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用什么药膏擦 http://m.39.net/pf/a_4784987.html
有关“伟大城市”的灵感,来源于在意大利都灵看到的一句话,大意为:“让都灵成为伟大城市的,不是繁荣的经济,或者王都的身份,而是因为这座城市有着仅次于开罗的世界上第二大埃及博物馆,其有关埃及文化的藏品,甚至比大英博物馆还要丰富。感谢总督阁下的高瞻远瞩,让都灵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城市之一。”伟大城市浩如繁星、数之不尽,要么活在过去,要么将辉煌延续至今。“伟大城市”是我写的第一个系列,主要介绍在某座城市旅行中所行所想。不少被选中的城市其实并不出名,但他们在人类历史上都有着无可替代的位置。

来自亚述的王子

Trebeta

来源:TriererOriginal

传说,特里尔比罗马城还要老岁。中央集市广场的红房子(RotesHaus)上有一段刻字“ANTEROMAMTREVERISSTETITANNISMILLETRECENTIS.PERSTETETAETERNAPACEFRUATUR”,意思是“特里尔在罗马之前已矗立一千三百年。愿它继续存在并享有永恒的和平。”古代亚述国的王子Trebeta从遥远的美索不达米亚,漂泊到摩泽尔河谷。秀美的河谷风景令他流连忘返,于是王子与他的同伴在此建立城市,并且以王子的名字命名。这就是传说故事中特里尔(Trier)的由来。假如传说是真的,那么特里尔迄今已有四千年历史。独看外表,特里尔称不上宏伟壮丽的城市。从全城制高点玛丽安石柱(Mariens?ule)远望特里尔,房屋聚拢在摩泽尔河两岸,唯有横跨河流的罗马古桥,与如巨兽盘踞在市中心的主座教堂,稍显出城市的不平庸。特里尔适合古罗马爱好者。参观前必须做一些攻略,因为许多古代遗迹隐藏在城市角落。如果粗心大意,可能找不到它们。罗马时代

特雷维里人活动区

来源:维基

将传说放到一边,回到罗马时代。据可靠记载,特里尔的城市名应该来源于居住在摩泽尔河谷的凯尔特人分支特雷维里人(Treveri)。罗马人征服特雷维里人,也将摩泽尔河谷地区纳入统治范围。早在公元44年,罗马地理学家庞波纽斯·梅拉(PomponiusMela)将特里尔描述成“极其富有的城市(Urbsopulentissima)”。特里尔的黄金时代一直持续到3世纪中,一些伟大的罗马建筑杰作诞生在这两百年间。

来源:RheinischesLandesmuseum

公元17年罗马人开始在特里尔修建桥梁。公元2世纪,一座新的石桥横跨摩泽尔河。石桥桥墩以玄武岩为材料,时间已经证明桥墩的结实耐用。桥面早就经过多次改建了,但从古罗马时代保留下来的桥墩至今仍可使用。每日数千辆汽车在罗马桥缓缓驶过,古罗马人精湛的建筑技术依然能造福后人。这座坚固的石桥被称为“罗马桥”,并其他特里尔古建筑一同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公元2世纪下半叶,特里尔修成6.4公里长、高6米的雄伟城墙,城墙在东南西北各开一座石门。城北为黑城门(PortaNigra)、城东为白城门(PortaAlba)、城南为中城门(PortaMedia)、城西罗马桥上的著名城门(PortaInclyta)。现今仅剩下黑城门仍矗立在城市中心。黑城门由重达六吨的巨型砂岩垒成。这种砂岩开采于特里尔附近Kordel地区,是特里尔建筑艺术的重要材料。尽管罗马城墙不复存在,但雄伟的黑城门足以证明,曾有一座气势恢宏的特里尔古城屹立在罗马帝国边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价黑门为“阿尔卑斯山以北最大的罗马城门”。

芭芭拉浴场模拟重建图

来源:RheinischesLandesmuseum

浴场是罗马城市必不可少的设施,相当于城市的休闲娱乐中心。特里尔最大的浴场芭芭拉浴场(Barbarathermen)面积达平方米,论规模在古罗马境内仅次于罗马的图拉真浴场。这座浴场往往不单只是洗浴场所,而且配套图书馆、餐厅、商店、美容院等,甚至可以谈论生意。

罗马人在洗浴前会换上运动服,进行热身运动,例如体操、球类活动,先出一身汗。然后他们将身体泡在温水浴室里,往身体涂抹香油。接着,他们前往干蒸房和高温浴室,让全身冒汗。最后一步是用冷水冲刷身子。客人如果家境殷实,还可以雇佣按摩师。奴隶会随着主人进入浴场,为主人管理衣物,或者手拿香油、苏打水,随时提供服务。

