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爱与浪漫同行,100年前中国第一艘一家
中华民族与海洋的故事, 最浪漫的也许是近年前那艘“厦门号”帆船的故事。 历史从来不缺少探险者, 爱与浪漫的越洋探险实是罕见。 这是一个发生在年前的真实故事。 截止到今天,过去年了,没有发现还有第二个记录。 乔是一个出生在荷兰的丹麦人,年仅七岁就下海,成年后的乔移居到加拿大,31岁那年,一次航行把乔带到中国。在香港,乔结识了一位本地船主兼船长,他拥有一艘吨的帆船,定期往返于香港和内地之间运载货物,船上有15名船员,还有船主的女儿玉。 玉就降生在这艘帆船上,那个时代的船民大都以船为家,连船主都鲜有岸上的家居,船民及眷属都生活在船上。 玉出落得和她的名字一样水灵......
香港文明开放比内地早,较大的船主往往会从山上请来教书先生,上船在船舱内最宽处的官厅教子女读书。 聪颖的玉从小十分好学,偷偷地学会了船上的许多活计,其中冶缆更是做得和她的船主父亲一样的漂亮。
不知道乔和玉是怎么样地相识和相爱,玉19岁的那一年,乔和玉结婚了。 婚后乔在汕头海关和厦门海关工作了好多年,后来去当在东南海航行的船长。
在乔和玉结婚后的第17年,他们决定放下已有的一切,乘一艘属于他们自己的船,带着孩子,一家人去做一次越洋航行。
两口子把属于自己的这艘船起名叫“厦门号”,帆船开始建造,工期用去6个月,工艺精湛得后来横渡太平洋时一滴海水都没渗透进船舱。 一位画家还在舵楼的内壁上画了许多画作。 启航之时,一位佛教法师被请来在船艏的两侧画了一对大眼睛,传说这样帆船才能看清前面的航路。
厦门号帆船登记的档案: 上海出发,开往加拿大维多利亚 总长:69英尺(21.03米) 船宽:19英尺(5.79米) 型深:5英尺2英寸(1.58米) 登记吨位:23.13吨 船长:乔治·沃德 船主:乔治·沃德 武器配备:1把马林来复枪,1把五发左轮手枪 船长乔以一种荷兰人及航海家的谨慎,拉开了中国帆船冒险旅行的序幕。 年6月20日, 从海关码头起锚,天气晴朗,适度的东南风,科先生加入,作为一名在船上以工作换船票的乘客。 “厦门号”乘员共有:乔和玉一家: 船长乔治·沃德,49岁,爱玉·沃德,36岁,罗伯特·沃德,9岁;阿留申群岛人,以工代船票:乔治·科瓦库克,36岁;中国人:陈泰,47岁,罗福,24岁,王富,20岁。
乔和玉他们9岁大的儿子,博,这个具有橄榄色皮肤的少年,长着一双闪烁的大眼睛,遗传了乔和玉的特征。博英语讲得非常流利,甚至超过了他的父母亲。他已经是一名“老”水手了,每当厦门号停泊时,博总是飞快地放下小舢板,熟练地把小船摇上岸。
从上海黄浦江启航后,厦门号直到6月23日才看到外海航道的灯标,她从东海穿过朝鲜海峡进入日本海。 “厦门号”7月12日到达日本北海道南部的港口函馆,下锚停泊。
7月18日,厦门号拔锚起航,往前航行了一小段航程。 7月20日,厦门号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越洋航行, 在到达陆地以前,他们将做一次长达的航行。 在当日的航行日记上,乔只留下很简单的一句话—— 持续东行。
8月4日,厦门号在太平洋上遭遇了突然而至的强风袭击, 飓风持续了3天,风速高达每小时公里,帆船有惊无险地骑着波浪一路前行。 航行日记上只写着:仅用前帆,外海。
8月6日,在一阵更加强劲的西南风到来之前,海面激起如同小山高的卷浪。 早晨6时许,厦门号帆船的舵被巨浪打坏卷走。
“被迫向东漂移”,航行日记上留下这样的记录。 船长乔决定:安临时舵! 船员们匆忙中制好了一个临时的船舵, 上午11时,在颠簸的大海上,开始安装临时舵,乔用绳索绑住腰,让船员把自己放入船艉外面冰冷的海水中,连续工作了好几个小时,一次又一次,乔被海浪卷起撞向船壳,当临时舵终于安好了的时候,乔已竭尽身上的气力,也使出了所有的本事。
厦门号和一家人及船上的生命都保住了。 在惊涛骇浪中,玉和他们的儿子博轮流掌舵,玉每每一站就是连续6个小时把着舵杆,和其他男人一样轮班干活。
在强风的袭击中,风帆遭到损坏,显出了船长高超的技艺,乔为这艘自己的船的表现感到很自豪:“她只张着一片前帆,在风浪中昂起船艏,如同在梦境中……”
