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自省我们该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
今天在这个到处充满酒气的时刻,(年底了,每家公司都在举办各种形式的年会、聚会、总结大会,无酒不成会已然是惯例,你是否正是喝坏了身体喝坏了胃的其中一员?)我们回过头来谈一下我们的生活。对,是我们的生活。在这个周末,你可以放松下来,读一读有着管理思想界的弗洛伊德标签的曼弗雷德,在《性、金钱、幸福与死亡》中有关工作和生活的文字,自省一下,你这样做值得吗?他是我最喜欢的一位作者了,他有管理学、经济学和精神分析的教育背景,在他的书中处处可以看到我们熟悉的禅宗故事,他经常就像一位长者一样,苦口婆心的给我们讲述他对人生、世界的看法,他是一个能走入读者心理的人。但愿你能幡然自省。自省是为了更好的出发。本期只推送一篇文章给大家,安静地读完,开始思索吧。周末快乐。 即使我们拥有爱人、工作满意、胸怀梦想,但如果我们无法平衡工作与生活,我们也不会幸福。达到平衡——这个目标似乎很简单,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可能在工作场合遇到很大的压力,因为很多公司的企业文化都漠视家庭的重要性,所以那些压力不仅影响到员工本人,而且影响到员工的家人。在这些单纯的工作压力之外,我们往往还会自寻烦恼。我们会陷入职业发展的泥沼,比如,想方设法打倒竞争对手,让自己的职业发展迈上新台阶。而且,如果我们把幸福等同于成功——至少是通俗意义上的成功,以财富、地位、权力或者名气为象征——那么我们注定要牺牲生活的其他方面(工作和生活不平衡,其影响可能非常隐蔽,以致我们意识不到)。 活在当下还是活在未来? 我们大多数人都擅长自欺欺人、掩耳盗铃、自我安慰,这加剧了工作和生活之间的不平衡。我们哄骗自己相信“我们兼顾得很好”。例如,大多数人当被问到花多少时间陪伴家人时,他们会给出远远超出实际时间的答案(尽管他们不一定是有意歪曲事实)。即使那些清楚自己把绝大部分时间花在工作上的人,也会安慰自己说,非工作时间“质量好”。他们也许想要说服自己,重要的不是陪伴家人的时间的长短,而是时间的质量。但是,他们真的相信这些话吗?他们的家人同意他们的观点吗? 我经常听有的执行官说,他们现在如此努力工作,是为了妻儿“日后”能过上更好的生活(说这话的往往是男人)。但是,通常当“日后”到来时,妻子已经不在了,和别人跑了,而孩子则变成了陌生人,叫另外一个男人“爸爸”,不认识自己的亲生父亲到底是谁了。为了家庭的未来,为了家人日后的幸福,他们忘我地工作,结果落得个孤苦伶仃的下场。同事业的成功相比,人生的成功似乎要难得多。我们可以在所有课程上都得“A”,但是在人生这门课程上却往往不及格。 当我们追求第一种成功时——这种成功,就像犹太人有句谚语所说的那样,“无酒而醉”——我们需要保持自我。生命中有很多重要的时刻,这些时刻一旦过去,就再也不会回来。生活不是演习,是实战。如果我们想要享受生活,就要在今天享受,而不是明天,也不是遥远的将来的某一天。我们得问问自己:我们到底想要什么。我们想要活在当下还是活在未来? 在我合作过的公司中,很多投资银行家和投资顾问就面临着这一抉择。他们中的有些人,因为在易受影响的年龄吃过苦,很早就下决心“努力工作,绝对不要再忍受穷困”。他们生活的主要目标就是经济独立。通过极其努力的工作,他们实现了这一目标,所挣的钱往往远远超过他们最狂野的梦想。引用一个人的话说,就是“我一年挣的钱比我父亲一生挣的都多”。 具有这种情结的人就像踏车上的老鼠,欲罢不能。当最初的温饱问题解决后,新的需求——大多数是想象出来的,正如我在第2篇讨论金钱时所描述的那样——开始出现。他们想要更大的房子、更高级的跑车、更特别的凉亭。他们的“玩具”也越来越贵。他们的欲望日益膨胀,却没有意识到幸福是买不来的。他们喃喃低语说:“要不了多久,我就会放下工作;要不了多久,我就会去做我一直想做的事情。”他们计划着,将来的某个时候,当他们有时间时,他们会再去上钢琴课;将来的某个时候,他们将回到大学研究艺术史,学习绘画。但是,那个“某个时候”似乎永远不会到来。而且,当他们这样想的时候,生命从他们身边溜走了。即使他们的工作很刺激,他们的生活也是单维的,除了工作,什么也没有。