浴场运营至4世纪末,后来被拆除,土地用来建造房屋。新的住宅区取名圣芭拉拉(St.Barbara),所以古罗马浴场也被称为"芭拉拉浴场"芭芭拉浴场原址仅存断壁残垣,部分出土文物保存在特里尔的州博物馆。来源:维基从二世纪末开始,罗马帝国政局动荡。皇帝一位接一位登台,却几乎无人善终。政治阴谋、军队叛变、外族入侵、经济衰退,庞大的帝国风雨飘摇,史称“三世纪危机”。危机源自多方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帝国版图过大,国家缺乏一个统治权威。跟中国秦朝建立起的中央集权制度不同,罗马帝国地方总督权力过大,很容易形成割据局面。罗马皇帝奥勒良一生南征北战,收复国土、镇压叛乱,却遭秘书官谋害。他死后,帝国再度分崩离析,重归内战。另外,由于前代皇帝放任蛮族日耳曼人跨越帝国边界,甚至招募日耳曼人加入罗马军队,实际上造成可怕的隐患。可以说是五胡乱华的欧洲版。加之腐败、冗官、奢华之风等诸多问题,帝国早已积重难返。既然无法中央集权,索性让割据名副其实。戴克里先大帝登基后,采取跟秦始皇相反的策略,直接把罗马帝国切成四块,实行四帝共治,设立两位奥古斯都(皇帝)、两位凯撒(副皇帝)来分别管理。这样一来,戴克里先本人无需独自管理如此庞大的帝国。外敌入侵或军队叛乱,负责该地区的皇帝或副皇帝则出兵迎战。四帝共治避免像以前那样,皇帝刚平定东边,西边又开始火起,不得不疲于奔命。特里尔就是西部凯撒的驻地。

来源:RheinischesLandesmuseum

四帝共治时代,西部副皇帝君士坦提乌斯一世为展现自己的仁慈宽容,决定赠送特里尔百姓一件礼物,也就是一座浴场。由于是皇帝的赠礼,所以浴场取名为凯撒浴场(Kaiserthermen),即皇帝浴场。不过这件礼物迟迟没能送出去,因为浴场从未完工。罗马时代结束后,这座“半成品”被计划改建为皇家卫队骑兵营。往后浴场历经多次变样,从城堡、城墙,到修道院。直到现代,人们才记起它原本其实是一座浴场。事实上,四帝共治需要一位强权人物凭借威望坐镇。戴克里先在位时,四帝共治发挥良性作用,各地叛乱得到镇压。但戴克里先退位后,帝国再度内战,各路军阀都想获得最高权力。罗马帝位争夺战开始,新的强权人物最终统一罗马帝国。这个人就是原西部副皇帝君士坦提乌斯一世之子君士坦丁大帝。君士坦丁大帝跟特里尔也有一段故事。至少在至年,君士坦丁大帝曾率领军队驻扎特里尔,大帝本人下榻在专门为他建造的大殿里。这座大殿后来取名为君士坦丁巴西利卡(Konstantinbasilika)。巴西利卡、凯撒浴场、竞技场共同构成古罗马宫殿区。君士坦丁大帝击败东部奥古斯都李锡尼,正式统一罗马帝国,四帝共治时代终结。特里尔也就不再是西部副皇帝驻地。到公元4世纪末,罗马帝国的影响力逐渐萎缩,日耳曼人不断蚕食帝国边界。特里尔在5世纪被日耳曼人占领,陷入黑暗时代,许多罗马时代的古建筑遭到破坏,沉寂千年。基督教与选帝侯米兰敕令来源:BOOKOFDAYSTALES公元年,西部奥古斯都君士坦丁大帝与东部奥古斯都李锡尼颁布《米兰敕令》,正式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君士坦丁本人在晚年接受基督教洗礼。此时基督教已在帝国境内发展了三百多年,尽管多位皇帝对基督教徒采取迫害政策,但教徒人数不减反增。在军队当中已有相当多的基督徒,许多政府高层也选择皈依基督教。《米兰敕令》颁布时,基督教人数在五百万至七百万之间,约占帝国人口的10%。君士坦丁大帝是否诚心信奉基督教,至今众说纷纭。他为何在晚年受洗?是出于信仰,毕竟他的母亲就是虔诚的基督徒,他的军旗是具有基督教含义的拉布伯兰旗;亦或迫于形势,想要团结帝国为数众多的基督徒,稳定政权。《米兰敕令》颁布后,许多城市陆续兴建基督教堂,特里尔的巴西利卡(罗马帝国基督教堂的建筑形式)就是这时期的代表。早在2世纪下半叶,君士坦丁大帝的母亲海伦娜已在特里尔修建教堂,鼓励基督教社区发展。特里尔巴西利卡在原有教堂的基础上扩建,形成一个集多座巴西利卡和附属建筑于一身的教堂综合体。然而经过日耳曼人、维京人的先后入侵,特里尔教堂综合体遭到损毁。10世纪末,时任特里尔大主教的Egbert开始在古代巴西利卡遗址上修建特里尔主座教堂。此后主座教堂历经多次修整扩建,才有现在的规模。跟黑城门一样,特里尔主教堂的主要建筑材料也是Kordel地区的砂岩。年特里尔选侯国领土范围

来源:zvab.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saoa.com/nstq/6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