。成土母质是土壤的初始状态,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氮除外)的最初来源。成土母质的粒度与土壤质地关系密切。残积物(岩石风化后残留在原地的碎屑物质)和坡积物(坡脚和坡麓堆积的岩石风化物)土壤中含石块较多,洪积物(山洪挟带的砾石等在山前谷口的堆积物)和冲积物(河流沉积物)土壤具有明显的分层特征。成土母质化学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土壤中的化学元素和养分。②气候与土壤 气候通过与土壤间水热交换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的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和强度。如热带水热充足,微生物活跃,常年都能分解有机质,导致土壤较贫瘠。 气候通过影响岩石风化等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如热带雨林地区风化作用旺盛,导致土壤层较厚。 ③生物与土壤 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是土壤肥沃程度的主要标志。 土壤中有机质的主要来源是地表植被(冲积土除外) ④土壤分布 华北棕壤,东北黑土、南方红壤。地带性土壤沿纬度水平分布由北至南依次为:冰沼土-灰化土-灰色森林土-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荒漠土-高寒土-红壤-砖红壤。但在东、西两岸略有差异:大陆西岸从北而南依次为:冰沼土-灰化土-棕壤-褐土-荒漠土;大陆东岸自北而南依次为:冰沼土-灰化土-棕壤-红、黄壤-砖红壤。在灰化土和棕壤带中分布有沼泽土。半荒漠和荒漠土壤中分布着盐渍土。 (二)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 1.主要陆地自然带 纬度→热量→气温 地理位置气候→植被(自然带) 海陆→水分→降水 2.地域分与规律 地域分异规律 自然带延伸与更替 影响因素 举例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纬度地带性 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 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经度变化延伸,纬度变化更替 沿纬线延伸,沿经线更替 热量 亚洲东部南北方向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经度地带性 从沿海到内陆的分异规律 南北延伸,东西更替 纬度变化延伸,经度变化更替 沿经线延伸,沿纬线更替 水分 亚洲中纬度东西方向 垂直分异规律 水平方向延伸,垂直方向更替 水分和热量 山地垂直方向 垂直分异规律应用:①相似性:垂直分异规律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的更替与从赤道向两极分析规律的自然带的更替相似 ②一致性:垂直分异规律山麓自然带一般与同纬度自然带一直 ③完整性:山地所在纬度越低,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谱越完整 ④坡向:一般情况下迎风坡降水多,同一自然带分布高度大于背风坡。一般情况下阳坡热量条件较好,同一自然带分布高度大于阴坡。(热量充足,水分是主要影响因素,迎风坡大于背风坡;热量不足,水分充足,热量区别明显(阳坡高),热量条件差别不大(背风坡高);水分不足,迎风坡高) ⑤雪线常年积雪的下限,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影响因素:阴坡/阳坡(雪线高)、迎风坡(雪线低,如天山北坡、喜马拉雅山南坡、阿尔卑斯山北坡)/背风坡、纬度(纬度低雪线高)、坡度(坡度大雪线高) 3.非地带性 实际自然带 理想自然带 影响因素 阿塔卡马沙漠 热带草原 安第斯山阻挡,秘鲁寒流 巴塔哥尼亚沙漠 温带落叶阔叶林 安第斯山阻挡西风 东非草原 热带雨林 东非高原(地形) 南半球缺少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 海陆分布 马达加斯加东部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 东南信风迎风坡、马达加斯加暖流 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 东南信风、东澳大利亚暖流 巴西高原东南部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 东南信风、巴西暖流 中美地峡及西印度群岛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 东北信风 几内亚湾北部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 西南风迎风坡、几内亚湾暖流 绿洲 荒漠 水分 亚欧大陆东西两岸同纬度差异 洋流 南半球低纬西岸热带荒漠 森林或草原 寒流 图片来源于网络,对原作者表示感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saoa.com/nstq/8130.html
- 上一篇文章: 海地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居然至今没与我国建
- 下一篇文章: 这辈子一定不能错过的旅行北美游轮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