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手足癣医院地图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10522/8977707.html

普鲁士国王

五、腓特烈·威廉三世

沙恩霍斯特

(一)格尔哈德·约翰·达维德·冯·沙恩霍斯特(年11月12日~年6月28日)是普鲁士将军、伯爵和军事改革家,是普鲁士总参谋部的奠基人。沙恩霍斯特生于德意志汉诺威的博德瑙的一个农民家庭,年从桑堡-利珀军校毕业后在汉诺威军队服役,年起在军校教授炮兵学。他年任炮兵连长,赴比利时参与镇压法国革命。年45岁的沙恩霍斯特给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写封求职信,获得批准后加入普鲁士陆军。年沙恩霍斯特任柏林军事学校校长,在柏林成立“军事协会”,招来许多思想开明的军官(其中就包括日后大名鼎鼎的西方军事思想标杆,《战争论》的作者克劳塞维茨)。当时普鲁士军事体制陈旧,而且还拥有一位极具威胁的可怕邻居——法国拿破仑,所以沙恩霍斯特等人准备整顿普鲁士军队。他为此给外交大臣送上一份自己草拟的关于对法作战的设想,但由于当时的普鲁士国王幻想和平,该设想并未起到显著作用,不久后上交的第二份奏折依然被无视。年沙恩霍斯特参加耶拿-奥尔施泰特会战,作为普军总司令布伦瑞克公爵卡尔·威廉·斐迪南的参谋长,但不被重视,卡尔将他当作副官干跑腿活。沙恩霍斯特在战斗中负伤,败逃的时遇到格布哈德·冯·布吕歇尔。布吕歇尔虽然是一个粗暴野蛮的彪悍将军但他爱才惜才,十分欣赏沙恩霍斯特,二人也因此成为亲密的伙伴,被后世誉为普鲁士军队历史上一个能力超凡的高级指挥官与一个具有科学知识和高度文化修养的参谋长成功合作的第一个范例。

(二)不过当时的战场形势还是很糟,沙恩霍斯特和布吕歇尔最后一起做了拿破仑的战俘,不久在战俘交换中被释放回国。获释后沙恩霍斯特任军事局长兼军队改革委员会主席,与其弟子格奈森瑙一起进行军事改革。组建总参谋部,实行义务兵役制,更新武器装备,加强部队训练。1年普鲁士政府迫于法国的压力将沙恩霍斯特解职,年普鲁士参加第六次反法同盟后沙恩霍斯特复出担任格布哈德·冯·布吕歇尔的参谋长,5月在吕岑之战中脚部受轻伤,伤情在撤退至德累斯顿的途中加重。休战期间他不顾伤痛奔赴维也纳去和奥地利帝国缔盟,于同年6月28日在布拉格因血液感染去世。虽然沙恩霍斯特没能亲眼看到他一手缔造的成果,但格奈森瑙等普军改革继承他的事业,使总参军事体制日趋完善。到了赫尔穆特·卡尔·贝恩哈特·冯·毛奇的时代,普鲁士总参谋部在统一德意志的战争中发挥无与伦比的重大作用,不但威震天下且逐渐被欧美亚许多国家仿效。二战德国名将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在他的战争回忆录中把“德国总参”称作是沙恩霍斯特和格奈森瑙的“嫡系子孙”,赞扬沙恩霍斯特这位“农民的儿子”是一个勇敢、聪明、谨慎、严肃、绝不自私、绝不腐化的伟大军人。

格奈森瑙

(一)奥古斯特·奈哈特·冯·格奈森瑙(年10月27日~年8月2日)出生在托尔高附近一个奥地利军官家庭,毕业于爱尔福特大学。他是普鲁士陆军元帅,也是普鲁士军事改革和第六次反法同盟战争中的重要人物。格奈森瑙曾与与格哈德·冯·沙恩霍斯特一起在普鲁士进行军事改革,组建正在成形中的总参谋部,实行征兵制,更新武器装备,加强部队训练。对普鲁士和德国的军事制度产生巨大影响,是德国解放战争中的杰出人物。格奈森瑙毕业于德国历史悠久的埃尔福特大学,年参加奥地利军队,曾先后在奥地利骑兵和奥斯巴赫军团服役。到年间在北美考察美国的民兵组织,并在美国独立战争中获得丰富的经验。年25岁的格奈森瑙加入普鲁士军队,由于在一次要塞防御战中表现出色,成为普鲁士军队中的名人。年格奈森瑙成为霍恩洛厄亲王的幕僚之一,在耶拿与萨尔费尔德作战中指挥一个步兵旅,年12月17日他被提升为少校。年格奈森瑙率部抗击法军,在席尔的帮助下保卫科尔贝格堡直到《提尔西特和约》签订,第四次反法联盟失败后任要塞和工兵司令,同年结识沙恩霍斯特,因为二人都立志于对普鲁士进行军事改革,他们开始联手行动,建立总参谋部的雏形,给普鲁士的装备、军事制度、战略和战术都进行大规模改革。年被解职,1到2年间秘密出使奥地利、俄国、瑞典和美国,磋商发动新的反法战争。

(二)格奈森瑙自称自己是沙恩霍斯特的彼得(彼得是耶稣最得力的门徒),但事实上他只比沙恩霍斯特小五岁。年沙恩霍斯特去世后格奈森瑙继承恩师的遗志进行军事改革,并接任“前进元帅”格布哈德·冯·布吕歇尔的参谋长一职。年普鲁士参加第六次反法联盟,时任元帅的布吕歇尔对沙恩霍斯特十分倚重,无奈沙恩霍斯特早逝,便由格奈森瑙接替自己恩师的位置。沙恩霍斯特曾提出过培养有政治头脑的军官的思想,也就是培养一种具有较高思想境界的军人,他们的精神生活与其所处的时代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为共同负责的参谋军官的他们,必须抛弃自我作幕后英雄。而在这方面的最好实例是元帅布吕歇尔与参谋格奈森瑙之间的独特关系,没有其中一个人也不会有另外一个人,他们都是性情火爆、富有激情的军人。格奈森瑙为布吕歇尔出谋划策,布吕歇尔对格奈森瑙言听计从,格奈森瑙特别强调推翻拿破仑的解放战争也必将为全欧洲的民族带来解放。年秋季战局和到4年冬季战局的战略构想,大部分是格奈森瑙的杰作,尤其是秋季战局的作战计划充分显示他的统帅才华。其根本思想来源于沙恩霍斯特的构想,三个军团分别从三个方向向前推进,对集结在图林根-萨克森德意志中部地域的拿破仑主力实施向心攻击。

(三)按照这一计划时北方军团由普鲁士、瑞典军队编成,由瑞典王储贝尔纳多特指挥,由库尔马克和波美拉尼亚出发;第二个军团由普鲁士的西里西亚军团和俄军编成,由布吕歇尔和格奈泽瑙指挥,集结于下西里西亚;第三个军团由奥军主力和一个普鲁士军编成,由奥地利帝国的老元帅施瓦岑贝格亲王指挥,由波希米亚出击。一旦拿破仑攻击这三个军团中的任何一个,该军团便实施规避,另两个军团便从敌翼侧或背后对其构成威胁。然而三个军团司令官的军事素养和军事观点却大相径庭,奥地利元帅是一个老派方法论者,瑞典王储则出于政治原因主张谨慎行事。在此情况下格奈森瑙经慎重考虑,不顾联合君王们的意见纷争,也不顾施瓦岑贝格亲王和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对作战最高指挥权的觊觎,牢牢地巩固自己在西里西亚军队的行动自由权。年9月底格奈森瑙建议布吕歇尔向右侧的易北河实施事关胜败的运动并在瓦腾堡渡河,他有意通过这一行动将拿破仑主力吸引过来,减轻施瓦岑贝格的压力,促使北方军团向易北河运动,为三个军团的向心攻击创造条件。年10月中旬盟军即将在莱比锡地域达成对拿破仑军队的包围,由此制定行动规则的主动权不再由拿破仑这位天才的常胜统帅所掌握,而是掌握在普鲁士“军需总监”格奈森瑙的手中。

(四)年10月16日拿破仑企图通过攻击莱比锡南部奥地利主力军团而逃避盟军的包围,但却由于西里西亚军团在默克恩由北向南实施的大胆突击而失败。但是合围法军主力并在开阔战场上迫使其投降的最高作战目标没有达到。格奈森瑙并没有指挥联军的全权,况且盟军的基本思想在施瓦岑贝格的大本营里并没有达成完全的一致。对于实施歼灭会战来推翻法国的霸权统治,坐在大本营里的各国君王们——奥地利皇帝弗朗茨二世、腓特烈·威廉三世和梦想世界和平的俄国沙皇连想都不曾想过,腓特烈·威廉三世说只要拿破仑将莱茵河以东的德意志领土还给他时他就知足了。而掌握奥地利皇室命运的梅特涅侯爵坚持欧洲均势思想,根本不想过分削弱法国的力量。在此时刻格奈森瑙四处游说,宣传他通过歼灭战消灭拿破仑法国的思想,他的想法得到布吕歇尔毫无保留和满腔热情的支持。格奈森瑙主张为能创造一个彻底稳定的局势必须推翻拿破仑的独裁统治,进军法国和占领巴黎。布吕歇尔和格奈森瑙行动,年底到4年初普鲁士军队渡过莱茵河,进入法国后尽管他们不断受到法军的猛烈反击,但他们仍于4年月开进法国首都,这是普鲁士军队在近代史上第一次攻入巴黎。

(五)4年作为对他杰出贡献的奖励,格奈森瑙与约克、克莱斯特和比洛一起升格为伯爵。格奈森瑙一直认为这场战争不亚于一个世界法庭,按照他的意见必须将拿破仑送交国际法庭,布吕歇尔则建议应将他作为“人类的罪犯”予以枪决。不久憋着一肚子气的拿破仑奇迹般地重返巴黎重整旗鼓,5年6月16日普鲁士军队与拿破仑在比利时的利尼交锋,普军损失两万多,布吕歇尔也重伤近乎失去知觉,被抬下战场治疗。在危急关头格奈森瑙暂时代理指挥全军,他做出一个足以改变欧洲历史的决定——停止消耗战,率领剩下的军队向瓦弗(比利时城市,在滑铁卢附近)撤退。两天后拿破仑与威灵顿公爵统领的英荷联军在滑铁卢战场对决的关键时刻,早已缓过劲的布吕歇尔和格奈森瑙指挥普鲁士军队及时地赶到滑铁卢战场,威灵顿公爵见援兵突至后大为振奋,投入预备队大破法国近卫军。随后普鲁士军队在追击中连续七次击败法军的后卫,拿破仑的大军彻底覆灭,滑铁卢战役告终。年6月18日在纪念滑铁卢战役10周年的庆祝活动上格奈森瑙被提拔为陆军元帅,拿破仑时代终结了,普鲁士成为胜利者,但格奈森瑙心里并不高兴,因为标志着拿破仑战争时代结束的第二次巴黎和约又一次使格奈森瑙大失所望。同施泰因一样的是格奈森瑙也希望通过这场战争建立一个最好由普鲁士统一的强大的德意志联邦国家,然而在维也纳会议上却只宣布建立以奥地利作为第一强国的松散的“德意志联邦”。

