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陕西日报3月20日8版)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十三五”时期,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紧扣追赶超越目标,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助力陕西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牢记使命、主动作为,奋力拼搏、砥砺前行,机场呈现出规模总量增长、运行结构优化、发展能力提升、带动作用凸显的良好态势,交出了一份富有“含金量”的合格答卷。五年来咬定青山,是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责任担当;五年来风雨兼程,是“人民航空为人民”的庄严承诺;五年来奋斗不息,是敢于让梦想照进现实的生动写照。云端丝路四海通途丝路迢迢,驼铃声声,回响在汉唐雄风的历史空间,孕育着新时代通达五洲四海的坚定志向。年8月30日12时10分,随着JD航班起飞,西安=里斯本航线正式开通。这条航线是中国和葡萄牙两国间唯一的直达航空通道,也是西安咸阳机场当年新开的第8条国际客运航线。航线的开通,进一步密切了中葡两国互联互通和经贸往来,为中欧之间的经济贸易、文化交流、商务旅游等搭建起空中桥梁。年,西安咸阳机场先后开通19条国际航线,创造出中国民航发展史上国际航线开航数量新的速度,通达世界的空中丝路乘风破浪,不断向远方延伸。“十三五”期间,西安咸阳机场在西部机场集团党委领导下,积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搭建国内国际两张航线网络,构筑国内国际两个增长极。五年来,已开通国内航点个,航线条,覆盖全国70%以上的大中城市和重点旅游城市,支线机场覆盖率超过60%,国内航线通达性、支线航点覆盖率均位居全国第一,形成骨干城市高频穿梭、支线航点广泛连接的中枢轮辐式航线网络。在持续稳定东亚、东南亚传统国际航线的基础上,坚持向西飞、向远飞,打通欧美空中通道,连续开通罗马、巴黎、悉尼、开罗等航线,在国际航空运输方面不断实现零的突破,创造新的纪录。累计开通国际(地区)航线92条,通达全球37个国家,其中“一带一路”沿线覆盖21个国家45个城市,初步形成“丝路贯通、欧美直达、五洲相连”的国际航线网络格局,构建起陕西融入世界、开放发展的航空大通道,成为助推陕西乃至西北地区实现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开放的重要支撑。年,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万人次,继年超过万人次后,跃升到万量级,两年间年均净增量相当于一个中型机场的规模。年,机场旅客吞吐量万人次,全国排名上升至第7位,全球排名第45位。年,保障航班34.5万架次、旅客万人次、货邮38万吨,同比分别增长4.7%、5.8%、22.2%,客运量稳居全国第七,客运增速排名十大机场第三,货运增速领跑全国,并成为全国第7个单日航班起降突破架次的机场。年,疫情防控、抢抓生产成为最紧要任务。面对不利形势,西安咸阳机场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过硬作风,紧盯全年任务目标,千方百计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遭受的损失补回来,坚持两手抓,争取双胜利。8月单日航班量、客运量分别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的90%和85%以上,增速高于全国十大机场平均水平。国庆期间最高日运送旅客13.4万人次,创疫情后单日新高。全年旅客吞吐量超过万人次,货邮吞吐量首次进入全国前十,机场发展实现了浴火重生。五年来,西安咸阳机场共运输旅客2亿人次,完成航班起降.8万架次,货邮吞吐量.5万吨,航空主业增长“飞”出追赶超越加速度。不断跳动的数字、刷新的排名、创造的纪录,充分见证着机场高质量发展的稳健步伐,日臻密集的航线展示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磅礴之力。蓝图铺展春潮涌动不畏浮云遮望眼,是打造一流国际航空枢纽的胸襟和敢为人先的气魄,是推动民航强国建设、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使命和自觉。作为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国际航空枢纽,西安咸阳机场始终牢牢把握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和航空枢纽的属性,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坚持“三型枢纽”的战略定位,即建设“向西开放的大型国际枢纽、‘一带一路’航空物流枢纽、西部地区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在推动航线航班和运输业务量持续走高的同时,着力强化政策支撑,积极完善枢纽功能,不断提升核心竞争能力和枢纽建设水平。年8月,陕西省民航发展领导小组成立,机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和政策利好,在地方政府和行业政府的推动下,机场的“国际航空枢纽”“国际运输走廊”建设驶入快车道。年以来,机场口岸功能不断完善,第五航权、过境免签由72小时增至小时、空管奖励扶持等政策相继落地。年12月17日,西安咸阳机场首条第五航权客运航线“叶卡捷琳堡—西安—普吉”航线开通,打通了俄、中、泰三国的空中通道,突显出西安联通俄罗斯与东南亚国家的重要节点作用,有力推进了东西双向互济的国际航线网络的构建。第五航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航空公司在经营某条国际航线的同时,获得在中途第三国经停并装载客、货的许可,具有极大的经济意义和经济价值。