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白灵苏孜阿甫片价格大概是多少 http://pf.39.net/bdfyy/bdfhl/140219/4340651.html

(温馨提示:本文约字,配图22幅,原创不易,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年9月5日,海战模拟网游《战舰世界》推出新版本《皇家意志》,英国战列舰线隆重登场。可是,对于英国舰船史略有了解的朋友在看到英战科技线时会有些懵,从3级柏勒罗丰级到7级英王乔治五世级都算正常,但从8级开始我们又看到了明斯克设计局的超凡创造力:大名鼎鼎的纳尔逊级被单独拉出作为7级金币船,大有圈钱之嫌疑,8级的位置被一艘据说基于英王乔治五世级早期方案设计的“君主”号占据,10级征服者级已经被网友证明是一个拼凑想象的产物。不过,9级狮级倒是确有其船。作为英国海军在二战前夕设计的新型快速战列舰,狮级拥有9门毫米舰炮的强悍火力和与英王乔治五世级相当的防护力及机动性,堪称英国战列舰设计的最后杰作。可叹的是由于战争爆发,狮级的建造被搁置,最终未能完成。

■海战网游《战舰世界》新版《皇家意志》的宣传画,展示了英系战列舰的科技线,其设置与史实有差异,未完成的狮级被设定为9级战列舰。

作茧自缚

年12月9日,就在《华盛顿条约》和《伦敦条约》即将到期,海军假日接近尾声之际,第二次伦敦海军会议召开,英美法日四国代表参加会议,而意大利因为入侵埃塞俄比亚而受到国联制裁,缺席会议。此时,各海军强国都在紧锣密鼓地展开新型战列舰的设计,实力已经从巅峰跌落的英国希望通过新的条约对新型主力舰的吨位和武备做出限制,以免自己再度卷入经济难以承受的军备竞赛,并制约对手的竞争。素来对《华盛顿条约》感到不满的日本于年1月15日退出会议,英美法三国于3月25日签署《第二次伦敦条约》,规定新型战列舰的标准排水量不超过吨,主炮口径不超过毫米。正处在实力上升期的美国不甘心受此限制,提出一项补充条款,如果截至年4月1日日本和意大利仍拒绝签署该条约,主炮口径上限将提升至毫米。

■年1月,退出第二次伦敦会议的日本代表团成员,左起第二位为全权代表永野修身海军大将,他在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担任海军军令部总长。

后来的事实表明,唯一受到《第二次伦敦条约》限制的仅有英国,正是基于这项条约英国完成了英王乔治五世级战列舰的设计,这型装备毫米舰炮的战列舰相比同期欧洲国家设计的配备毫米舰炮及美国装备毫米舰炮的新型战列舰略逊一筹,更是无法同日本秘密建造的配备毫米巨炮的大和级相比。称雄海洋百年的英国海军第一次在主力舰的性能对比上居于末流,不列颠海权的衰落可见一斑!到年初,日本拒不签约已成定局,于是补充条款自动生效,英国海军部指示造船局研究设计一型吨级、装备毫米舰炮的新型战列舰,与列强争雄。

■英国海军“英王乔治五世”号战列舰,为同级舰的首舰。英王乔治五世级是以《第二次伦敦条约》的限制为基准设计的,采用10门毫米舰炮,而同期其他强国的新型战列舰都配备毫米以上的重炮。

为了节省时间,造船局以英王乔治五世级为基础进行设计,其舰型、动力系统、防护结构及副炮武备都继承了前者的特点。在初期设计中,造船局计划装备8门毫米舰炮,并沿用英王乔治五世级的混装炮塔方式,安装2座三联装炮塔和1座双联装炮塔,后来为了增强火力,改为3座三联装炮塔共计9门主炮。设计的难点在于吨的排水量限制与主炮大幅增重之间的矛盾。计算表明,在保持与英王乔治五世级相当的航速、防护和副炮武备的情况下,装备毫米舰炮的新型战列舰吨位将达到吨。为了满足吨位限制,设计师们只能削减装甲并取消2座副炮。