(六)格奈森瑙希望通过将阿尔萨斯-洛林割让给南德意志国家,以及在北部建立一个强大的比利时作为缓冲国来极大地削弱法国势力,这些建议出自于他对普鲁士地处欧洲中心这一地理位置的忧虑,但他的希望未能实现。格奈森瑙希望通过立宪新秩序来改善普鲁士内部关系,然而这一希望的实现也微乎其微。年的解放战争、平民与士兵的融合、为人民和国家也是为国王光荣服役,这一切都没有产生任何政治结果。国王虽然于5年郑重宣布将要颁布宪法建立议会,但这些许诺均未兑现。格奈森瑙的很多新想法都不被重视,普鲁士政府觉得格奈森瑙是个令人厌恶的家伙,处处排挤他。“前进元帅”布吕歇尔早已退休,被宫廷视为令人厌恶的潜在的“雅各宾分子”的格奈森瑙,在第二次巴黎和会后被任命为新获得的莱茵省驻军军长,军址设在科布伦茨。当初声名在外,现已完全隐逸的施泰因男爵,经常从邻近的拿骚来与格奈森瑙小聚,柏林宫廷半嘲讽半恐惧地将格奈森瑙的科布伦茨的社交圈成为“莱茵河畔的华伦斯坦阵营”。6年格奈森瑙愤而辞职,得到国王的赏赐成为萨克森省佐默申堡的领主。九年后格奈泽瑙在滑铁卢战役10周年纪念日之际被授予元帅军衔,但仍然未得到任何实权,他心中依然郁闷。年波兰的起义引起普鲁士的警觉,满怀激情无处释放的格奈森瑙终于被重用,他被任命为总司令去东部边界执行任务,格奈森瑙任克劳塞维茨为参谋。但十分不幸的是格奈泽瑙尚未来得及大显身手便死于霍乱,享年71岁。

(七)格奈森瑙的战略和军事政治的基本思想是反对谋略战、充分利用民众的力量(这是他在停战时期在西里西亚组建后备军时所遵循的原则)以及运用合围方式歼灭敌方的有生力量,他的作战计划使他成为击败拿破仑人海进攻战略的精神胜利者和后来得到迅猛发展的合围战原则的精神之父。这种在开阔的战场合围敌军并力争全歼敌人的思想在总参谋部的战略思想中日渐突出,最终发展为施利芬的“坎尼战思想”。格奈森瑙具有明确的政治观念,尽管国王认为这种政治观念过于奇特,他认为解放战争只有在未来的总体政治范围内才是可以想象的。正如克劳塞维茨所指出的应通过民众战争将战争重新归还人民,而过去的职业军队却是将民族与战争分隔成互不相干的两种事物,格奈森瑙和博因也认为必须给人民以参与王朝和普鲁士国家生活的权力。格奈森瑙与沙恩霍斯特并称为普鲁士-德国总参谋部的开山鼻祖,格奈森瑙可谓德国历史上也是欧洲历史上最优秀的参谋长之一,他不但辅佐布吕歇尔打败拿破仑,缔造强大的德国总参谋部,还怀有统一德意志的伟大梦想。格奈泽瑙去世后普鲁士总参谋部一直都恪守着他的军事思想和精神,格奈森瑙和沙恩霍斯特两人的历史贡献不仅仅是领导一场重要的军事改革,而且直接影响德国军事的发展。格奈森瑙还创造一种新的指挥方法,不管是拟定命令还是下达命令,一定要非常简洁、非常快捷、非常准确。打起仗来集中优势兵力,在开阔的战场将敌军先合围再全歼,以后德军作战风格基本上都和这套方法差不多。

布吕歇尔

(一)格布哈德·列博莱希特·冯·布吕歇尔(.12.16~9.9.12)出生于梅克伦堡-什未林大公国-罗斯托克,他是普鲁士王国元帅、瓦尔施塔特侯爵、星芒大铁十字勋章拥有者,也是柏林和罗斯托克的名誉市民。梅克伦堡-什未林公国是北德意志地区梅克伦堡家族年建立的一个公国(5年后为大公国),年梅克伦堡的阿尔伯特和弟弟约翰被国王查理四世升为公爵,在梅克伦堡家族统治下的梅克伦堡-什未林以及波罗的海沿岸的荷尔斯坦因公国与波美拉尼亚一样都是神圣罗马帝国中的邦国。年梅克伦堡领地被德意志帝国军队占领,年重新分出梅克伦堡-米罗、梅克伦堡-格拉波和梅克伦堡-施特雷利茨个公爵领地。年梅克伦堡-米罗家族绝嗣后该公爵领地被并入梅克伦堡-格拉波领地,后者最终于年成为梅克伦堡-什未林新族系。年最后形成梅克伦堡-什未林和梅克伦堡-施特雷利茨两个公爵领地,在梅克伦堡-什未林公爵弗里德里希·弗朗茨一世时期于5年升格为大公国。家族的祖先尼克洛特(-)是斯拉夫奥博德利部落联盟的一个酋长,他与进犯的萨克森人对抗着,在年的文德帝国十字军征讨中被狮心王亨利彻底击败。尼克洛特的儿子普里比斯拉夫臣服于亨利,在年他的父系家族成为梅克伦堡领主。

(二)在普里斯比斯拉夫的后裔多次分割之后,梅克伦堡领主亨利二世(-)在年之前已经取得斯塔加德和罗斯托克,还为儿子阿尔伯特二世和约翰取得整个梅克伦堡(除什未林和维尔利伯国外)。他们取得公爵头衔后前斯塔加德地区在年重新独立,称梅克伦堡-斯塔加德,由约翰统治。阿尔伯特二世保留梅克伦堡较大的西部地区,他在年取得前什未林伯国后就驻于什未林。16年阿尔伯特的儿子阿尔伯特三世公爵在瑞典大搞活动,一年后就被加冕为国王。年最后一位维尔利领主威廉无嗣去世,因为威廉的女婿梅克伦堡-斯塔加德公爵乌尔里克二世无嗣,于是年乌尔里克去世后他这一脉就绝嗣。全部领地又转到梅克伦堡-什未林公爵亨利四世手中,他成为整个梅克伦堡的统治者。0年亨利的孙子亨利五世和阿尔伯特七世再次瓜分公国,梅克伦堡-居斯特罗建立,该公国在年被梅克伦堡-什未林公爵阿道夫·弗雷德里克一世继承。在年的第二次分割中他将居斯特罗给弟弟约翰·阿尔伯特二世。年两人都因为在三十年战争中支持丹麦国王克里斯丁四世而被阿尔布雷希特·冯·华伦斯坦废黜,但是三年后瑞典帝国又使他们复辟。年约翰·阿尔伯特二世的儿子梅克伦堡-居斯特罗公爵古斯塔夫·阿道夫无嗣去世,梅克伦堡再一次由梅克伦堡-什未林的弗雷德里克·威廉统一。但是弗雷德里克·威廉的地位遭到他也要求得到居斯特罗的叔叔、梅克伦堡-什未林公爵阿道夫·弗雷德里克一世幼子阿道夫·弗雷德里克二世的挑战,这引发一场激烈的继承争端。

(三)年在帝国下萨克森地区的邦国推动下双方结束争论,大致相当于中世纪斯塔加德领地的梅克伦堡-施特雷利茨公国被分出来给阿道夫·弗雷德里克二世。持续的冲突和分裂削弱公爵的统治,使得梅克伦堡作为帝国最落后地区之一的境况长久存在。5年的维也纳和会上梅克伦堡-什未林公爵弗雷德里克·弗朗西斯一世得到大公头衔,一战导致大公国在年崩溃,它变成梅克伦堡-什未林自由邦,年1月1日它与相邻的梅克伦堡-施特雷利茨自由邦合并(两者都是梅克伦堡-前波莫瑞州的一部分)。荷尔斯泰因公国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公国,为神圣罗马帝国所属最北方的一个州国,它的领土位于今天德国北部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荷尔斯泰因公国在年诞生,当时的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一世同时也是荷尔斯泰因伯爵领地的领主,在他的请求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三世将这个伯爵领地提升为一个公国,而克里斯蒂安一世也就成为这个公国的第一位公爵。在0年克里斯蒂安一世就已经在一个条约中规定荷尔斯泰因与石勒苏益格是不可分割的,虽然如此这两个公国的从属并不一样,石勒苏益格是丹麦的领地,而荷尔斯泰因则是神圣罗马帝国的领地。从年至年以及年至年,公国领土两度被奥尔登堡王朝的不同支系所分割,其中最著名的是荷尔斯泰因-格吕克施塔特家族(丹麦王室)及荷尔斯泰因-戈托普家族,公国一直延续至第二次石勒苏益格战争之后才在年被普鲁士王国并吞。

(四)梅克伦堡-施特雷利茨大公国,是梅克伦堡-什未林的支系从年起神圣罗马帝国下一邦国。梅克伦堡的阿尔伯特和弟弟约翰被国王查理四世升为公爵。年,梅克伦堡领地被德意志帝国军队占领。年重新分出梅克伦堡-米罗、梅克伦堡-格拉波和梅克伦堡-施特雷利茨个公爵领地。年,梅克伦堡-米罗家族绝嗣后,该公爵领地被并入梅克伦堡-格拉波领地。后者最终于年成为梅克伦堡-什未林新族系。年最后形成梅克伦堡-什未林和梅克伦堡-施特雷利茨两个公爵领地,5年均升格为大公国。家族的祖先尼克洛特(年-年)是斯拉夫奥博德利部落联盟的一个酋长,他与进犯的萨克森人对抗着,在年的文德十字军征讨中被“狮心”亨利彻底击败。尼克洛特的儿子普里比斯拉夫臣服于亨利,在年他的父系家族成为梅克伦堡领主。0年亨利的孙子亨利五世和阿尔伯特七世再次瓜分公国,梅克伦堡-居斯特罗建立,该公国在年被梅克伦堡-什未林公爵阿道夫·弗雷德里克一世继承。在年的第二次分割中,他将居斯特罗给了弟弟约翰·阿尔伯特二世。年,两人都因为在三十年战争中支持丹麦国王克里斯丁四世而被阿尔布雷希特·冯·华伦斯坦废黜了,但是三年后瑞典帝国又使他们复辟了。年约翰·阿尔伯特二世的儿子,梅克伦堡-居斯特罗公爵古斯塔夫·阿道夫无嗣去世,梅克伦堡再一次由梅克伦堡-什未林的弗雷德里克·威廉统一。

