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的欧洲邻居,既是亲家,也是冤家。德国西邻法国,从17世纪的路易14世时代,一直浴血奋战到二次世界大战。战后两国在民主与人权的社会环境下,才开始走向和解,并携手推动欧洲和平,促成欧盟与欧元国的诞生。

德国东邻波兰,历史上两国都算和好,直到近三百年才开始交恶,交恶的原因是波兰自己发生内乱,国力变弱,结果1/4土地、1/3人口被东西两大强邻俄国与普鲁士、后再加奥地利瓜分()。年全部国土被欧洲列强瓜分,俄国沙皇兼任波兰国王。直到一次世界大战后,波兰再重新建国(),但好景不长。

年8月24日,德国与俄国签署两国互不侵犯条约,其非公开的补充条约中双方达成协议,由德国与俄国共同瓜分整个波兰。9月1日德国对波兰发起突然袭击,占领波兰西部。9月17日苏联进军波兰,占领波兰东部。纳粹政权很清楚,要长期占领波兰,必须在波兰施行愚民政策。于是通过波兰境内的德裔少数民族,整理出3万名波兰知识分子名单,最后杀害了5万名。而且规定,波兰小孩只能上学到四年级,认字刚能写名字即可,算术最多加减法,最高算到……斯大林效仿希特勒,将波兰军官及知识分子集中起来也全部杀害,达2,2万人(卡廷大屠杀)。年起纳粹在波兰建立集中营,关押波兰犹太人,被杀害的波兰犹太人高达多万,普通波兰人几十万。整个二战中,波兰共死难万,相当于全国1/5人口。

战后波兰报复德国,占领德国东北部原来的东普鲁士和Hinterpommer及东部的Schlesien,人口超过后来的整个东德。在那些原来德国的土地上生活的德国人,都成为波兰的劣等公民。在社会主义改造中,他们被波兰和苏联政府以种种莫须有罪名剥夺财产、自由、甚至生命。波兰与苏联政权以这样的恐怖政策,逼迫那些德国人离乡背井流浪他方,几百万人后来流亡到东德与西德。在那些原德国地区,取消德国学校,甚至禁止讲德语。波兰政府是以另一种罪恶行为,来报复之前纳粹的罪恶行为。

所以,战后西德与波兰一直关系紧张,西德政府无论哪个党派执政,直到两德统一都不承认被波兰瓜分的德国国土,更何况波兰还如此残酷地镇压原德国地区的普通百姓。年柏林墙建起,冷战气氛变浓,两国之间又增加意识形态的敌对。年西德基督教大会推出“图宾根备忘录”,呼吁放弃核武器,承认现在的德波边界,备忘录获得许多德国社会名流的响应。社民党政治家E.Bahr于年作了著名演说“通过接触来改变”(WandeldurchAnn?herung),为此后社会民主党的东进政策奠定了基调。年波兰天主教主教也向德国社会发出一个著名呼吁:“我们宽恕(你们),也请求获得(你们的)宽恕”(WirvergebenundbitteumVergebung)。这一呼吁引起了波兰社会的愤怒:要获得德国人的宽恕?宽恕什么?他们谁都不会去深思,波兰政府这样对待原德国地区的人民,也同样是在犯罪。

西德政界看到,这不仅是德国问题,不仅是波兰问题,而是整个欧洲的历史和解问题。西德几次提出要与波兰建立经济交往,甚至建交,都被波兰拒绝,而要求讨论西德承认现有波德边界问题。年12月德国总理勃朗特访问波兰,希望改善两国关系,签署了两国的“华沙和平条约”。但勃朗特也回避边界问题,只表示“我们接受历史的结果。”波兰方面冷冷表示,“(两国关系的)钥匙在莫斯科”。

12月7日,勃朗特到华沙犹太区起义纪念碑前祭奠。这位当年因反纳粹而流亡北欧的政治家,当他给纪念碑敬献花圈退下后,总感觉德国当年对波兰犹太人犯下这么严重的罪行,作为战后第一位访问波兰的德国总理,就这么简单地送一下花圈似乎太草率了。于是,他情不自禁地跪了下来,沉默半分钟。没想到他这一跪,新闻照片传向欧美社会,轰动世界。德国政界对此很不满,甚至想禁止媒体报道。德国社会调查,48%认为勃朗特这么做太过分,41%认为还算合适。

勃朗特的东进政策缓解了东西方冷战气氛,从而改善了与波兰关系,他因此于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西德社民党的勃朗特、斯密特担任总理期间,尽管加强了与波兰政府的接触,却回避与波兰反对党接触,担心恼怒波兰政府。而科尔担任总理后,却不回避与波兰反对党接触。

年十月,西德总理科尔访问波兰,没想到就在访问期间,德国发生了轰动世界的柏林墙倒塌,科尔匆匆赶回柏林。就如科尔过后所说:在德国这样历史性时刻,他却在一个错误的地方;但如果在这个时刻他一定要在国外,则在波兰是最有意义的......。

东欧易帜后,德国最关心的就是波兰,那些边界问题都不值得去讨论了。德国为波兰在欧美游说,波兰很快进入北约,又以优惠的经济条件进入欧盟,且在欧盟中的地位也超出其它东欧国家。波兰这些年国民人均产值超过2万美元,国家欠债57%(德国77%),但这几年国家财政赤字还略高于3%的界限,从而无法进入欧元国。波兰希望尽快引入欧元,成为欧盟的核心国。