8月9日,在起航后的第20天,他们看到了陆地! 位于太平洋北部的阿图岛是阿留申群岛西北顶端的第一个岛屿, 他们到达了群岛中的埃达克岛, 在此阿留申群岛人科离船回家了。厦门号接近了白令海,然后驶过安利亚岛, 在接下去的几天,气候变得越来越恶劣。 8月16日,海上巨大的风浪大到厦门号帆船难以操控,他们转回岛链之间的海湾躲避。 8月18日,厦门号继续航行,当日到达了拿骚湾。在这里,他们遇到一位加拿大籍的公办学校教师,并且从他那里获得了一些补给。 有人告诉他们,一艘美国缉私艇已经盯上厦门号了,他们最好远地等待准备接受检查。 8月21日,缉私艇出现了。 缉私艇上的指挥官命令船长乔立即前往乌纳拉斯卡岛,向阿留申当局申请厦门号继续航行所需要的文件。尽管乔已取得英联邦成员国加拿大的公民身份,但由于并非出生在英国本土,厦门号帆船此前未能获准英国的船籍登记,只是一艘来自中国的帆船,甚至没有任何中国官员愿意为其出具文件。 8月29日,厦门号在乌纳拉斯卡岛办妥了船籍登记,她的后桅换上一面不列颠王国的国旗. 乌纳拉斯卡岛是阿留申群岛中的主要岛屿和居住地。 9月2日清晨,厦门号帆船起航向维多利亚出发。
太平洋北部的气候受阿拉斯加暖流和极地海洋气团影响,经常处于雨雾和强风之中。 就在厦门号出发24小时之后, 9月3日清晨,来自西南偏南方向的强风袭击了她,汹涌的波涛再次将厦门号的船舵卷走,厦门号不得不靠半缩的前帆维持稳性,挣扎着在茫茫大洋中漂流。 乔和玉,他们的儿子博,还有3名中国船员竭尽全力,以他们的坚韧和勇气再一次安装了一副临时舵。 晚上9点,船长乔终于恢复了对帆船的操控。
由于临时舵的舵效远远不如原来的深水舵,在往后的几天,厦门号帆船的操控一直艰难中维继着,一节一节地接近远在公里外的目的地维多利亚。
9月19日上午10点,他们终于看到了陆地——维多利亚的威廉角!
在这一天即将过去之前,厦门号帆船顺利地在维多利亚港下锚停泊了。 一个新的越洋航行世界纪录在人们的惊讶中诞生了!船长乔点燃了一只新雪茄,玉的眼睛闪烁着喜悦的泪花,一家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位于加拿大西岸的维多利亚是距亚洲最近的港口。
好奇的人们蜂拥而至,把厦门号帆船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看个够,在他们继续下一段航行时,两位摄影师道和玛为厦门号留下了永久的记录。
3名厦门号上的中国船员很快被维多利亚移民局遣返出境。 在接下来的航行中,厦门号成为乔一家人的爱之船。 他们沿北美洲西岸一路南行,沿途停靠了许多城市,除了从西雅图到旧金山的航程中遇到一次强风外,直到穿过巴拿马运河,在北上大西洋到达大都会纽约,整个航程都是在悠闲和惬意中度过。
厦门号帆船到达了纽约,除了途中遭遇到的风暴,还有在中国东海遭遇海盗和一条藏在船上的蛇以外,全程有惊无险:海盗在一天晚上悄悄靠上船,当发现厦门号上并无货物和值钱的家什后友善地离去;那条16英尺长的蟒蛇在半夜1点钟缓缓爬向熟睡中的博,被乔及时发现并制服了。
这两件事在船长乔的航行日记中都未被提及,因为比起那些风暴,这些根本不值一提,在整个航程中,专注的观察和正确的决定,是日记中留下最多的记录,这也是厦门号成功创下越洋纪录的要因,而更重要的是乔和玉的携手与共。
年6月3日,乔、玉、博还有尼驾驶厦门号帆船抵达纽约。 没有找到此后有关乔和玉的资料,只是传说玉后来成为一位纽约电影界的明星。在这以后,不知又过了多少年,美国纽约的艾纽明信片公司发行了一枚厦门号帆船的明信片,背后的文字写道: 厦门号帆船是第一艘在太平洋航行的中国帆船,当初为一次横渡太平洋的航行而在厦门建造,船长乔和他的妻子玉还有他们儿子,正在悠闲地进行环球航行。
他们的真爱,他们的心心相印,他们之间的信任和默契......是中国第一艘帆船越洋成功的基础。真爱中的你们,或是还在迷茫中你,希望日后你和你真爱的人,在一起平静地生活了十七年之后,也会有这样的激情,放下一直追求着并已经拥有的一些东西,去做另一件更有意思的事情。
在这浮华的世界上,各种诱惑实在太多了,乃至一阵急转的轻风,就足于把一切吹得荡然无存。乔和玉、还有厦门号的真实故事,印证了真爱是永恒的。 在下面留言里说点什么吧......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saoa.com/nstq/1183.html
- 上一篇文章: 全新MSC海岸线号惊艳来袭
- 下一篇文章: 先定一个小目标买一套王室豪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