(五)年梅克伦堡领地被德意志帝国军队占领,年重新分出梅克伦堡-米罗、梅克伦堡-格拉波和梅克伦堡-施特雷利茨个公爵领地。年梅克伦堡-米罗家族绝嗣后该公爵领地被并入梅克伦堡-格拉波领地,后者最终于年成为梅克伦堡-什未林新族系。年最后形成梅克伦堡-什未林和梅克伦堡-施特雷利茨两个公爵领地,5年均升格为大公国。梅克伦堡-施特雷利茨大公国首府设在齐尔克尔湖畔的施特雷利茨,此后梅克伦堡—施特雷利茨公国开始与欧洲各君主国广泛建立联系,英王乔治三世的王后夏洛特即该公国的公主。年2月大公阿道夫·弗里德里希四世去世后该公国由梅克伦堡-什未林大公弗里德里希·弗朗茨四世摄政,直至同年11月君主制被推翻,后为北德意志联盟的一部分。年又成为德意志帝国的州,年两个梅克伦堡州再次合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原梅克伦堡的大部分地区与前波美拉尼亚组成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州,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一部分,首府什未林。梅克伦堡在君主制被废黜后梅克伦堡-施特雷利茨族系依然存在,原大公格奥尔格的长孙格奥尔格·鲍德温成为大公继承人,称梅克伦堡公爵。该公国年1月-10月26日间独立发行邮票,货币为泰勒金币,1T=0克罗钦银币=48先令。年起使用北德意志联盟邮票,货币为德国马克。

(六)年王朝被推翻后梅克伦堡-施特雷利茨成为一个自由州,这是它首次真正获得政治自主权,它作为德意志帝国内的一个“独立自由的州”(年5月2日州宪法第一条)。但是作为德国最小的州之一它无法在财政上独立,6年国库就空虚了。一开始州政府试图在莱比锡的帝国法庭上取得与梅克伦堡-什未林统一,但是没有成功。年加入普鲁士的打算也因为政治上的反对而破产,年1月1日在纳粹党的压力下两个梅克伦堡合并,此后不久州就被取消。梅克伦堡-施特雷利茨的中心部分斯塔加德领地于年被改为斯塔加德县,它一直保存到年东德行政区划改革,原来西北部的地域也被设立为县。年新成立的梅克伦堡-施特雷利茨县虽然使用这个老名字,有一段时间甚至使用过去自由州的符号和徽章,但是它只包括原来自由州中心地区71%的面积,也不是原来自由州的法律继承人。年12月16日布吕歇尔生于罗斯托克附近的托伊藤温克尔(是罗斯托克的一个区),是家中第九个孩子。年在短期求学中不甚用心的布吕歇尔违背父母的意愿,与兄长一起投奔瑞典军队,在七年战争中作为一名胡萨尔轻骑兵参与对普鲁士作战。年布吕歇尔被普鲁士的贝灵胡萨尔轻骑兵团俘虏,指挥官贝灵上校是布吕歇尔的亲戚,遂说服他为普鲁士效力,担任贝灵的副官。此后布吕歇尔在战斗中表现英勇,于1年由从旗手(候补骑兵军官)升至上尉。在战场上布吕歇尔是一个极其勇猛的战士,杀起敌来特别地忘我,但在生活中却是一个特放荡的浪子。酗酒、嗜烟、好色、恋赌,举止粗鲁,胡言乱语。他的战友们和敌人们在承认他军事才能的同时,也认定他的脑子确实不正常。

(七)这号人在当时的普鲁士军队中是混不下去的,因为腓特烈大帝是个喜好文学哲学和音乐的文化人,所以他也要求他的军官们要有高素质,最起码得有点“绅士”风度,不能给他丢人。而布吕歇尔诸多没素质的行为注定他在大帝的军队中吃不开,虽然他很勇猛。由于长时间没被提升让布吕歇尔很郁闷,年初由于袒护一名与2年波兰暴动有牵连的牧师而未被考虑晋升为少校和骑兵中队长的布吕歇尔愤然提出辞职,腓特烈大帝用一句:“冯·布吕歇尔上尉可以滚蛋。”同意布吕歇尔的请求。很快布吕歇尔就对此次鲁莽行动感到后悔,并在这之后多次请求重返军队,但均被腓特烈大帝拒绝。年6月布吕歇尔与卡罗琳·阿玛丽·冯·梅灵结婚,在波莫瑞开始十五年的经营田庄生活,后来有了七个孩子,还于年在施塔加特被选为当地共济会(共济会团体是资本家的一个共同体联盟,共济会是西方国家政府和政党高层的幕后主要操控势力,共济会的长远战略目标是建立大一统的世界政府或世界联邦政府)分会的成员。年腓特烈大帝逝世,其侄腓特烈·威廉二世即位,布吕歇尔被重新起用并授以少校军衔,回到他原来所在的轻骑兵团。同年布吕歇尔参加远征荷兰的军事行动,年升为中校,年获表功勋章,0年升为上校。4年布吕歇尔率队在吉尔维勒与法军交战取胜,缴获六门火炮,凭此战功升为少将。9年布吕歇尔加入哈瑙的共济会分会,年布吕歇尔升为中将,加入埃梅里希的共济会分会,他的两个儿子和九名下属也一同入会。年他为普鲁士占领埃尔富特和米尔豪森,并于年至年任明斯特共济会分会的主席。

(八)年第四次反法同盟结成,担任新设置的威斯特法伦省的军事长官的布吕歇尔率军与布伦瑞克公爵卡尔·威廉·斐迪南在图林根汇合,发起耶拿战役中的第一场骑兵攻势,结果落败。原因是布吕歇尔过于急躁,在炮兵和步兵还未建好工事之前就去进攻精力充沛的战斗力很强的法国步兵。在溃退中布吕歇尔临时接管保护国王的二百人禁卫骑兵中队,随后布吕歇尔又集结部分被击退的普军,和沙恩霍斯特一起把4门重炮转移到安全的地方,两人的友谊就是在这时开始的。布吕歇尔任命沙恩霍斯特为参谋长,共同制订作战计划,他们打算用本部人马吸引法军的注意,从而让普鲁士有机会拉起新队伍再次进攻法军。事实上法军分三路追击,指挥官分别是贝尔纳多特元帅(后来成为瑞典国王,称卡尔十四世·约翰)、苏尔特元帅和缪拉元帅,追击布吕歇尔部的只是贝尔纳多特部。尽管给养不足以及急行军(20天行进公里)造成大幅减员,但布吕歇尔部还是暂且甩掉追兵,并和魏玛公爵的队伍在米里茨湖东岸汇合,兵力从1万人增加到2.1万人。在此期间布吕歇尔拒绝贝尔纳多特的两次劝降,但是形势相当严峻,仅在施特雷利茨附近布吕歇尔部就因作战和饥饿损失人。自由帝国直辖市吕贝克是布吕歇尔部的下一个目的地,这座中立城市并无武装,普军于11月5日用斧头在紧闭的城门上劈开入口。法军则于11月6日抵达,在贝尔纳多特的指挥下开始攻城。在防守中普军与沙恩霍斯特的命令相违,试图把城墙外的大炮撤入城内,法军趁机夺取敞开的城门。经过血腥的巷战后法军控制吕贝克,俘获大批普军,其中包括沙恩霍斯特和受重伤的约尔克。布吕歇尔率人逃脱,经施瓦尔陶撤往拉特考,将指挥部设在当地的牧师驻所。

(九)普军让这个村庄异常混乱,燕麦、干草、红苜蓿和面包以及各种东西都被征用,教堂也被砸开当作马厩。随后赶来的法军炮兵在一片灌木林中布阵,准备轰击拉特考,这时布吕歇尔听闻特拉维明德落入法军之手,便决定为了拉特考村和施罗特尔牧师的利益接受贝尔纳多特的第三次劝降。但提出附加条件,一条要求宣称他是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投降,另一条要求法军向普军致敬。贝尔纳多特起初不愿同意附加条件,无奈布吕歇尔不为其它方案打动,只好作出让步。战事结束后法军沿着欧丁至吕贝克的道路列队向经过的普军战俘致敬,拉特考有一棵橡树立于这条路旁,后称为布吕歇尔橡树。布吕歇尔没有像他的士兵一样被缴械,因为出于个人敬意的贝尔纳多特取消转交军刀的受降仪式。在被关押期间布吕歇尔被给与较大的活动自由,拿破仑也曾想结识他。年布吕歇尔获释,作为交换时反法同盟一方释放维克多将军。同年布吕歇尔出任波莫瑞和诺伊马克的总督,年又成为骑兵上将。布吕歇尔强烈要求展开对法解放战争并致力于普鲁士军队改革,因此成为此时已正式与法国结盟的普鲁士王廷所不受欢迎的人。2年由于不被允许的预备役军队的秘密训练一事被法国间谍发现,布吕歇尔又一次离开军队,隐逸于西里西亚的昆岑村。年普鲁士重新对法宣战,布吕歇尔被召回,率领普军参加吕岑之战和包岑战役。残酷的消耗战使得人力短缺的法军大感吃不消,为奖励他的勇敢善战让4万普军和5万俄军整编为西里西亚军团,布吕歇尔任军团总司令,格奈森瑙和穆弗灵任参谋。

(十)在8月26日的卡茨巴赫战役中布吕歇尔率军歼灭法国元帅麦克唐纳德的队伍,9月18日布吕歇尔在包岑的共济会分会发表讲话,表达他作为军人对战争中苦难民众的同情以及对共济会组织的信赖。10月9日布吕歇尔将司令部迁到莱比锡附近的保赫,于10月16日在穆科恩击败法国元帅马尔蒙特,这次胜利对莱比锡各民族大会战的战局有重大影响,在此期间晋升为元帅的布吕歇尔积极主张将战事推向法国本土。12月西里西亚军团在莱茵河右岸集结,队伍从曼海姆延伸到诺伊维德,布吕歇尔所在的军团中心(包括约克部和朗格隆部)驻扎在陶努斯山区的考布一带。翌年1月1日先锋和第一批部队乘轻舟渡河,俄国工兵则为后续部队搭建浮桥。2月1日布吕歇尔在拉洛提埃尔附近战胜拿破仑,然而不久又在其它地点败给拿破仑。布吕歇尔并不气馁,于月9日在劳恩取得重大胜利,率军与从比利时赶来的比洛部一同开往巴黎。月1日巴黎在塔列朗的阴谋下开城投降,数日后拿破仑退位。6月日布吕歇尔被封为瓦尔施塔特侯爵,领地在科里布洛维茨。6月6日布吕歇尔应邀访问伦敦,受到热烈欢迎。返回普鲁士后布吕歇尔因为患有极度的忧郁症和轻度的精神分裂症,决定在领地养老。但不久便因为拿破仑的复出,72岁的老将再次披挂上阵。5年6月14日拿破仑率12万大军进入比利时,打算先收拾布吕歇尔再收拾威灵顿。不料此时意外发生,拿破仑麾下的布尔蒙将军突然叛变,这对布吕歇尔来说真乃天大的好事。不过老元帅一向看不起这样的叛徒败类,他拒绝接受布尔蒙将军。

