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了天空的“闪电”

年12月初,“天空闪电”将要取消的消息传到英国,引起了一股反美浪潮,英国各界怒不可遏。(英国此时已经决定将其60年代全部核威慑力量全都以“天空闪电”形式部署,而其下马则导致了英国和美国之间的一场严重的对立,时至今日,这次事件被命名为“天空闪电危机”。)

在这种氛围下,“天空闪电”被描述为“一场充满了戏剧与欺骗、不确定与背叛、期望与失望、误算与误判、蒙蔽群众眼睛”的危机,被讽刺为“失去了天空的闪电”。事实上,在英国政界,尤其是保守党内部,以及公众舆论都早已把“天空闪电”导弹与英国独立核威慑能力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了。虽然作为补偿,在后来签署的美英《拿骚协议》中,华盛顿答应向伦敦提供“北极星”潜射弹道导弹,然而英国政府仍然无法向民众说清楚英美“特殊关系”下还出现如此大失面子的事情的原因,何况这确实也影响到英国发展自己的独立核威慑力量计划。

事实上,“天空闪电”导弹危机事件及《拿骚协议》是英美核关系的发展中的一件大事,在英国核战略的发展中也居于重要地位。它反映了英国核力量对美国的依赖性,进而动摇了英国整个核战略的基础。因为“天空闪电”导弹可以安装在英国核打击力量的主体——“3V”轰炸机上,同英国的核运载系统是完全相适应的,更换的代价也是最小的。而且当时美国有更多的选择,它改变装备结构这一相对来说对自己并不重要的决定,却直接决定了英国整个核战略必须做出大的、甚至是结构性的调整。在这种情况下,英国不得不放弃现有的战略轰炸机部队,转而生产代价更加高昂的核潜艇。之后,英国被迫走上更多依赖美国的道路。英国同意把其从美国获得的导弹纳入多边核力量,从而意味着英国不能自主地使用这些导弹,同时它又坚持在涉及到重要的国家利益时能够自主地使用这些导弹,因而又保持了在一定条件下使用这些核武器的独立自主性。“既要依靠美国的核援助,又不能完全放弃其核威慑力量的独立性”,英国核战略的这种矛盾性或两重性从此就一直存于其中。

尾:涟漪尤在

“天空闪电”危机对英国核战略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其痕迹今天仍然清晰可见。“天空闪电”导弹危机事件及随后的《拿骚协议》,使英国的战略核力量开始由空基转向海基,这实际上意味着英国独立核威慑政策的终结。从此往后,英国所谓的“独立核力量”就完全成了英美两家的“合制品”:英国造潜艇和核弹,美国提供核弹头的投掷工具。这种物质上的依赖势必会带来核政策、核战略等思想上的“被控制”。今天,尽管英国在名义上拥有自己的潜射弹道导弹,但从技术层面讲,它们又隶属于美国。不仅如此,英国的潜射弹道导弹的训练甚至都被安排在美国境内进行。皇家海军军官们也已经在私下证实,美国知道英国潜艇的位置,而且没有美国提供的数据和卫星系统,英军想要发射导弹几乎是不可能的。显然,尽管英国政府一直宣称英国拥有独立的核力量,但依赖于美国这一事实却不可能是领导人几句话或政府的政策宣传可以抹杀的。这也是英国的核力量不像法国等国那样能为提高本国国际地位而发挥更大作用的根本原因所在。

冷战后,英国国内在独立核威慑问题上意见不一。有部分英国人认为,从世界范围看,爆发全面核战争的可能性已非常小,可以说是微乎其微,英国作为美国“最铁杆”的盟友,战后长期以来接受美国“核保护伞”的照顾,因此英国干脆安心接受美国的“核保护伞”,把更新和维持核武库的高昂费用转入卫生、教育、社会救助和防范全球变暖等方面。持这种观点的可以叫做“取消论”派。也有人强调作为一个大国,独立核威慑对于英国不可或缺,英国应该选择和制订独立的核威慑战略,逐渐减少对美国“三叉戟”导弹的依赖,加紧研发自己的核武器。持这种观点的可以叫做“独立论”派。还有一部分人认为,英国应在现有基础上改进自己独立的发射系统,继续与美国保持合作,同时研发自己的核弹头技术,持这种观点的可以叫做“渐进论”派,这三种观点在英国国内常常尖锐对立。目前,英国的核武器主要装载在4艘“前卫”级战略核潜艇上。其中,每艘核潜艇装载有16枚由美国制造并提供的、射程达千米的“三叉戟”潜射弹道导弹,而每枚导弹携带3颗英国自行研制、当量为10万吨的核弹头。英国目前核弹头的库存总量约为枚。这样,一旦进入实战,一艘核潜艇可同时向48个目标发起核进攻。根据规定,在当前英国的4艘战略核潜艇中,任何时候都至少保证有1艘潜艇在全副武装状态下巡逻,2艘在海上或港口执行任务或待命,还有1艘处于轮换维修。事实上,英国面临的迫切问题是,依赖于美国的、现役的4艘核潜艇将于年后陆续进入退役期,持这三种观点的各方势力也相互攻击。

7年的英国国防《白皮书》做出了三个决定,第一,为了应对未来不可预测的威胁,英国应该继续保持核威慑;第二,英国将耗时17年、耗资亿~亿英镑来开发和建造新一代战略弹道导弹核潜艇,这笔支出约占每年国防总预算的3%;第三,将缩减核武库数量,具体就是要将核潜艇从当前的4艘减为3艘,核弹头则从当前的枚减少至枚。字里行间“去美国化”的意图是相当明显的,而且年6月,时任英国财政大臣、后接替布莱尔担任首相的布朗也曾表示英国应拥有独立的核威慑能力。但此言一出,立即引起政治对手的攻击,英国前外交大臣里夫金德就批评说,布朗关于核政策的讲话是“不负责任的”。这其实反映出了英国面临问题的复杂性。对此,英国老牌的《独立报》一篇文章一针见血地指出,英国的核威慑是一个“精心编织”的政治神话,旨在给英国老百姓一种虚假的安慰,也许英国只有跟美国闹翻,才能真正“独立”地保护自己。但英国跟美国闹翻,这可能吗?

赞赏

长按







































什么方法治疗白癜风最好
北京那有专业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saoa.com/nstq/1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