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巨兽到来!德国战列舰银币线蓄势待发。

三级船拿骚(2X6合计12门mm/45倍径主炮)

四级船凯撒(2X5合计10门mm/50倍径主炮)

五级船国王(2X5合计10门mm/50倍径主炮)

六级船巴伐利亚(2X4合计8门mm/45倍径主炮)

七级船格奈森瑙(3X3合计9门mm/54.5倍径主炮或者2X3合计6门mm/52倍径主炮)

八级船俾斯麦(2X4合计8门mm/52倍径主炮)

九级船腓特烈大帝(2X4合计8门mmSKC/34主炮)

十级船大选帝侯(3X4合计12门mm48DRHLC主炮)

以上部分船只数据为历史武装或者之前拆包数据,仅供参考。

其中大德系战列舰主炮或将是四座三联,下面是多玩拆包数据:

三级船拿骚

拿骚级战列舰(德语:Nassau-Klasse)是德意志帝国海军(德语:KaiserlicheMarine)的第一级无畏舰,于年开工建造。按前后和两舷侧的六角形配置6座主炮炮塔,装备12门毫米主炮,主炮口径小于无畏号,射速较快。这种六边形的炮塔布置使得在每侧船舷方向只能保证8门主炮同时射击。

该级战列舰是德国海军为了与皇家海军无畏号战列舰对抗而建造的首级现代化无畏舰。共有四艘,分别以属于普鲁士王国(德语:K?nigreichPreu?en)的四个主要工业省份——拿骚/Nassau(在德国中部)、威斯特法仑/Westfalen、莱茵兰/Rheinland、波森/Posen(今波兰的波兹南尼亚地区)命名。

四级船凯撒

凯撒级战列舰是德国继赫尔戈兰级之后全新设计的新一代战列舰,于年开工建造。该级战列舰首次放弃了自“拿骚”级以来的六角形主炮塔布局,将节省下来的重量(取消一座主炮塔,节省吨重量)用于增强防御,该舰的侧舷装甲一举提升了50毫米,由“赫尔戈兰”级的毫米,升至毫米。

同时,由于舯部炮塔数量减少,轮机舱容积加大,适逢德国军舰蒸汽轮机技术实用化,该舰的输出功率比上一代无畏舰提升了马力之多(额定功率),进一步提升了航速。

该舰在防御方面坚持了德国海军的全面防御思想,但炮塔设计存在缺陷——尽管正面面板厚达毫米,但正面垂直装甲与顶部水平装甲之间的倾斜装甲仅有毫米厚,德国人的本意是利用斜面使平射的炮弹发生跳弹,因此不需要太重的装甲,以减轻不堪重负的炮塔。然而自开战以来,炮战距离不断增加,万米开外落下的炮弹正好可以垂直砸在这个斜面上,于是这里便成了一个软肋。

由于德国军舰偏好这种炮塔设计,因此在日德兰海战中所有战列巡洋舰的主炮塔几乎全部被摧毁,只是由于出色的防护设计和严格的炮塔管理规章,才没有像皇家海军一样频频遭遇弹药殉爆。

五级船国王

国王级作为恺撒级战列舰的改进型,改进凯撒级主炮炮塔布局,国王级是第一级采用全部主炮沿舰体中线布置方式的德国无畏舰,舰体艏艉各两座主炮塔呈背负式,舯部一座主炮塔,全部主炮塔沿舰体中线布置,可以保证全部主炮舷侧齐射时火力发挥,有利加强装甲防御能力,同时改进舰体水密隔舱,整体防护性能提高。动力系统采用少量燃油锅炉(曾经尝试安装柴油机,后取消)。相对换装13.5英寸口径主炮的英国超级无畏舰,国王级使用M型毫米50倍口径主炮,拥有仅次与英国毫米火炮的威力。