德国与波兰的领土之争

德国与波兰世代邻居,上千年来倒也相安无事。波兰12世纪建国初年,德国皇帝奥托三世亲自前往“国事访问”,并将侄女嫁给波兰王子,后来成为波兰女王。当时波兰穷山僻壤,所以以优惠特权吸引德国的农民、手工业者前来波兰“投资”,几万德国人移民波兰,按照德国的政治、经济与法制形式,在波兰建立了一个个城镇。德国的犹太人在德国受到排挤,而波兰国王却以优惠政策欢迎他们前来波兰,所以几百年来波兰聚集了大批犹太人,德国人及犹太人前来波兰带来了资金与技术,推进了波兰的经济发展。

最早引发波德纠纷的是波罗的海南岸的港口城市旦泽Danzig(14世纪),没想到年德国突袭波兰引爆第二次世界大战,起因也是旦泽。

波兰公爵想收复波罗的海南岸的普鲁士地区,几经战争都没成功。年公爵希望德国骑士前来帮忙,而且许诺,如果夺回后,这片土地分封给德国骑士。骑士团夺回了普鲁士,成立了骑士国,而且获得德国皇帝、罗马教皇的双重承认,因为骑士团本身属于教皇。没想到波兰国王不舒服了,违约地要赶走骑士团。不幸两次战争全都败北,骑士国不仅保住了自己的骑士国,还囊获了旦泽等一大批领地,这就是后来的东普鲁士王国,后来首都设在K?nigsberg——二战后被苏联瓜分,改名为加里宁格勒。

这些骑士尽管来自德国,其实与德国本土也没有太多关系,他们不属于德国、而属于波兰的诸侯国。年由基督教的骑士国改为世俗的公爵国。年普鲁士公主嫁给德国的勃朗登堡伯爵国公子,普鲁士男性断嗣,普鲁士归于勃朗登堡伯爵国,但还是两个国家,一个国王。当时刚好发生波兰与瑞典战争,普鲁士国王乘机外交周旋,波兰只能同意普鲁士独立出波兰,于是普鲁士与勃朗登堡两国合并而归于德国,取名普鲁士王国,国王住在勃朗登堡首都柏林。年德国战争后普鲁士胜出,吞并了汉诺威王国和拿骚侯爵国,普鲁士几乎囊括了半个德国,那是后话。

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败北,丧失许多国土,本来被俄国、普鲁士瓜分的波兰得以重新建国。这时的东普鲁士还属于德国,根据战后的凡尔赛条约,普鲁士的第一大都市旦泽划出普鲁士,成为独立城邦,即既不属于波兰,也不属于德国,尽管里面的居民都是德国人。波兰在德国人的心目中形象不是很好,说波兰人是“偷窃民族”、“季节民族”。尤其波兰犹太人占了10%,所以波兰被说成“犹太人之国”,这在纳粹时代是敏感的。当时德国与波兰签署了和平条约,政府禁止民间媒体如此贬低波兰人,但很难完全杜绝。

年波兰多次侵占邻国斯洛伐开等,夺得一部分城市,有些城市居民主要是德国人。德国非常着急,政府压力很大。但希特勒想到只是争取大城市旦泽能重新回归德国,不能管太多其它小城。到年3月,波兰转向与英国结盟,而且增加和调动兵力,好像要夺取远离德国、但属于德国的东普鲁士,而且扬言,西普鲁士也应当属于波兰。德国最后折中地提出16点建议,关键为:一、港口城市Gdingen保留在波兰,港口城市旦泽归于德国,但德国保障波兰在旦泽的经商特权。二、Korridor地区属于德国还是波兰,应当由那里的人民投票表决,而且由国际组织监督表决。如果表决结果归为德国,德国保障波兰可以横穿该地筑路进入北海;如果划归波兰,波兰要同意德国横穿该地筑路到达德国的东普鲁士。

希特勒派出谈判团,经过十轮谈判也没有结果。波兰外交部长强硬地表示:“不惜任何代价地去维护和平,我们波兰人没有这个概念。人的生命,人民的生命,国家的生命,只有一点是无价的:荣誉!”德方表示,这些谈判内容都是在凡尔赛公约中明确的。波兰方表示,波兰的领土要求不是基于凡尔赛条约,而是基于历史。

4月3日,希特勒内部发布命令,着手进攻波兰的军事准备。同时又请求英国能从中调解,英国驻德大使奔走于柏林与华沙之间,一直调解到9月1日开战前的几个小时,依旧无效,其间希特勒还推迟了三次进攻时间。

战争最终无可避免地爆发了。在战前动员中希特勒呼吁:“在战争开始和进行中,不能再考虑权利,而只想到胜利。要把同情心锁起来,要极度地进行。万(德国)人民需要获得他们的权利,他们的生存必须获得保障,强者就可以获得权利。”所以,战后历史学家们也在讨论,波兰方面是否也应当反思一下,德国提出的要求也不能说完全无理,如果当时波兰谦让一步答应这些条件也没有太大损失,或许就能避免这样一场战争,避免波兰的万人丧失生命。

战后波兰驱逐旦泽全城的德国人,最后只留下约1/5的原住民,而且所有德国居民的财产被没收。旦泽作为港口和造船业重镇,在过去发生了震惊全波兰的工人罢工,也成为团结工会的发源地。德国政要去波兰访问,也总要去探望一下当年普鲁士暨德国的北海名城。

题图:9月1日德国总统高克在波兰旦泽发表纪念演说

-此文发表于年-

声明

扫描下面







































北京中科白癜风康复明星
昆明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saoa.com/nstq/1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