■英王乔治五世级战列舰前主炮群的俯视照片,该级采用双联装炮塔与四联装炮塔混装。在狮级的初期设计中,造船局打算沿用这种炮塔混装布局。

英国人的吨位难题最终还是依靠美日两国才得到解决。年初,鉴于日本拒绝透露新造战列舰的任何信息,《第二次伦敦条约》的缔约国商议更改新型战列舰的吨位限制。英国希望将吨位上限限定在吨,但在美国的坚持下最终提高到吨。尽管如此,海军部还是决定将新型战列舰的标准排水量设定在吨,因为这是当时英国主要军港罗赛斯和朴茨茅斯的船坞所能容纳的最大船舶吨位。由于吨位限制放宽,使得设计得以继续推进,在动力、防护及武备上都较初期方案有所强化,最终设计方案在年12月15日得到海军部的批准,随即向社会招标。英国海军计划在年度、年度及年度的造舰计划中各建造2艘新型战列舰,总共6艘,首舰舰名继承自一战时期贝蒂中将的旗舰“狮”号战列巡洋舰,因此该级战列舰被统称为狮级。

体坚炮利

从某种程度上,狮级可以视为装备毫米舰炮的扩大型英王乔治五世级,在舰型、动力布局、防护结构等各方面与英王乔治五世级十分相似。根据年的设计方案,狮级战列舰全长.3米,舰宽32米,最大吃水10.2米,标准排水量为吨,满载排水量为吨,编制人员约为人。

■年设计方案中狮级战列舰的侧视及俯视线图,该级战舰在很大程度上参考了英王乔治五世级的设计,两者有很多相似之处。

狮级沿袭了英王乔治五世级的平甲板船型,由于英国海军要求A主炮塔必须具备在0度仰角向舰首正前方射击的能力,因此舰首干舷高度不足,在高海况情况下舰首上浪现象严重,对航行性能造成不利影响,这个弊端在英王乔治五世级的服役中已经得到证明。在舰型上,狮级与英王乔治五世级的一个显著不同是采用了方形舰尾,以提升高速航行时的推进效率,同时有助于控制舰体长度。狮级的上层建筑布局几乎完全照搬了英王乔治五世级,大型箱形舰桥、结构简单的三脚桅、两座直立式烟囱、航空设施和副炮武备的布置,处处都能看到英王乔治五世级的影子。上层建筑被舰体中部的航空甲板分隔为前后两部分,在航空甲板上垂直于舰体中心线安装一部弹射器,舰上可以携带4架水上飞机。

■网游《战舰世界》中的英系9级战列舰狮级的截图,由于该舰并未实际建成,我们现在只能通过游戏建模来了解该舰的外观特征,不过游戏制作者显然进行了修改,其桅杆是更现代化的样式,同时增加了大量防空武器。

狮级的动力系统基本上是英王乔治五世级的翻版,在舱室布置和机械配置上完全一致,采用交替式布局,只是功率有所强化。狮级采用4台帕森斯式单级减速蒸汽轮机,安装在4个轮机舱内,各自驱动一根推进轴,每台主机都包含高压轮机和低压轮机;在前后共4个锅炉舱内安装了8座海军部式三胀细管锅炉,为轮机提供动力;在应急状态下,位于不同舷侧的锅炉舱和轮机舱可以进行夹叉连接,以维持动力输出。狮级的主机输出功率为马力,设计航速为29.25节,在过载状态下可达马力,最高航速30节。狮级的燃油搭载量为吨,续航距离为海里/10节。狮级还装有6台千瓦涡轮发电机和2台千瓦柴油发电机,为全舰提供电压为伏的电力。

■狮级战列舰的内部舱室布局图,注意其动力舱的位置,BR为锅炉舱,Tu为轮机舱。

狮级的主要武器为9门45倍径毫米MkII型舰炮,安装在3座三联装炮塔内,采用前二后一布局,3座主炮塔由前至后分别被命名为A、B、Y炮塔。毫米MkII型舰炮是在纳尔逊级装备的MkI型舰炮的基础上改良的,在射速、射程和威力上均有所提升。MkII型舰炮的最大仰角为+40度,最大俯角为-3度,发射的穿甲弹重量为公斤,炮口初速米/秒,最大射程可达米。根据现存的资料,MkII型舰炮的穿甲弹可在米距离上击穿毫米舷侧装甲,在米距离上击穿毫米的水平装甲。MkII型舰炮在5度仰角下装填,射速可达2发/分,每门炮备弹发。

