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过程 http://pf.39.net/bdfyy/bdfal/
中国第一座血库探微

大家都知道输血能挽救需要输血的伤病员的生命。而担负血液储存等职能的血库在我们国家的历史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我国第一个血库的由来。

在抗日战争时期,由许肇堆等3位美籍华人在纽约发起创建的民间团体“美国医药援华会”于年8月设立奖学金,定向培训中国的血库专业人才,学习掌握当时最先进的采供血医学技术,正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进修的易见龙和在美国哈佛大学进修的黄若珍应征入选,医院血库主任Scudder指导培训。

年3月1日,纽约,黄若珍、易见龙在实习期医院血库主任Scudder。易见龙还跟从布林莫尔学院的Struma学习冻干血浆制法,这在当时是最新研发的血液制品医学技术。

年5月,美国医药援华会决定捐赠一座输血救伤的血库给中国,用以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

血库在纽约试运行期间定名为“华人血库”。年6月7日,血库在美国纽约拿骚街号揭幕,正式进入试运行阶段。

“华人血库”试运行期间,得到中国留学生、华侨、美国友好人士的支持。血库共采血份,采得血液制成57份干血浆,准备带回中国。医疗队招聘中国专家和医务人员8人。主任易见龙、检验主任樊庆笙、秘书林如斯(林语堂之女)、技师雷滋法、提炼陈秀英、助理伍葆春、护士长刘覃志云、护士窦路德。年1月中旬由易见龙、樊庆笙带队携带了美国捐赠的血库,设备余箱(重20余吨)以及所制备的干血浆,连同医药助华会准备的足够两年使用的各种消耗材料,总共67吨,启程回国。

年,在美国医药援华会办公室,血库工作人员(后排)与美国医药援华会成员合影。许肇堆(前排左3)美国医药援华会创建人。易见龙(后排左7),林如斯(后排左2),樊庆笙(后排左1)。

年,纽约,为血库捐血的人群有很多不同肤色、不同种族和不同信仰的美国人。

年6月,历经千辛万苦,中国医务人员和援华血库相关货物抵达昆明。

应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请求,血库选址昆明,为中国远征军反攻滇缅战事服务。年7月12日,医院举行开幕典礼。

-年,昆明,倪葆春(时任红十字会救护总队副总队长,负责云南地区战地医疗救护工作。)在捐血。

血库在各大报纸加强宣传、呼吁献血救伤,同时工作人员到昆明附近的部队、学校、工地向群众宣传义务献血的知识。血库最初在部队的士兵中采血,后成立流动捐血队,由数名血库人员乘汽车前往昆明附近的部队、工厂、学校号召捐血救伤,每到一处都宣传义务献血的知识。医院捐血的人员大部分是西南联大的学生,许多人捐血一次以上。

-年,血库的流动捐血队乘着借用红十字会的救护车来到云南农业学校采血。

-45年,医院大多设在寺庙、祠堂等有较多院落的地方,便于伤员转送和救护,流动捐血队来到这里采血,10分钟便可以布置好场地开始工作,每小时可采血30人。

-45年,士兵抬着冰柜,冰柜的侧面标注着:人类血液小心轻放。

制成的血浆用飞机直接运往滇西腾冲前线,救治伤员,血浆拯救了无数前线将士的生命。年秋天一名军医从厮杀最苦的腾冲前线报告,在战地急救中,接受过血浆输注的士兵“只有百分之一不治而死,凡得到血浆救治的伤兵无一不颂血浆之伟大”。史迪威将军在归国前,写信赞扬说:“血库给Y部队英勇顽强的中国士兵提供了极好的服务,你们尽可确信,你们机构的优秀工作挽救了许多士兵的生命”。“Y部队”即中国远征军第一批30个师的代号。

血库在昆明运行一年多,采血总量超过万毫升,捐血者总计1万余人。

血库为抗战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今天回顾历史,总是为了激励后人。学习先辈们报国之志,是其中应有之义。

文章来源:首都高校青春红丝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saoa.com/nsly/9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