(十一)在5年6月16日的里格尼战役中布吕歇尔统帅15万普军大败,损失2万兵力并被打下战马失去知觉。在他昏迷的4个小时中参谋长格奈森瑙重整队伍,并甩掉法军格鲁希元帅的追兵,两天后及时出现于滑铁卢战役中给拿破仑的法军沉重一击。战役结束后威灵顿公爵率领的联军已相当疲惫,于是由格奈瑟瑙带领普军追击败退的法军,不久拿破仑再次退位。同年布吕歇尔获得一枚为他特制的大铁十字勋章,即布吕歇尔星芒大铁十字勋章,翌年又被评为柏林和罗斯托克的名誉市民。此后布吕歇尔在领地安度晚年,其间常去卡尔斯巴特疗养,9年9月12日布吕歇尔去世。星芒大铁十字勋章由一枚一级铁十字勋章镶嵌在一枚星章中央构成,中央的一级铁十字勋章比标准一级铁十字勋章略大,长48mm。章体图案与同版一级铁十字勋章相同,星章由48条星芒构成,表面镀金,整体勋章显得异常华贵。星芒大铁十字勋章是普鲁士军队的最高军事荣誉,是铁十字勋章的一种,大铁十字勋章的特殊版本,其历史可追溯至铁十字勋章的第一次发行(即年版铁十字勋章)的滑铁卢战役时期。为表彰布吕歇尔元帅在战争中的功勋,普王向他颁发一枚特殊的大铁十字勋章,即星芒大铁十字勋章,不过这枚勋章常常被称做“布吕歇尔之星”。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皇威廉二世重设铁十字勋章。此版铁十字勋章也设立星芒大铁十字勋章,它被授予兴登堡元帅,被称为“兴登堡之星”。年9月1日第三帝国元首阿道夫·希特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再次重设铁十字勋章,并制造版星芒大铁十字勋章样品,但未正式颁发。

六、腓特烈·威廉四世

人物生平

(一)腓特烈·威廉四世(5年10月15日~年1月2日)是腓特烈·威廉三世之子,他的导师主要是一些富有经验的文官。他少年时曾在4年参加解放战争对抗拿破仑的军队,虽然缺少军人的素质,但他的战争经历却对他在政治上的成熟和智力的发展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他始终是一个浪漫主义的门徒,对建筑学及风景园林颇有兴趣,是当时著名建筑家卡尔·弗里德里希·申克尔的老主顾。他在年与巴伐利亚公主伊丽莎白·卢多维卡婚,二人没有子女。在他做王储的时候内心充满浪漫、保守的信念,他所结交和尊敬的中就有许多保守派哲学家、文人和政治家,他认为自由主义意味着革命,他坚决反对19世纪的政治理念以及法国大革命的遗产。年他即位后使人们大失所望,因为他完全不愿满足自由派的立宪要求。年他只允许建立三级会议的联合委员会,年经过长期拖延之后召集联合会议,但这一会议仅有权批准赋税和债务,而无权定期举行会议。年月年革命爆发,这位国王茫然不知所措,想以军队镇压革命,但阻止不住柏林的巷战,于是假意向革命投降。他自任政府元首组成一个自由主义政府,并召开国民议会和下令草拟普鲁士王国宪法。但是腓特烈·威廉四世在后来确定自己的地位稳固后就命令他的叔父勃兰登堡伯爵为首相,将议会迁出柏林,然后命令军队包围议会并在12月将其解散。

(二)虽然如此但他仍然支持统一运动,并以比利时宪法为蓝本推行温和的立宪政策,于是在年4月日法兰克福国民议会邀请他出任统一德国的皇帝,然而却被他拒绝。腓特烈·威廉四世认为自己不能接受拾取在沟渠上的皇冠,结果令议会被迫解散。他尝试成立爱尔福特联盟议会,企图统一德国而排除奥地利于统一德国之外。爱尔福特联盟议会是以普鲁士为首的德意志国家联盟议会,德意志年革命迫使德意志邦联解体,年月20日在普鲁士策划下以三王同盟为基础,德意志各邦代表在爱尔福特圣马丁教堂召开会议制定宪法,规定普鲁士国王是联盟的最高统帅,拥有执行权和否决联盟议会各项决议的权力。不久遭到奥地利帝国的坚决反对,在俄皇尼古拉一世的压力下萨克森、汉诺威等邦相继退出议会。4月29日议会被迫解散,三王同盟亦告瓦解。5月德意志邦联恢复,然而基于奥地利帝国的强烈反对,普鲁士被迫放弃计划,在年11月29日签署奥尔米茨条约向奥地利投降。奥尔米茨条约是在有普鲁士与奥地利签订的条约,基于奥尔米茨(今捷克奥洛穆克)会议的结果,这事件被称为奥尔米茨之耻,因为普鲁士被迫向奥地利称臣。条约签订源于两国争夺德意志邦联的领导权,奥地利帝国一直支配邦联,但邦联在年革命后瓦解。腓特烈·威廉四世不甘受制于奥地利帝国,遂于年成立由普鲁士领导的埃尔福特联盟,以期统一德意志邦国。

(三)黑森选帝侯与臣民争执,奥地利首相施瓦岑贝格借机进一步孤立普鲁士,奥地利与其盟军进驻黑森。年11月8日普军几乎与奥军盟友巴伐利亚在Bronzell开战,在10月时俄国的尼古拉一世在华沙与奥地利帝国达成协议,间接鼓励奥地利帝国去对付普鲁士。普王自知势孤力弱,惟有与奥地利帝国妥协,以免引起战争自削实力。根据条约普鲁士放弃领导邦国、统一德意志的计划,德意志邦联重新成立。普鲁士向奥地利帝国称臣并同意撤军,又与邦联议会合作,干预黑森与荷尔斯泰因的问题,也答应取消爱尔福特联盟。虽然普国有感受辱,但能保住实力谋求革新。普鲁士早前成立关税同盟大力促进经济发展,加上后来俾斯麦的改革让普鲁士最终统一德意志。黑森选侯国在年莱茵邦联成立后被拿破仑提升为选侯国,黑森-卡塞尔领地伯爵威廉一世被提升为黑森选侯,但年被拿破仑并入威斯特法伦王国,4年选侯国复辟。5年维也纳会议后成为德意志邦联的诸侯国,年黑森选侯国爆发激烈的革命。威廉二世被迫召开议会,年1月5日一部新的、适合当时特别激进的年代的宪法诞生。

(四)年的普奥战争中黑森站在奥地利一边,战争的结果是奥地利联盟的失败,黑森选侯国与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汉诺威、拿骚及法兰克福一起被普鲁士吞并。黑森选侯国自年建立,经历年至年短暂的被兼并,至年灭亡,间断统治56年。虽然腓特烈·威廉四世反对民主的国民议会,但却没有恢复官僚统治。他成立一个新的宪法,设置两会制的议会,由贵族代表上议院,下议院则由民选产生。下议院由所有纳税人选出,但选举资格则基于缴税额,所以不能实现普选。宪法容许国王任命部长的权力,并重建保守的地方议会与州份议会,也保证国王能操纵军队与官僚。这种制度比以前更为自由,但始终是一种保守制度,让国王、贵族与军队阶层掌握大权,这种宪法一直到年普鲁士王国被废除后宣告结束。腓特烈·威廉四世在位的最后几年是一个反动时期,他竭力消除年革命的痕迹。年腓特烈·威廉被中风影响,身体局部瘫痪并患上精神病。从年开始他的弟弟炮弹亲王威廉出任摄政王,直到兄长在年去世。后来摄政王威廉即位,成为德意志帝国皇帝威廉一世,在后世尊称其为威廉大帝。

拉萨尔主义

(一)拉萨尔主义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德国工人运动中的机会主义错误思想,鼓吹国家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体。直接的普选权是工人阶级的政治基本原则,是改善工人阶级物质生活状况的唯一手段。认为无产阶级只要通过和平的合法的斗争争得普选权,就可以把君主专制国家变为自由的人民国家,否认无产阶级进行经济和政治斗争的必要性。拉萨尔(――)是德国早期工人运动活动家,机会主义代表人物之一,全德工人联合会创始人。全德工人联合会是德国工人阶级独立的政治组织,年5月2日由11个城市的工人代表在莱比锡建立,拉萨尔直接参加筹建工作并当选为第一任主席。经拉萨尔修订的联合会章程规定,联合会的主要组织原则是主席个人独裁,地方组织(公社)只能执行主席的决定,不享有任何权利。联合会的纲领仅限于争取普选权和合法的议会活动,反对阶级斗争,主张由国家帮助的合作社改善工人的生活,赞同在普鲁士领导下通过王朝战争实现全德统一。它的建立是德国工人阶级摆脱资产阶级影响,建立自己的独立政党的重要步骤,对于唤起人起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拉萨尔的机会主义严重阻碍它的发展。年9月被莱比锡警察当局查封,后迁往柏林活动。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影响,先进的德国工人逐渐抛弃拉萨尔主义。9年其部分成员建立德国社会民主工党(爱森纳赫派),年5月在广大会员的压力下联合会与爱森纳赫派合并为德国社会民主工党。

(二)年4月11日生于布雷斯劳(现弗罗茨瓦夫),年8月1日卒于瑞士日内瓦。在柏林大学攻读哲学、语言和历史,接受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年欧洲革命期间参加杜塞尔多夫民主派的革命活动,并与马克思、恩格斯结识。年出版的历史剧《弗兰茨·冯·济金根》反对通过自下而上的革命道路统一德国,反映历史观。年月发表《给筹备莱比锡全德工人代表大会的中央委员会的公开答复》,提出一整套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工人政纲的基础。其要点是工人的贫困是由铁的工资规律(工资铁律是一条关于劳动市场的经济学定律,实物工资处于长期将永远倾向接近于仅可维持工人生活所需的最低工资额,因此这理论也称为工资的最低生存说)造成的,这个规律使工人的平均工资始终停留在一国人民为维持生存和繁殖后代、按照习惯所要求的必要的生活水平上。解放工人阶级的唯一道路,即废除铁的工资规律的唯一道路,是依靠国家帮助发展工人合作社,使工人获得全部劳动所得,而这只有通过普遍的直接的选举才能实现。年5月2日全德工人联合会成立,拉萨尔当选为联合会主席。为了求得普鲁士国家的帮助和实现普选,拉萨尔从0年5月起多次与俾斯麦密谈和通信,表示工人阶级本能地感到自己倾向于独裁,其威望逐渐下降。拉萨尔出身于德国犹太富商家庭,少年时代曾被称为神童,青年时代在柏林大学学习过黑格尔哲学,后来成为律师。他在欧洲年革命期间,投身于革命运动,为马克思所领导的《新莱茵报》工作过,并曾被捕入狱。

