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黄帅

从近代的严复之时起,西语翻译便着重强调“信、达、雅”,而在实际情况中,并非每个译名都如“苏丹”(Sudan)、“伦敦”(London)那么规范整饬,其个中情况,时而文雅而典致,时而平俗而紊乱,甚至还有不少令人捧腹的翻译,共同构成了无比曼妙而生趣的杂色地图世界。

且说这个“雅”名,并非每个地名都能堪当此称号。但你可别说,还真有些译名如古典文学里的唐诗宋词般典丽,若唯美艺术中琼楼玉宇般幻美,读来令人甘之如饴,满口生香。窃以为,译名中最为绝妙者当属意大利名城“翡冷翠”(Florence),从西欧文艺复兴的发祥地,到诗人徐志摩笔下的《翡冷翠的一夜》,多少风流潇洒,多少儒风雅气,全都浸润在这涟漪荡漾的碧波里,冰凝在这翠水欲滴的翡翠玉石中!更为可叹者,中间一个“冷”字,正可谓借用了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高级修辞,读来竟有“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的动态之美!只可惜自徐大才子吟咏之后,国内学者便将其该译为“佛罗伦萨”,虽完全合乎翻译语法,但韵味尽失,美感全无,实在是一大败笔。

在我看来,现存译名中的“枫丹白露”(Fontainebleau)算是继承了“翡冷翠”的唯美路线。木讷的中国学者亏待了文艺范儿的意大利人,这次倒是给了浪漫多情的巴黎人一个面子。可为可观者,“香榭丽舍大街”(ChampsElyseesStreet)与“枫丹白露”两处景致遥相呼应,实在绝美。众所周知的是,“香榭丽舍”是由“田园(Champs)”和“乐土(Elysées,)”两词构成,故其中文译名又为""爱丽舍田园大道""或""香榭丽舍田园大道""。""爱丽舍(Elysées)""一词原指希腊神话中众神聚居之地,其名亦有文化渊源,并无国内一些“解放路”“世纪大道”“建设路”一样的地名,虽然带有革命和历史的痕迹,却令人读来无甚趣味。

除了上述地名,还有不少值得一提的绝妙翻译。比如:

越南北部省区“山萝”

柬埔寨古城“柏威夏”

柬埔寨中部小城“诗梳风”(这也是我曾经的网名,呵呵)

泰国小城“四色菊”

泰国西北小城“夜丰颂”

西班牙薰衣草之城“普罗旺斯”

美国西北城市“海伦娜”

希腊首都“雅典”

巴西亚马逊腹地重镇“玛瑙斯”

尼泊尔佛教圣城“蓝毗尼”

澳大利亚中部城市“爱丽丝斯普林斯”

南非司法首都“布隆方丹”

瑞典南部城市“林雪平”

印尼小城“万鸦老”

照这样说下去的吧,仅凭脑中印象,还可以拉出一个很长很长的名单。但说过了典雅唯美的翻译,就得谈谈那些相对“失败”的译名了。其中译名有的令人诙谐一笑,而有的就实在是难入耳目了。

我一直疑心在中国人在翻译外国地名时也带着“崇洋媚外”和“贫富有别”的情节。大凡发达欧美国家地名都翻译的比较精准雅致,而落后的非洲和拉美地区的地名翻译时常令人不满。

比如“美利坚”“法兰西”“德意志”“苏格兰”等名读来琅琅上口,若直接翻译成“哦美瑞坎”“复蓝斯”“遮尔曼”“斯科兰德”又当如何?不过有些地方就这么好运了,比如拉美的“尼加拉瓜”“危地马拉”(危险之地么)“特奥蒂万坎”“基里巴斯”“拿骚”(这巴哈马的首都大亮了)“基多”,非洲的“塞舌尔”(我的舌头纠结了)“乍得”“塔那那利佛”(读来很滑稽)。在亚洲,更有几个极品的名字,比如泰国有“差春骚”,日本有“我孙子”“奥尻岛”“利尻岛”“烧尻岛”,简直冲击语言想象之极限了。

当然,地名和人名一样,只是一个代号而已。好听也好,难听也罢,无论文雅抑或鄙俗,都不过是五彩地图上的一个符号而已。于此列出,只为博君一乐。

黄帅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白癜风早期发病的表现
白癜风早期发病的表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saoa.com/nstq/3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