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游客如果走访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仍可在市区见到一些自中世纪至十七世纪以来,因防御工事留下来的遗迹。像是最初为堡垒、现为过磅起司的测量所(Waag),如同「望你早归」的歌词场景、被人们冠上凄美浪漫之名的眼泪塔(Schreierstoren),以及矗立老运河畔的泪水塔(Montelbaanstoren)等等,都是此类的例子。

不过,由于工业革命后,火炮的射程与准度大大提高,阿姆斯特丹市决定在过往的防御基础上,以首都为圆心向外辐散半径10-15公里(也有另一说为15-20公里),建立一条新的、火炮射程之外的防御线。

年通过的《防御法》里(荷语:Vestingwet/英语:FortificationLaw)详尽地规划和编列了所需的预算,「阿姆斯特丹防线」(荷语:StellingvanAmsterdam/英语:DefencelineofAmsterdam)便于年动工至年间完成,形成一条由42个要塞和4个炮台围绕而成、总长公里的防线。

究竟这条阿姆斯特丹防线有什么特别呢?事实上,防线上的要塞、城墙、壕沟与堡垒等人类工程,都还不是防线的核心,阿姆斯特丹防线真正的防御主体,其实是──「水」,这不愧是几世纪以来与海争地的荷兰人擅长的招式啊!那么,究竟荷兰人如何以水变魔术,建立起「水」防线呢?。

由要塞和洪泛区构成的阿姆斯特丹防线

阿姆斯特丹防线的基本设计理念,是将须德海(即Zuiderzee南海)的水引入防线范围内的洪泛区(inundations,3~5公里宽,图中深蓝区域),在三天内淹没完毕。

这片洪泛区的水位要达到一种「水军船无法航行的浅、陆军马无法前进的深」的高度(约40~50公分),防线上的要塞则存有足够的食物、水、燃料和军事装备(约半年的量),以便遭到敌方包围时,可争取时间等待外部救援。虽然洪泛区也存在高度差异,但荷兰在新旧「水线」的工事上已经积累很多经验,因此得以做到平均高低洼区域的水深浅。

整条阿姆斯特丹防线,依顺时针分七段阵线:1.南(须德海)阵线Zuiderzeefront2.东南阵线Southeastfront3.南阵线Southfront4.西南阵线Southwestfront5.西阵线Westfront6.西北阵线Northwestfront7.北阵线Northfront

虽然这条防御线完工后从未经过测试,但确实产生了威慑作用──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荷兰政府立即于当年7月宣布全面动员,这些要塞马上开始运作。为了制造火场并保留可观测到敌人的能见度,荷兰人砍掉要塞前的所有植被;洪水仍待命,达到备战水平。因此有人认为,阿姆斯特丹防线和新荷兰水线,是当时德国决定不入侵荷兰的因素之一。

一战后,由于飞机加入战场,挡不住飞机的阿姆斯特丹水防线失去了军事意义,但它真正解除军事地位,得等到两次世界大战都结束的年。战争结束后,阿姆斯特丹水防线上的要塞们也放干洪水,回到动员前状态。如今,这些要塞仍作为仓库之用,有的也成立了博物馆和艺术中心。

由于这条「阿姆斯特丹防线」是原本荷兰水线(Dutchwaterlines)防御系统的改进版,所以年9月,两者一起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申请,并于次年一同名列《世界遗产名录》(WorldHeritageList)。

虽然欧洲各地也有其他的军事防线,例如安特卫普防线、巴黎大区、布加勒斯特和哥本哈根等等,但阿姆斯特丹独特地利用「洪水泛滥系统」来设计军事防线,且至今都保存地完好无损,是其他军事防线遗迹无法相提并论的。

有趣的是,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曾以「阿姆斯特丹防线」为主题发行了5欧元的纪念币。

新旧荷兰水线(Oude/NieuwHollandseWaterlinie):从十七世纪起,守护荷兰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前面提到,「阿姆斯特丹防线」是建立在过去荷兰水线工事的基础上。那么最初的荷兰水线又是怎么来的呢?

旧荷兰水线(OudeHollandseWaterlinie)最早可追溯到十七世纪初期,拿骚的莫里斯亲王(MauriceofNassau)提出一个构想,他想打造一个基于水的防御系统,目的是使现今南北荷兰省成为岛屿,周围环绕的水线,可以从须德海(即Zuiderzee南海、今Ijsselmeer爱塞湖)一直延伸到瓦尔(Waal)河畔的霍林赫姆(Gorinchem)。(见下图,蓝色是引水淹没的地区,蓝色左边的区域则为水线保护的「岛屿」。)

年,弗雷德里克·亨利王子(FrederickHenry)将该计画付诸实践。果然,这道旧荷兰水线在年法荷战争(或第三次英荷战争)期间,成功阻止了路易十四的军队征服荷兰。由此看来,旧水线建造后不到40年就证明了其价值。

至于新荷兰水线(NieuwHollandseWaterlinie)的工事,则可回溯到年。当时,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中失败,荷兰联合王国成立后,决定对水线进行进一步的扩展和现代化改造。荷兰人将部分水线移至乌得勒支(Utrecht)以东,成为新荷兰水线。

这条新水线在接下来的年间,成为主要的荷兰防线。年的法普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这条战线发挥良好的防御吓阻功能,让荷兰免去遭受攻击的命运。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来临之际,荷兰人决定依靠更东部的格里布水防线(GrebbeLine)为主要防线、水线为次要防线。然而,二战期间,这条格里布水防线被德国以空降部队破解。和法国马奇诺防线一样,这条水防线未能发挥防御功能,德国人轰炸鹿特丹,并威胁下一步将攻击乌特勒支和阿姆斯特丹,最终迫使荷兰人投降。

二战后,世界局势进入冷战(~),荷兰的御敌目标转为苏联,遂有修建第三版水线的声音。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在西欧防线中沿用艾瑟尔水防线(IJsselLine,-),在艾瑟尔水防线(IjsselLine)和海尔德兰省(Gelderland)的东边加固防空、机关枪掩体、医院,以保护荷兰绿心西侧的任仕达(Randsta)都市区。

万一发生入侵,莱茵河和瓦尔河的水将分流到艾瑟尔河(IJssel),从而淹没河流和周边土地。但该计画从未经过战争洗礼,荷兰政府也于年(或说年)将其拆除。

结语

地处低洼、几世纪以来与海争地的荷兰,一向以水利工程闻名世界。当各国的军事防御工事,多以要塞、城墙、壕沟与城堡等为防御主体时,荷兰人却晓得利用「洪水泛滥系统」作为其防御工事的设计理念,独到地结合人类工程与天然地景。

无论是阿姆斯特丹防线、或者新旧荷兰水线,都让我们再次惊叹荷兰人对「水」的巧妙运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saoa.com/nsly/10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