(三)在年2月至5月期间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四次以《拉萨尔》为标题,在《莱茵报》上公开发表文章声援过拉萨尔的斗争。革命失败后他继续从事律师工作,完成为哈茨费尔特伯爵夫人办理离婚案的工作,伸张正义,获取良好的名声。当沉寂一个时期的国际工人运动在六十代年初开始复苏的时候,拉萨尔积极参加德国工人运动,于2年和年先后发表《工人纲领》、《公开答复》等小册子。年5月担任当时最大的、最重要的德国工人组织――全德工人联合会的主席,而此时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正在远离德国的英国。拉萨尔主义曾被称为国家社会主义,它赖以存在的基础是德国的小市民为主体的社会结构。拉萨尔主义主张通过和平的合法斗争争得普选权,建立自由的人民国家,信奉超阶级的国家观,认为国家的根本职能是教育人民,主张由国家资助建立工人生产合作社。拉萨尔宣称存在铁的工资规律,拉萨尔对他的“铁的工资规律”作了表述:“这个在现今的关系之下,在劳动的供求的支配之下,决定着工资的铁的经济规律是这样的:平均工资始终停留在一国人民为维持生存和繁殖后代按照习惯所要求的必要的生活水平上。”这个规律的基础是一种陈腐不堪的经济学观点,即工人平均只能得到最低的工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按照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工人总是过多(这就是拉萨尔的论据)。

(四)拉萨尔主义的一个特点就是讲到社会主义时强调国家应该制定政策,保证平等的权利和公平的分配,使工人获得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拉萨尔派主张在未来社会里应该公平地分配劳动所得,即劳动所得应当不折不扣和按照平等的权利属于社会一切成员。拉萨尔诬蔑农民是反动的一帮,反对工人和农民结成联盟。拉萨尔暗中与俾斯麦勾结,支持其铁血政策(铁血政策是指普鲁士首相俾斯麦于2年提出的通过王朝战争实现德意志统一的政策,其中“铁”指武器,“血”指战争),并秘密领取津贴,出卖德国工人运动。拉萨尔主义的基本信条、经济学原则和社会主义观点,在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的纲领(哥达纲领)中得到充分体现。例如要求实现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和“公平的分配;认为工人阶级以外的其他一切阶级只组成反动的一帮;提出所谓铁的工资规律;主张对生产合作社实行国家帮助;建立自由国家以及现代国家和现代社会;鼓吹诸如普选权、直接立法、人民权利、国民军、民主共和国等之类的民主主义的陈词滥调;提倡平等的国民教育、科学自由、信仰自由;争取正常工作日和限制妇女劳动和禁止儿童劳动等等。所有这些主张和观点基本上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和科学社会主义毫不相干,在政治上是错误的和有害的,因而受到马克思的严厉批判(《哥达纲领批判》)。

(五)拉萨尔所期望的国家帮助不是来自于工人执政的民主共和国,而是来自于普鲁士政府,这无疑是错误的。为了笼络工人打击自由主义,普鲁士政府实行一些提高工人福利的待遇的政策,但如果因此而与普鲁士政府结盟就等于巩固专制统治。尽管拉萨尔提出要实现普选权,但是普鲁士政府不可能做出太多的让步。铁的工资规律的理论不过是对马尔萨斯理论的抄袭,马克思用深厚的政治经济学学识指出影响工资水平的因素是众多的,影响工资的规律不仅不是铁的,而且是富有弹性的。工人通过斗争是能够提高自己的待遇的,工人应该不放弃任何的斗争手段,包括和平合法斗争的形式。马克思着重批判公平的分配和平等的权利,马克思用提问的方式阐述自己的观点,他说:“什么是‘公平的’分配呢?难道资产者不是断言今天的分配是公平的吗?难道它事实上不是现今的生产方式基础上唯一公平的分配吗?难道经济关系是由法的概念来调节而不是相反,从经济关系中产生出法的关系吗?难道各种社会主义宗派分子关于公平的分配不是也有各种极不相同的观念吗?”后世的历史学家发现拉萨尔写给俾斯麦的书信,表明拉萨尔和普鲁士政府确实达成秘密的交易。马克思指出对于当时的德国来说最首要的任务是推翻专制制度,只要德国资产阶级愿意推翻普鲁士的专制制度,无产阶级就要与他们一起进行民主斗争。尽管无产阶级不可能因此获得政权,却能为社会主义的实现奠定社会基础。

(六)拉萨尔对于政治经济学也缺乏深入研究,尽管马克思多次向他解释过自己的理论,并请他帮助出版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但他始终不能理解马克思在五十年代末所完成的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不懂剩余价值规律和工资规律,只是谈论货币是价值的符号,这类流行过多年的一些简单常识。拉萨尔的社会主义没有达到科学社会主义的水准,显得简单、粗俗。他的斗争策略虽然强调现实主义,但又常常是同机会主义联系在一起的,以致迷恋于合法手段。过分相信当时的“铁血宰相”俾斯麦,险些将工人运动引向歧途。在2年马克思当面批评拉萨尔提出的依靠国家帮助工人建立合作社的策略之后,二人之间的矛盾便极其尖锐起来,其间又交织着马克思向拉萨尔借债”和马克思要求拉萨尔帮助出版《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所引起的个人纠纷。马克思认为拉萨尔已无可救药,以致断绝来往。拉萨尔逝世后恩格斯在书信中写道:“若不是拉萨尔过早去世,那么必将看到拉萨尔背叛无产阶级的一天。”马克思也指出拉萨尔的全部社会主义在于辱骂资本家,而向落后的普鲁士容克献媚,是一种地道的普鲁士王国政府的社会主义。年马克思又抱病针对爱森纳赫派与拉萨尔派为合并后成立的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起草的,浸透拉萨尔主义的《〈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纲领〉草案》写下《德国工人党纲领批注》(即《哥达纲领批判》)的主体内容,给予拉萨尔主义严厉、坚决且全面、具体的批驳。

(七)爱森纳赫派亦称德国社会民主工党,是9年8月德国工人运动中的先进分子在威廉·李卜克内西和倍倍尔领导下于爱森纳赫市建立的德国工人阶级政党,故名爱森纳赫派。该派原是年成立的全德工人联合会中的左派,同拉萨尔派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并于7年退出全德工人联合会,积极参加第一国际的革命活动。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指导、教育和帮助下基本上执行马克思主义路线,拥护第一国际的基本原则,主张自下而上地革命,推翻贵族地主阶级的反动统治,实现德国统一。普法战争和巴黎公社期间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并在国内积极为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斗争,推动工人运动的发展,在工人群众中有很大影响。拉萨尔派即全德工人联合会,德国工人政治组织。年5月由11个城市的工人代表在莱比锡建立,拉萨尔当选为首任主席,故亦称拉萨尔派。该联合会设立理事会,通过拉萨尔起草的章程规定严格的纪律,主席有独裁权。信奉拉萨尔主义,反对马克思主义,把斗争局限于争取普选权和议会活动,严重危害德国工人运动。赞同在普鲁士领导下通过王朝战争实现德意志的统一,机关报为《社会民主党人报》,年同德国社会民主工党(爱森纳赫派)合并为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年改名为“德国社会民主党”)。

(八)德国社会民主工党是德国第一个工人阶级政党,9年8月7日至9日在爱森纳赫召开的全德社会民主党工人代表大会上宣告成立,建党初期党员人数1万余人。其纲领在主要问题上接受马克思主义观点,但在某些方面还受拉萨尔思想的影响。参加第一国际后在马克思、恩格斯帮助下与拉萨尔派开展尖锐斗争,主张通过自下而上的革命道路,推翻容克地主阶级的统治,实现德意志统一。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支持巴黎公社。年5月在哥达召开的代表大会上与拉萨尔派合并为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年改名为德国社会民主党。德国社会民主工党是德国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民族国家范围内的无产阶级政党,9年8月7日至9日在爱森纳赫市成立,故又有“爱森纳赫派”之称,以别于德国工人运动中的拉萨尔派。党的领导机构是一个5人委员会以及由11人组成的监察委员会,机关报为《民主周报》(同年10月改称《人民国家报》),党的纲领基本上按照国际工人协会的章程和纲领制定。党纲指出:私有制是工人阶级贫困的根源;政治斗争是经济解放的前提。党建立后即宣布自己是国际工人协会的一个支部。

(九)德国社会民主工党建立后积极引导工人参加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党的领导人还积极利用议会的讲坛作为斗争场所。年爆发普法战争,工党公开声明予以谴责,巴黎公社成立后工党即发表声明予以支持,因此党的领导人倍倍尔和威廉·李卜克内西在年被当局逮捕,并以图谋叛国罪判处两年监禁。工党的主张和行动很快在德国工人中获得广泛的支持,影响越来越大。年国会选举时工党有6人当选为议员,而拉萨尔派只有人当选。工党还得到第一国际及马克思、恩格斯的热情支持和帮助,统一后的德国政府对工人运动采取越来越严厉的镇压措施,面对现实时德国工人阶级希望爱森纳赫派与拉萨尔派合并来共同对敌。日益走下坡路的拉萨尔派也提议两派合并,马克思、恩格斯支持两派的合并,但主张在拉萨尔派放弃自己的错误观点时才能合并。但爱森纳赫派的领导人没有听从马克思、恩格斯的劝告,于年2月与拉萨尔派共同起草一个纲领草案,这个纲领具有明显的拉萨尔主义思想,年5月22—27日两派在哥达城举行合并大会,纲领被通过,并因之被称为《哥达纲领》。两派合并后成立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年改为德国社会民主党),在党的领导机构中拉萨尔派占了多数,对此马克思、恩格斯充分肯定统一的作用,但对爱森纳赫派在纲领和组织上的无原则让步进行严厉的批评。马克思为此写了《哥达纲领批判》一书,可惜没有引起德国党内的足够重视。

德国年革命

(一)德国年革命是德意志邦联地区在年发生的一系列旨在挑战现状的抗议和起义的总称,这场运动强调泛日耳曼主义,并反对在旧神圣罗马帝国地区内的9个邦国组成的德意志邦联的专制政治体制。泛日耳曼主义产生于19世纪末的德国容克地主和大资产阶级对外扩张的沙文主义思潮和运动,以使用德语或日耳曼语族语言的居民实现政治统一为目标的理论和主张,后来发展为反映德国大资产阶级和容克地主扩张野心的沙文主义思潮和运动。泛日耳曼主义又名大日耳曼主义、泛德意志主义,出现于19世纪60、70年代,开始只是提倡拥有日耳曼血统的民族应具有共同的“种族意识”,然后范围则缩小为致力于操德语居民和德语地区的政治联合并统一为一个国家。其范围包括中欧、东欧、尼德兰地区,甚至还包括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因此泛日耳曼主义具有明显的扩张主义性质。19世纪末叶起它从宣扬日耳曼民族至上发展成为极端沙文主义、极端帝国主义、极端反犹主义的反动运动,德国的泛日耳曼主义者多为上层资产阶级、官吏和上层知识分子,年组织日耳曼总同盟,年改组为泛日耳曼同盟(或译泛德意志同盟),该组织标榜“超党派”,实际是德国帝国主义的宣传工具。其成员不多,但影响较大,成立之初就在国内外建立27个分组织。泛日耳曼同盟即泛德意志协会,德国民族沙文主义团体。年成立,初名日耳曼总同盟,年改称现名。成员多为官僚、军官、工商业者、知识分子和神职人员,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和手段鼓吹泛德意志思想主张将所有日耳曼人居住地归并于德国,宣扬殖民扩张和战争政策,为德国谋取世界霸权。