六级船巴伐利亚

巴伐利亚级战列舰的主武器是4座双联装毫米炮塔,副炮有16门毫米炮,布置在两舷的炮廓里,还有10门安装在甲板上防轻型舰艇的88毫米炮。巴伐利亚级的炮塔外观与以往的德国战列舰明显不同,炮塔侧壁呈垂直状,与顶装甲之间通过一段倾斜装甲连接起来。后来这一设计被一直延续下来,未完成的约克级战列巡洋舰以及一战后德国重巡洋舰以上的舰只炮塔外观均与与之相似。由于主炮塔重量较国王级大幅度上升,为了维持重心高度,巴伐利亚级将副炮群降低了一层甲板。

另外巴伐利亚级战列舰的装甲防护是同时代最强的,采用了传统的穹甲式装甲舱布局。该级舰的装甲分部非常复杂,其侧舷弹道防护由舯部的主防御区与艏艉的次级防御区组成。

七级船格奈森瑙

格奈森瑙号为沙恩霍斯特级的2号舰,于年2月于基尔德意志造船厂开始建造,但它的设计一直作修改而在年5月重新建造,也延误了工程进度。当格奈森瑙号建造完成后,它的满载排水量超过了世界列强于年签订的华盛顿海军条约规定的3,吨,而德国也并非签约国。

格奈森瑙号配有厚达毫米的装甲,相当于当时的现代化战斗舰厚度,也超过了英国一战留下的战斗巡洋舰却敌号(英语:HMSRepulse())和声望号(英语:HMSrenown()),以及法国的快速战斗舰敦克尔克号(英语:FrenchbattleshipDunkerque)和史特拉堡号(英语:FrenchbattleshipStrasbourg)。

格奈森瑙号配有9门口径毫米的主炮,虽然因为它的高初速而拥有不错的穿甲力和射程,但仍无法与当时主力战斗舰的毫米主炮匹敌,它这样的武装也是仓促服役所造成的一个后果。

如果格奈森瑙号装配的是原预定要改装的6门毫米主炮,将会是英国皇家海军的强大对手,其拥有同英国主力舰相等的装甲,却有快得多的航速。但格奈森瑙号在设计当时德国海军并未有毫米的火炮可装配,也因此它最后采用毫米主炮,因为其设计目的本就是攻击商船,而未打算与敌人主力舰交战,也因此与较弱的火力相反地,它拥有能脱离战舰追击的高航速。由于二战前设计它的时候受到条约的限制,它仍保留其毫米的主炮,并打算用在海上破交战中。格奈森瑙号与姊妹舰沙恩霍斯特号一般被认为是当时德国设计最优秀的船舰,唯一的缺点的是其干舷较低,容易在不平静的海面上将甲板打湿,也因此在年冬季调整了其舷弦和安装了大西洋舰艏(AtlanticBow)。

八级船俾斯麦

俾斯麦号战列舰,是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由汉斯·布洛姆造船厂建造的,以前德国首相俾斯麦的名字命名的一艘王牌战列舰。该舰始建于年7月,年2月下水,年8月建成服役,是当时吨位最大的战列舰之一。

俾斯麦号的战绩是在建成后第一次出海作战中于年5月24日的丹麦海峡海战中于开战后6分钟内击中了英国海军的精神象征,一战时服役到现在的胡德号的弹药库,导致其殉爆沉没。

英国皇家海军因此派遣了大量军舰前往拦截俾斯麦号,3日后,年5月27日被以“英王乔治五世”号、“罗德尼号”战列舰和“胜利号”、“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为首的60余艘英国皇家海军的各型军舰及数型飞机围攻后,因抗损性差,开战15分钟后主炮塔被击毁两座,30分钟后炮塔全部哑火。英国军舰对其进行了几小时炮轰后,俾斯麦号带着德国海军的希望沉没于大西洋底。

九级船腓特烈大帝

疑似H39图纸船,装备了2X4的毫米主炮组。

十级船大选帝侯

疑似H41图纸船,从图片上看装备了3X4的毫米主炮这种梦幻般的配置,目测非常强力。

值得一提的是,本舰在官方年的计划讲解视频中被称为“大德意志级”,然而由于此命名有着比较大的纳粹倾向,所以最终定名时候更换了名字。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去哪里治疗最好
吡美莫司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saoa.com/nsly/1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