第五航权的落地,进一步强化了西安咸阳机场作为国际枢纽机场的地位,提升了陕西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城市的机场”必须转变为“机场的城市”,才能推动港产城深度融合,最大效率发挥机场的动力源作用。西安咸阳机场持续完善地面综合交通系统,促进空地衔接,保障旅客出行顺畅。年4月,西安首座城市候机楼在朝阳门外的益田假日世界购物中心启用,旅客可以在这里办理登机牌、行李托运、专用安检通道、航空货运等业务,大大延伸了机场的服务保障触角,扩大航空服务半径。年9月,西安北客站至机场的城际铁路通车,机场与高铁站互设服务中心,解决了空铁联运旅客“零换乘”的问题,机场还与携程网合作推出空铁联运特惠产品,增强服务旅客能力。长途汽车客运业务不断拓展,截至“十三五”末,机场长途汽车运输网络通达29个城市,扩大了机场服务覆盖面。年9月,西部机场集团党委提出西安咸阳机场要打造成为“中国最佳中转机场”。这是对机场所处地理方位、航空业务发展阶段、行业内外部发展形势的精准把握。机场迅速挂出作战图,排出任务书,打出组合拳,制定“五个最佳中转”实施路径,推进航班结构调整和时刻优化,推动跨航司中转标准统一、专业化保障团队组建、中转信息系统升级,发挥OTA平台作用率先实现跨航司中转航班拼接。年保障中转旅客万人次,国内中转旅客份额位居全国第一。年面对疫情,机场中转旅客占比逆势上升,达到14%,机场的中转能力和中转品牌赢得了旅客和市场的高度认可。年5月,陕西省政府和国家民航局联合印发《西安国际航空枢纽战略规划》,提出把西安咸阳机场打造成辐射“一带一路”的国际航空枢纽、品质卓越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港产城深度融合发展的全球示范、引领陕西追赶超越的新动力源,指导机场朝着年远期目标奋勇前进。创新管理行稳致远作为我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中外合资机场管理公司,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一直在改革中奋进,在创新中前行,不断推进管理“蝶变”,不断开创内涵式发展新局面。“十三五”期间,西安咸阳机场紧盯超大型机场运行保证能力提升,持续加强内部改革和管理创新。围绕国有企业改革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制定深化改革方案,优化决策审批权限,深化非航业务改革,全面退出亏损业务,实现机场运营价值的最大化。五年来机场收入和资产规模稳步提升,公司资产规模达54亿元,累计实现收入89亿元,纳税总额8.2亿元。在总结“”运行管理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理顺航站区、飞行区、公共区“三区管理”机制,年12月牵头成立机场公共区共建委员会,标志着机场分区管理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安全第一是民航永恒的工作方针。西安咸阳机场始终坚持“安全第一”思想不动摇,深入贯彻“敬畏制度、敬畏规章、敬畏生命”要求,深入开展“三基建设”“三项整治”“安全整顿”“合格手册合格员工”等工作,深入推行安全风险隐患双重预防机制,构建起与大型枢纽机场相适应的安全运行管理体系,不断健全和升级安全责任体系,安全运行态势持续向好。年12月成为全国首家通过民航局安全管理体系专项审核的机场,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随着机场快速发展,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提高机场运行效率、深挖机场管理潜力,年初,西安咸阳机场联合民航西北空管局,启动了机场运管委筹建工作,得到行业政府的指导和东航、海航、油料等驻场保障单位积极响应。年8月,机场运管委正式挂牌成立,西安民航各单位共同打造的以A-CDM系统为支撑,以协同运行手册为指导,以联合运控中心为核心的协同运行平台,在民航行业内率先拿出了解决航班正常性问题的可行方案。航班平均协调时间由秒降至30秒,空、地运行效率分别提高15%和5%,每年节省航油成本约万元,减少碳排放上万吨,创造了具有西安特色的大型枢纽机场运行协调新模式,机场放行正常率、始发航班正常率等主要指标持续位居同量级机场前列,年12月全球机场出港准点率TOP榜中,西安咸阳机场成为全球最准点的大型机场。年10月民航局下发《大型机场运行协调机制(运管委)建设指南》,将西安咸阳机场运管委模式作为典范在全行业推广。年6月国务院明确“大型机场运行协调新机制”作为事中事后监管措施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细节决定成败,管理推动提升。西安咸阳机场积极开展战略解码、绩效考核和精细化管理工作,督促指导各单位主动承接、制定计划、量化指标、压实责任,实现“人人肩上有指标,千斤重担大家挑”,激发基层主动创新、精细管理活力,促进各项工作落地,在安全运行、经营发展、服务提升、基础管理、降本增效等方面取得显著效果,汇聚成机场高质量发展的提速器。“十三五”期间,机场投入30余亿元充实保障资源,提升运行管理能力。年9月T1航站楼重新启用,推动低成本航空运输发展。年8月建成启用T3航站楼南三指廊,新增机位17个,并在西北地区首次应用到发混流模式。年3月新建东联络道投运,与西联络道形成“回”字形结构,减少飞机滑行时间和滑行冲突。年9月完成西航站区道路交通改造,改善陆侧道路交通环境、提升系统容量。年10月完成机坪管制工作移交,机坪塔台正式并入机场管理。年10月完成机场净化站提标工程,并加大车辆尾气治理、新能源车辆使用、APU替代,获评“民航打赢蓝天保卫战先进单位”。机场运行保障能力得到行业认可,经过行业评估,“十三五”期间,机场高峰小时容量从49架次逐步提高到57架次,为航空运输持续增长创造了有利条件。真情服务美好出行旅客服务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十三五”以来,西安咸阳机场牢记“人民航空为人民”的宗旨,认真落实民航局服务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坚持每年一个主题,聚焦旅客需求和体验,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saoa.com/nsly/6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