(二)后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全国沙文主义团体的领导机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地位迅速下降,年解散。~年的同盟主席哈塞公开鼓吹德国向整个欧洲扩张,建立大德意志帝国。同盟的机关报《泛日耳曼报》炮制和宣“地缘政治”、生存空间论、人种优劣论、武力决定论等学说和理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该组织提出建立中欧帝国的纲领,攻击斯拉夫人和犹太人,对法西斯主义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年后泛日耳曼同盟积极进行反共产主义和反魏玛共和国的宣传,鼓吹建立民族专政,遏制外来的民族性。希特勒当政后泛日耳曼主义被用来推行第三帝国对外侵略和扩张的政策,5年纳粹德国战败后泛日耳曼主义的影响日趋衰落。经过三月革命后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被迫同意召开会议制定宪法、改组政府,5月18日在法兰克福召开全德国国民议会,即法兰克福议会。年月议会通过帝国宪法,但遭到腓特烈·威廉四世的普鲁士和奥地利帝国等各邦君主的拒绝。同年5月德意志西南各邦民众发动起义,掀起维护帝国宪法的斗争,结果失败。7月法兰克福国民议会瓦解,德国年革命结束。法兰克福议会是-年德国革命期间的全德制宪国民议会的别称,因年5月该会议在法兰克福召开,故名法兰克福议会。会议经过长历史期争论,通过帝国宪法决定建立统一的德意志帝国,把帝位授予普鲁士国王,为普鲁士、奥地利、巴伐利亚等各邦君主拒绝。年6月议会迁到斯图加特。7月为符腾堡军警驱散。

(三)19世纪初的拿破仑战争结束后德意志分裂情况日趋严重,这既是中世纪封建割据传统的继续,也来源于俄罗斯帝国和奥地利两国的一手操控。在俄奥的直接干预下德意志各邦政治上实行全面的封建复辟,成立的邦联的主要任务不是完成国家行政的职责,而是压制一切争取统一的努力。然而德意志民族的火焰已经点燃,德意志的各进步力量高举统一、立宪两面大旗,与封建势力进行斗争,统一已经势在必行。进入40年代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德意志工业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他们联手自由派,开展新的争取统一和自由的资产阶级运动。年欧洲爆发规模空前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而德意志恰处于革命的中心地带。德意志资产阶级领导这场革命,它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完成德意志的统一,而农民、工人也为自身的利益需求而投身于这场革命之中。2月到月革命取得阶段性胜利,在封建君主的妥协之下资产阶级议会取得政权。5月18日在法兰克福召开的全德国民议会,出席代表共人,出自德意志各地和各个社会阶层。然而这场原本预计有划时代意义的议会却异常混乱,在政治主张上议会四分五裂、莫衷一是,议会经过讨论勉强宣布成立帝国政府,并选举约翰大公担任帝国执政。一个新的全德统一的中央政府成立,但是这个政府完全是一个象征性产物,它既没有自己的军队,更没有办事官员。不仅德意志各邦君主对其冷眼相待,在国际上甚至没有一个国家承认这个政府。

(四)年月各地革命陆续被镇压,全德国民议会(即法兰克福议会)通过帝国宪法。然而普鲁士、奥地利这两个德意志的大邦拒绝承认该宪法,结果不仅法兰克福议会号召下的维护帝国宪法运动被镇压,就连它通过的法令也一概被撤销。法兰克福议会最终被君主强行驱散,维持分裂和君主专制的德意志联邦得以恢复。法兰克福议会的失败标志着德意志资产阶级及自由派的失败,证明他们不能担任统一德意志的历史重任,自由主义未能在年兴起,而取而代之的是信服权威、崇尚武力的民族主义。统一德意志的道路正等待着新的人物与新的举措,它就是后来的俾斯麦和普鲁士道路,俾斯麦在2年出任普鲁士首相后普鲁士以“铁血政策”最终完全统一德意志。年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逝世,腓特烈·威廉四世继位。腓特烈威廉四世颇同情自由主义,他放宽报章审查,而且不阻止自由主义的活动。在年他甚至召开一个国会,普鲁士各区议会均派出代表。但是国王拒绝给予该国会任何宪法上的权力,自由主义者因而失望地解散。翌年法国二月革命引发的革命风潮直卷整个欧洲,包括德意志各邦国及普鲁士。

(五)年底由于受到农业歉收和经济危机的影响,德意志各邦国到处掀起罢工浪潮和饥民暴动,革命有一触即发之势。巴黎二月革命胜利的消息传来,毗邻法国的西南各邦国——巴登、黑森、符腾堡、巴伐利亚等首先爆发革命。在城市中群众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反对封建专制政府,要求撤换反动内阁,制定宪法实行立宪制度。在农村中农民起来捣毁地主庄园,焚毁地契。在革命浪潮冲击下各邦国的反动内阁纷纷倒台,成立有资产阶级自由派参加的新政府。在西南各邦革命的影响下,月1日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工人、学生和市民举行反政府示威,“打倒梅特涅!”“宪政万岁!”等口号声响彻全城。示威迅速转变为武装起义,群众与政府军展开浴血战斗,首相梅特涅惊恐万分被迫辞职,乔装改扮逃出维也纳。面对这一形势时皇帝斐迪南被迫让步,宣布立即制定宪法,成立有资产阶级代表参加的新内阁,同意成立国民自卫军和由大学生组成的学生军等。不久颁布钦定宪法,宪法为皇帝规定很大的权力,随后颁布的选举法又规定高额财产资格限制,剥夺下层群众的选举权。群众对这样的宪政极为不满,决定将革命继续推向深入。由于5月14日政府下令解散学生军并封闭维也纳大学,激起5月15日和26日维也纳新的人民起义。起义的胜利迫使政府收回解散学生军的命令,宣布从维也纳撤军,并且答应召开立宪议会,重新制定宪法和修改选举法。

(六)梅特涅的垮台极大地鼓舞柏林人民,月18日革命群众包围王宫,要求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把军队撤出柏林。国王下令军队向群众开枪,激起武装起义,经过一昼夜激战打败政府军。腓特烈·威廉四世被迫下令停战,并宣布立即召开国民议会制定宪法、改组政府,释放政治犯和撤退城内驻军。月29日国王任命来因区的大资产阶级代表康普豪森组阁,参加内阁任部长的有容克的代表阿尔宁—鲍依森堡、贵族地主施维林、银行家汉塞曼以及资产阶级保守派代表、政客等等,这是一个资产阶级和容克妥协的政府。4月2日康普豪森召开会议提出制定宪法和选举法的问题,4月8日公布两级制的选举法,群众曾对这个选举法提出抗议,并决定在4月20日举行大示威。但是政府阻止这一行动,还在月底威廉四世就已将军队调回柏林,重新控制局势。正是在这样的气氛下5月22日新选出的国民议会正式开幕,在名议员中拥护王朝的占名,坚持革命的左翼议员占名,其余为中间派,在整体上资产阶级代表占优势。威廉四世在开幕式上发表演说,强调制定宪法必须与王室协调。康普豪森内阁向议会提交宪法草案,这是参考法国七月王朝的宪法和比利时宪法制定的,它规定普鲁士实行君主立宪制度,赋予国王很大的权力。当时群众对此深表不满,6月间柏林人民几次示威,并于14日与军警发生冲突,但遭到镇压。

(七)在议会中康普豪森政府因压制群众运动而遭到左派的攻击,又因主张立宪而受到右翼的反对陷于孤立,6月20日康普豪森提出辞职,内阁倒台。6月25日国王任命以奥尔斯瓦德为首的新内阁,6月26日新内阁发表宣言,表示要以赎买的方式废除农民的封建义务,改革司法制度和税收制度,组织对国家有益的公共工程,为失业工人提供工作等等。但同时也对群众的斗争进行压制,封闭革命俱乐部,取消学生团体,逮捕工人运动和民主派的领导人。自三月革命爆发以来德意志各邦国的革命取得一定的成就,到10月维也纳又掀起革命高潮,10月初为阻止奥地利政府从维也纳抽调军队去镇压匈牙利革命,维也纳的工人、学生和市民于6月再次举行起义。经过一天的战斗起义取得胜利,绞死军事大臣拉土尔,皇帝和皇室再度出逃。不久奥皇调集7万大军和门大炮强攻维也纳,起义军与强敌浴血奋战,终因寡不敌众而失利。11月1日维也纳陷落,起义遭到残酷镇压,随后奥皇任命新内阁,由贵族和资产阶级代表组成,议会被迁往摩拉维亚的一个偏僻的小城市克列麦尔日。12月2日即位的新皇帝弗兰茨·约瑟夫宣布要消除弊端和结束革命,他下令解散各民主组织和大学生军团。年月又颁布新宪法,规定奥地利为中央集权国家,大权完全由皇帝和大臣们掌握,颁布宪法天后议会被强行解散,至此奥地利又恢复封建专制的黑暗统治。

(八)在普鲁士中反动势力也日益嚣张,8月18日各地容克的代表在柏林召开各阶级私有财产保卫者大会,号召全国贵族都应维护容克的共同利益,这个会议被人们称为容克议会。容克势力还渗入军队,许多有共和倾向的军官被清洗。奥尔斯瓦德内阁无力阻止容克势力,民主派和广大群众则强烈要求内阁惩办反革命,软弱的内阁被迫于9月9日辞职。国王任命极为反动的勃兰登堡将军组阁,11月9日组成的新内阁要求议会体会。在国民议会表示抗议后内阁调来军队多次驱赶议员,同时封闭各革命俱乐部和进步报刊。12月5日国王正式下令解散议会,实现反革命政变,普鲁士革命以失败告终。在德意志革命中马克思、恩格斯进行大量的革命活动,法国二月革命胜利后巴黎成为欧洲革命的中心,大批德国、波兰、意大利的流亡者纷纷来到巴黎,掀起组织革命军团以打回故乡参加革命的热潮,马克思和恩格斯也从布鲁塞尔来到巴黎。在巴黎的他们帮助改组共产主义者同盟,组成以马克思为主席,有恩格斯参加的新的中央委员会。他们批评流行一时的组织革命军团,从外界强行输入革命的思潮,并把赞同自己观点的流亡者组织起来,准备回国参加革命。为此他们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拟定参加德意志革命的斗争纲领(即《共产党在德国的要求》),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基本任务,是建立一个统一、不可分割、民主的德意志共和国,要实现这个任务就必须彻底消灭封建专制制度。