这些人将现在抵押给了将来(或者说,他们希望如此)。 有时,我们想要活在今天,但是觉得没有选择余地。也许,如果想要得到晋升,就不得不出一趟远差,即使这样意味着错过儿子的生日。或者是,如果想要提高销售业绩,就得做一次报告(而且要做得精彩),即使这样意味着不能去观看女儿的网球比赛。无疑,这些选择都很难,尤其是如果不出差、不做报告就有失去工作的危险的话。但是去出差、做报告又有失去家庭的危险。孩子很快就会长大,离开我们。当我们意识到的时候,我们已经无法影响他们的生活了;他们会自己做决定,不用请教我们。如果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很少陪伴他们,又怎么向他们灌输祖传家训?他们怎么会记得我们?在我们的葬礼上,他们会说些什么(我们又想让他们说些什么)? 只有活在当下,充实的生活才有意义。我们太多人没能活在当下。如果我们把所有的精力都用来计划未来,那么我们会失去身边已有的东西。只有当时间所剩无几时我们才会真正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于是痛心疾首、懊悔莫及。 对孩子的生活产生最大影响的人是父母,父母通过谆谆教诲和以身作则塑造孩子的性格和价值观。如果我们不在孩子的身边,我们怎么帮助他们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个体?如果我们老待在办公室,我们怎么向他们灌输价值观?如果我们太忙而无法陪伴他们,我们怎么给他们留下有价值的回忆?底线是:抛开那些对于所谓的“优质”时间的奢望,我们要想和孩子建立有意义的关系,就至少要保证起码的相处时间。 当今社会,组织对员工的要求通常都很苛刻,所以为了保住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东西,我们需要牢牢守住界限。也许,有很多人会出来喊,在目前这个知识型员工的时代,员工根本没有选择,只有调整自己适应环境。即使工作与生活平衡的想法很难实现,为了工作与生活平衡所付出的努力也会让你在日后获得回报。没有人在临死之前会说:“我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工作。”对幸福而言,和家人共享特殊时刻是至关重要的。而且,能够回忆这些快乐的时刻,就是再次享受生命。 外在成功与内在成功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对平衡也做过阐释,他有个成功公式: A=X+Y+Z 其中,A代表成功,X代表工作,Y代表玩耍,Z代表闭嘴。 就像弗洛伊德的爱和工作公式一样,爱因斯坦认为工作、玩耍、闭嘴是幸福的三要素。 如果没有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没有人能够体会到真正的幸福。成功给人胜任感,让人觉得自己能够创造性地解决任何问题。对自己是否满意,取决于两种评价标准,一种是社会的成功标准,一种是自己的成功标准。换句话说,取决于同外在目标和内在目标的比较。但是,成功实现某一目标或梦想并不能保证幸福。我们奋斗数月乃至数年之后,结果可能是失望。我们可能无法接受这种结果,陷入绝望,但是如果我们看开一点,就能升华,重新开启新的旅程,一段通往意义和幸福的旅程。 真正的幸福取决于从容应对内心的躁动感和焦虑感,这种躁动感和焦虑感源于认为自己所处的位置和想要达到的位置之间存在差距,也就是,实际成就和雄心壮志之间的比较。对我们很多人而言,这个差距都很大。事实是,我们不可能都是CEO,我们不可能都是癌症疗法的发现者——而我们需要接受这一点。我们的成功不该通过我们取得了什么成就来丈量,而是应该通过我们克服了多少困难来丈量。前进途中的所有胜利,无论大小,我们都该庆祝。 正如我已经在第2篇里所强调的那样,我们很多人往往北京公立白癜风医院北京白癜风哪家医院最好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saoa.com/nsly/526.html
- 上一篇文章: 为什么世界上古老的国歌也搞个人崇拜
- 下一篇文章: 嫌签证麻烦懒人,去这些免签的海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