(九)共产主义者同盟于年6月在伦敦成立,是第一个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国际无产阶级的政党,在年科隆共产党人审判案后被正式解散。共产主义者同盟是第一个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国际无产阶级的政党,在对正义者同盟进行根本改造的基础上建立。正义者同盟是19世纪0年代成立的德国工人和手工业者的秘密革命组织,年初正义者同盟派约瑟夫·莫尔邀请马克思、恩格斯加入并决定按他们的主张改组同盟。正义者同盟是侨居法国的德国政治流亡者、工人和手工业者于年在巴黎建立的国际性的秘密革命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前身,18年在巴黎的德国工人成立具有共和民主主义倾向的第一个秘密组织人民同盟,在其基础上年建立流亡者同盟,成员发展到几百人。年流亡者同盟的部分激进的成员分裂出来组成正义者同盟,宗旨是以少数人的密谋活动建立财产公有的新社会。同盟参加布朗基主义组织四季社发动的年5月12日巴黎起义,失败后其领导人卡尔·沙佩尔和海因里希·鲍威尔先后被捕监禁、驱逐出境。他们到伦敦与约瑟夫·莫尔一起重新恢复同盟组织,并加入年2月成立的德意志工人教育协会(6年改称德意志工人共产主义教育协会),使之成为同盟的外围组织。在法国、瑞士和德国也恢复或重建同盟支部,此时同盟已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工人组织。

(十)同盟先后受到布朗基主义、魏特林空想共产主义(魏特林主义又称空想的平均共产主义,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的空想共产主义理论,以德意志工人运动活动家魏特林为主要代表。主张财产公有、社会平等,消灭私有制,建立一个人人参加劳动,平均领取生活必需品,和谐和自由、共有共享的民主共产主义家庭联盟)、蒲鲁东主义和真正社会主义思潮影响,在马克思、恩格斯帮助下逐步接受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年1月由约瑟夫·莫尔代表同盟专程到布鲁塞尔、巴黎邀请马克思、恩格斯参加同盟,帮助同盟起草宣言实现改组,马克思、恩格斯接受邀请参加同盟。年6月2~9日在伦敦举行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决定改名共产主义者同盟。年6月2日~9日在伦敦秘密举行第一次代表大会,建立共产主义者同盟,拟定章程并用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国际主义口号代替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同年11月29日~12月8日在伦敦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审查并批准章程,明确规定同盟的目的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统治,消灭旧的以阶级对立为基础的资产阶级社会和建立无阶级、无私有制的新社会。大会委托马克思、恩格斯起草同盟纲领,产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宣言》刚发表在年革命风暴席卷欧洲,为适应斗争需要在年月初在巴黎建立以马克思为首的新的中央委员会,制定德国革命的政治纲领《共产党在德国的要求》,并组织盟员回德参加革命。马克思、恩格斯于4月回到德国,6月在科伦创办《新莱茵报》,该报成为当时条件下革命活动的指导中心。

(十)年秋同盟领导人在伦敦重新聚集,逐渐恢复活动。年月马克思、恩格斯起草《中央委员会告共产主义者同盟书》,提出建立独立的工人政党的任务。同年夏马克思、恩格斯重新分析形势,主张长期积蓄力量为新的革命高潮作准备,以维利希和沙佩尔为首的少数派则主张立即发动革命,9月终于导致同盟分裂。根据马克思的建议同盟的中央职权移交科伦区部委员会,年5月以后科隆共产党人审判案发生导致同盟组织被破坏,年11月17日同盟宣告解散。科隆审判亦称科隆共产党人案件,是普鲁士政府迫害工人运动领袖的事件。年设在科隆的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被普鲁士警察发现,11名盟员被捕。年10—11月科隆法庭对这些盟员进行审讯,并根据虚假文件与证词以叛国和阴谋罪判处其中7人至6年徒刑,马克思和恩格斯曾著文揭露反动当局的陷害。年4月初马克思、恩格斯和同盟的其他领导人回到普鲁士来因区的科隆,以此作为从事革命活动的基地,与此同时数以百计的德国流亡者也陆续返回自己的家乡参加革命。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德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这一基本前提,结合德国当时的实际情况,提出无产阶级必须高举民主主义旗帜,同民主派结成联盟的斗争策略。他们带头加入小资产阶级民主派的民主协会,同时号召各地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盟员采取同样的策略。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要实现《要求》提出的政纲,推动德国革命必须进行理论上的宣传,及时向革命者和广大群众分析形势。年6月1日由马克思、恩格斯主办的《新莱茵报》在科隆创刊,《新莱茵报》以鲜明的立场、犀利的笔锋和敏锐的洞察力,对当时欧洲各国(主要是德国)发生的重大事件都及时发表述评。

(十一)其中大部分文章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亲自写的,这些评论文章有力地声援和鼓舞德国和欧洲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新莱茵报》出版发行将近一年的时间里由于它坚决捍卫各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在人民群众中赢得很高的声望。尽管报纸的股东日益减少,但订户却越来越多,发行量最多时达份,成为当时欧洲最有影响的报纸之一。年春报纸将主要注意力转到维护帝国宪法的斗争之上,席卷德意志各邦国的三月革命风暴沉重打击封建势力,为实现德意志国家的统一创造有利条件。当时在各邦国初步掌握政权的资产阶级,纷纷提出成立全德国民议会,制定统一的宪法以建立统一的君主立宪制国家。根据原德意志邦联议会的提议,由各邦国代表组成的全德国民议会于年5月18日在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开幕,史称法兰克福议会,这是革命的重要成果之一。法兰克福议会共有代表57名,其中普鲁士占了名,奥地利为名,这两个大邦国实际控制议会,议会中大部分是拥护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和贵族代表,共和派与小资产阶级民主派的代表只占少数。多年来普鲁士与奥地利争夺在德意志的主宰地位的斗争在法兰克福议会中也表现出来,议会在如何实现国家统一的问题上明显分为两派。一派主张在奥地利皇帝领导下建立包括奥地利在内的德意志帝国,被称为大德意志派;另一派主张排除奥地利,建立由普鲁士国王领导的德意志帝国,被称为小德意志派。

(十二)在法兰克福议会里这两派进行争辩,在奥地利和普鲁士等国革命已经失败,旧的专制统治恢复之后法兰克福议会在经过反复辩论、勉强取得一致的情况下,于年月28日制定出一部统一的宪法(即《德意志帝国宪法》)。宪法规定建立统一的德意志帝国,中央政府掌管全国的军事和外交,各邦在帝国内保持其内政的独立自主权。立法权属于由联邦院和人民院组成的两院制帝国议会,帝国元首是世袭的皇帝,称德意志人的皇帝,由议会从德意志各邦国君主中选出。宪法规定取消贵族的等级特权和农奴制(要偿付赎金),全德实行统一的关税、贸易、货币和度量衡,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公民有人身、信仰、言论、集会和结社的自由等,这是一部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在德国历史学家常称为俾斯麦帝国宪法(,是德国历史上一部非常重要的宪法,标志着德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德意志帝国宪法》是在俾斯麦一手包办下由年编纂的《北德意志邦联宪法》修改而成,由多个单独的文件汇总而成,颁布于年4月16日,到年德国十一月革命帝制被推翻时为止。《德意志帝国宪法》保存很多封建残余,但是它的颁布是德国社会的一大进步,对德国及其它欧洲各国产生深远的影响。北德意志联邦宪法于7年4月16日由北德意志联邦制宪议会通过,7月1日生效。规定联邦内部的各邦在形式上保持独立,普鲁士国王为联邦元首和武装部队总司令,决定战争与和平。宣布、签发已经通过的法律,并任命联邦宰相;联邦宰相只对元首负责,不对议会负责。设联邦议会(下院)和联邦参议院(上院)两个机构,联邦议会议员由各邦通过普选产生,联邦参议院由各邦任命的代表组成。

(十三)总共四十三票,票数按各邦地位的重要性分配,普鲁士占全部四十三票中的十七票。联邦议会通过的法律须经联邦参议院的同意和联邦元首的批准才能生效,宪法巩固普鲁士在联邦中的统治地位。年11月根据南德各邦(巴伐利亚、巴登、符腾堡、黑森-达姆施塔特)加入联邦的条约作了修改,后成为《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基础。在通过宪法的同一天议会选举普鲁士国王威廉四世为帝国皇帝,4月初议会派代表团到柏林,向威廉四世呈送宪法和皇冠,但是已经恢复专制统治的威廉四世拒绝作自由主义的皇帝,他还向各邦发出拒绝承认宪法的通告。不久巴伐利亚、萨克森等邦的君主也效法普鲁士,公开拒绝承认宪法,未能当选皇帝的奥地利不仅拒绝宪法,而且宣布从议会召回自己的代表。德意志帝国宪法虽然没有提出推翻各邦国原统治者,但是它宣布实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取消贵族特权和农奴制度,保障公民的自由权利,体现资产阶级立国的基本原则,是根本改造整个德意志的资产阶级总纲领。它既是年德意志革命的重大成果,而且也符合德意志民族要求实现国家统一的愿望。因此德意志各邦君主对帝国宪法的抵制和拒绝,激起人民的强烈不满,他们迅速掀起维护帝国宪法的运动。运动从5月初萨克森首府德累斯顿人民起义开始,随后在普鲁士来因区的一些城市,巴伐利亚、巴登、普法尔茨等地先后爆发起义,有些地方还成立临时政府。这时德意志又出现新的革命形势,护宪运动是德意志各邦国人民保卫三月革命成果的斗争。维护帝国宪法运动简称护宪运动,是德意志人民维护法兰克福国民议会通过的《帝国宪法》的运动。年月28日法兰克福国民议会通过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性质的《帝国宪法》,遭到以普鲁士、奥地利、萨克森、巴伐利亚等大邦君主政府的拒绝。

(十四)5月4日法兰克福议会通过决议,号召各邦政府、立法机关以及全国人民承认宪法,议会中的温和民主派更号召以武力保卫宪法。5月日萨克森首府德累斯顿首揭义旗,9日失败。同时普鲁士莱茵省和威斯特伐利亚省的工业城市埃尔伯费尔德、伊瑟隆、杜塞尔多夫、佐林根等地也爆发护宪运动,人们组织民兵,成立安全委员会,并召开莱茵省各城市代表会议,号召大家拿起武器保卫宪法。遭到普鲁士政府军的进攻,双方展开街垒战。埃尔伯费尔德的起义曾得到恩格斯的指导,但因各地无产阶级尚不成熟,小资产阶级革命者缺乏与农民的联系,立场不够坚定,在同普鲁士政府妥协后起义宣告失败(5月16日)。此后护宪运动的中心为巴登和普法尔茨。7月2日最后一个起义据点拉施塔特陷落,护宪运动最终失败.德意志革命也至此告终。马克思、恩格斯和共产主义者同盟盟员以极大的革命热情支持并参加这场斗争,马克思、恩格斯在《新莱茵报》上发表评论,号召人民用革命暴力来对付反革命的恐怖,恩格斯还亲自组织和参加街垒战斗。当时由于右翼代表纷纷离开法兰克福议会,小资产阶级民主派已在议会中占有优势。马克思、恩格斯建议他们以法兰克福议会和临时政府的名义,公开号召武装起义,积极主动进攻,把起义扩展到全国;在起义地区立即废除封建义务,发动广大农民起来共同保卫革命成果,但是这些建议没有被采纳。6月18日法兰克福议会被反动军队解散,7月中旬各地的护宪运动先后被镇压。在镇压护宪运动中普鲁士军队起了主要作用,这就大大加强它在德意志境内的地位。随着护宪运动的被镇压,年德意志革命便以失败而告终,马克思和恩格斯先后离开德国流亡伦敦。

德国产业革命

(一)19世纪初期德国封建制度逐步解体,农奴制改革为创立近代工业企业提供货币资本和自由劳动力,行会制度的削弱使资本主义企业得到比较自由的发展,此外还从英国进口机器和招聘技工,这一切为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创造了较为有利的条件。到20年代工场手工业有了广泛发展,在纺织业中开始采用机器,但直到年德意志关税同盟建立,德国才进入产业革命时期。普鲁士农奴制改革指19世纪初由普鲁士首相施泰因(~)和哈登贝格(~2)自上而下进行的改革以及年普鲁士政府继续进行的改革,这些改革导致农奴制度的废除。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的影响下德国农民起义连续发生,资产阶级的不满日益增长,包括普鲁士在内的德国各邦诸侯和封建农奴主的统治受到强烈震撼。普鲁士政府为了稳定国内局势和利用农民去同拿破仑作战,以防止国家覆灭挽救大土地所有制,不得不实行一些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普鲁士农奴制改革是施泰因颁布十月敕令(即年10月9日公布的《关于放宽土地占有的条件限制和自由使用地产以及农村居民的人身关系》的敕令)开始的,法令规定从0年圣马丁节(11月11日)起废除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允许农民有自由支配财产、自由选择职业和决定婚事的权利,但这次改革仍极力维护地主的利益。

(二)领地裁判权没有取消,与土地占有相关联的一切封建义务仍被保留下来。法令还允许地主把拿破仑战争时期无主的农民土地攫为己有,同时可不管农民的意见,只要给予相应的代价便可占有农民原有的份地,把小块土地联合成大地产,这实际上是给地主侵占农民土地大开方便之门。由于施泰因在拿破仑的压力下于次年逃往俄国,他所开始的改革由后来的首相哈登贝格继续实行。1年9月14日哈登贝格公布《关于调整地主和农民之间关系的敕令》,对调整土地关系作出了规定。根据敕令农民可以用出让部分土地给地主的方式,来把所占用的土地转归自己所有,并解除劳役和其他常规地租等封建义务。具体条件是有世袭份地使用权的农民出让其土地的1/,无世袭份地使用权的农民则出让其土地的1/2,然后农民才能成为余下的土地的所有者。对割地部分经地主同意后农民也可用一次付款,或以后按期交实物地租或货币地租的办法取得所有权。施泰因曾许诺每个帮助德国从拿破仑控制下解放的农民都能成为自己份地的所有者,而割地的规定显然从施泰因的主张倒退,但即使是这种很有限的改革也遭到普鲁士封建贵族的强烈反对,并由于同拿破仑作战而未能实行。

(三)5年拿破仑失败后普鲁士贵族地主利用时机阻挠正在进行的农奴制改革,普鲁士政府于6年颁布皇家公告,对可以用金钱和土地赎免封建义务的农民的范围大加限制。公告规定只有至少拥有一辆双套马车,而且是两三代以来一直占有份地的农户,才能按1年的调整敕令赎免封建义务。而且森林、沼泽和牧场悉归领主所有,农民失去利用的权利。到1年普鲁士政府又颁布义务解除法、公有地分割法,重申只有富裕农民才能赎免封建义务,他们可以用支付25倍地租的办法来赎买自己的各种义务,并将农村公社的公有土地分割,变为私人所有。直到年革命为止普鲁士的农奴制改革仍是不彻底的,其范围也受到限制。6~年在普鲁士只有5万农户赎回封建义务,变成自己份地的所有者,而地主却在农民赎买封建义务的过程中得到万摩根的土地和万塔勒的现金。年的资产阶级革命虽然失败,但被革命吓得胆战心惊的普鲁士地主阶级却不得不继续实行自上而下的农奴制改革,以缓和农民的斗争。年月2日普鲁士政府颁布新的调整法,规定在地主土地占有制的基础上无偿地取消农民一些次要的封建义务,而同土地占有直接有关的主要封建义务。即各种强制劳役和地租,农民必须向地主赎买。

(四)农民的赎买办法有两种:或者交纳赎金,即向地主交纳相当于重要的封建义务,折算成的货币地租额的18倍的款项;或者出让土地,即以价格相当于赎金的土地让给地主。这样赎买封建义务的农民已不限于富裕农户,而扩展到大多数农户。~5年在普鲁士有1.万户大农和.4万户小农办完赎买封建义务的手续,当时曾设立土地银行专门办理缴纳赎金的业务。在这期间易北河以东的农民为了赎免封建义务割让给地主11.万摩根土地,缴纳赎金万塔勒,成千上万农民因而陷入破产境地。但通过这次改革普鲁士的农奴制终于被废除,普鲁士的农奴制改革对普鲁士,以至整个德国城乡资本主义的发展起过重要的作用。农民赎买封建义务共交纳9~10亿马克的赎金,加速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容克地主夺占更多土地,他们掌握的巨额赎金用作货币资本,在城乡从事资本主义经营。赎买封建义务的苛刻条件加速农民的分化,大批小农先后破产或者沦为雇农,或者补充到城市工业无产者的队伍中去,只有少数上升为富农。由于改革的不彻底,封建残余因素被大量保留下来。在普鲁士改革的影响下德国其他许多邦国也进行类似的农奴制改革,废除农奴制。以上情况决定农业中资本主义发展的普鲁士式道路在德国乡村的优势,也给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打下烙印。

(五)农业中资本主义发展的普鲁士式道路是农业中资本主义关系建立和发展的一种类型,它是封建地主经济逐渐过渡到资产阶级-地主经济,逐渐适应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保存着封建残余的改良道路。这种演进的道路在19世纪以来的德国最为典型,列宁称之为农业中资本主义发展的“普鲁士式道路”。普鲁士式道路具有几个特点:由贵族地主阶级通过自上而下地实行一系列的农业改革而实现;在长达大半个世纪的进程中农奴制地主庄园演变成资本主义农场,容克地主逐渐资产阶级化,广大农奴则变成贫农和雇工;容克地主土地所有制不是一下子被消灭掉,而是慢慢地适应资本主义,因此资本主义长时期保存着半封建的特征。普鲁士式道路是在普鲁士农奴制改革过程中形成的,19世纪初慑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拿破仑统治的压力,普鲁士贵族地主阶级即容克阶级被迫开始这种改革。改革没有触动容克的土地占有制,只宣布取消农奴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并规定他们可以赎买封建义务。年的资产阶级革命迫使农业改革加快步伐,赎买过程从而大大加速。容克地主阶级不仅攫取到巨额赎金,还乘机霸占更多土地。在此基础上容克地主逐渐按资产阶级经营方式改造自己的庄园,采用农业机器和化肥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积极扩大资本主义经营。

(六)在容克农场中雇农处于半农奴的地位,他们在经济上受资本主义和封建的双重剥削,政治上毫无权利,结社和罢耕遭到严格禁止。到19世纪70年代初普鲁士道路在德国大部分农村中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农村中资本主义关系的确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德国农业的发展。随着容克农场经营的不断改进,种植业和畜牧业扩大了,农产品加工业也兴旺起来。在19世纪中叶马铃薯和甜菜的收获量,即已居世界首位,马铃薯白酒畅销国外。普鲁士式道路的胜利和农奴制的瓦解,也为德国工业的发展创造一定的前提条件,巨额赎金部分转化为工业资本,大批破产农民成为自由的劳动力,容克农场扩大经营中日益增长的需要为工业品开拓销售市场。但是保存着半封建特征的普鲁士道路又给德国经济发展和政治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人数众多的半农奴式雇农的存在,妨碍着在农业中广泛采用新技术和农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他们的贫困处境限制国内市场的扩大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同农业中资本主义发展的美国式道路为特征的美国相比,19世纪中期的德国无论是农村中资本主义的进程,还是整个经济的发展都缓慢得多。此外大量封建残余的保留巩固容克地主阶级在国内的统治地位,容克地主同资产阶级的利益日趋一致,国内市场的狭小和扩大地产的贪欲使双方在政治经济上紧密勾结起来,加紧夺取国外市场和领土,从而把德国变成为特别富有侵略性的军国主义国家。

(七)德国产业革命也是从纺织工业开始的,到6年关税同盟各邦中已有1家纱厂和75万枚机械纺锭,普鲁士的毛纺业中也有机械纺锭45万枚,手工生产在整个纺织业中仍占统治地位。采煤和冶金业开始使用煤炭炼铁,建立使用焦煤的高炉和采用搅拌法炼铁等新技术,煤和铁产量都有很大增长。蒸汽机的采用也在增加,6年共有台(2.17万匹马力)。汽船航运和铁路建设也发展起来,4年第一艘汽轮在莱茵河上开航,接着建立几个航运公司。年修成纽伦堡至费尔伯特的第一条铁路(全长12公里),年全国铁路线达2公里。但在年革命前德国工业中工厂生产的比重还不大,工场手工业和小手工业仍占主要地位。年德国工厂工人近70万人,只相当于普鲁士一个邦手工业者和手工工场工人总数的一半,本国的机器制造业还未建立。德国仍为落后的农业国,其工业生产水平逊于法国,更远远落后于英国。年革命以后德国城乡封建残余进一步被削弱,关税同盟的影响日益增强。50~60年代轻工业和重工业都迅速增长,工业棉花消费量和机器织布机各增加几倍,工厂制度在棉纺织业中和缫丝方面已占统治地位,蒸汽机得到普遍应用。在国家资助下进行大规模的铁路建设,这刺激煤铁工业的技术革新和机器制造业的成长,煤矿中开始大量采用蒸汽机,黑色冶金方面广泛利用焦煤以及引进贝塞麦炼钢法和托马斯炼铁法等新技术。

(八)年机器制造厂的工人总数近10万,有些机器工厂的规模已不下于英国的同类工厂。~年德国的蒸汽机动力由26万匹马力增至万匹马力,煤产量由万吨增至万吨,生铁产量由21万吨增至19万吨,钢产量由吨增至17万吨,铁路线长度由公里增至公里。年德国境内先进地区已基本上完成产业革命,德国在世界工业总产量中的比重升到1.2%,从而超过法国进入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行列。直到普法战争时德国尚未实现国家的统一,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还存在着不少落后地区。年德国实现统一后资本主义工厂工业在德国全境得到普遍发展并取得统治地位,德国产业革命具有自己的特点:开始得较晚,但得以利用从英国进口的新机器和先进技术,因而加快工厂工业的发展;从轻工业开始,但能较早重视发展生产资料生产,改组工业结构,结果重工业跟着轻工业迅速发展起来;在普鲁士军国主义影响下重工业的发展与军火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普鲁士的传统影响较多,产业革命是在城市封建残余势力存在的条件下进行的,因此同一时期的工业增长不如美国发展迅速,德国产业革命的这些特点对以后德国经济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世界历史#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saoa.com/nsly/10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