■纳尔逊级二号舰“罗德尼”号战列舰的毫米舰炮呈最大仰角状态。狮级战列舰采用的毫米MkII型舰炮以纳尔逊级的MkI型舰炮为基础改进而成。

■“罗德尼”号的主炮群进行射击的场面。狮级的主炮较纳尔逊级的主炮威力更大、射程更远、射速更快。

在副炮武备上,狮级照搬了英王乔治五世级的配置,为16门50倍径毫米MkI型高平两用舰炮,安装在8座双联装炮塔内,每2座炮塔呈背负式布局构成一组,4组副炮对称安装在前后上层建筑两侧。毫米MkI型舰炮的仰俯角度为+70~-5度,发射36公斤的榴弹时初速为米/秒,45度仰角下的最大射程为米,在70度仰角下的最大射高为米,单炮备弹发。由于采用人力装填,毫米舰炮的射速仅为7~8发/分,其防空能力并不突出,仍是一款偏重水面射击的舰炮,年12月“威尔士亲王”号在远东遭日军空袭沉没就说明了毫米舰炮在防空能力上的不足。

■位于“英王乔治五世”号战列舰舷侧的双联装毫米高平两用炮,该炮也被狮级选用作为副炮和主要防空武器。

狮级的外层防空任务由毫米舰炮承担,而内层防空依靠2磅乒乓炮,共有6座八联装炮共计48门,其中4座安装在前部烟囱两侧的上层建筑上,2座并列置于后部舰桥之后。2磅炮的口径为40毫米,炮弹重量0.公斤,炮口初速为米/秒,最大射程米,单炮射速98发/分,每门炮备弹发。2磅乒乓炮并非一种优良的防空武器,在实战中暴露有效射程短,弹道性能低劣,故障率高等缺陷。狮级采用的毫米炮加2磅炮的防空配置并不适应二战时期的防空作战。

■“安森”号战列舰装备的八联装2磅炮,该型火炮同样是狮级战列舰的近距防空武器,不过其性能并不出色,存在很多缺陷。

狮级的防御设计也与英王乔治五世级如出一辙,水线主装甲带采用克虏伯表面硬化装甲钢,长度米,高4.6米,厚度毫米,在弹药库侧面增加到毫米。主装甲带厚度向上及向下逐渐减少,装甲带上缘厚度毫米,下缘厚度毫米。与主装甲带连接的横向主装甲隔壁厚度为~毫米。水线装甲带在主装甲区划之外向舰首及舰尾方向有所延伸,高度为2.5米,厚度由毫米逐渐减至毫米。主炮塔正面装甲厚度为毫米,侧面及背面为~毫米,顶部为毫米。炮塔座圈两侧装甲厚度为毫米,并向舰体中线逐渐减少至~毫米。值得注意的是,英国海军在狮级的设计中放弃了重点防护司令塔的做法,认为在战斗中司令塔的中弹概率较小,因此狮级的司令塔装甲厚度仅为76~毫米。

■英王乔治五世级战列舰的装甲防护结构截面图,狮级也采用了大致相仿的防护设计。

在水平防御方面,狮级以防御从米高度投下的公斤炸弹为目标,其主装甲甲板覆盖了大部分防御区划,在弹药库上方达毫米,在动力舱顶部为毫米。在主防御区划之外,装甲甲板降低一层甲板高度,厚度向舰首方向由毫米逐渐减少至64毫米,在舰尾则有~毫米的水平装甲保护舵机和推进轴。狮级的装甲重量约为吨,占排水量的35.8%。

在水下防御方面,狮级沿用了英王乔治五世级的舷侧三层隔舱系统,中间隔舱为液舱,内外隔舱为空舱,用于吸收水下爆炸的能量,舷侧空舱也用于反向注水以扶正舰体倾斜。在舰体内部还设有一层44毫米厚的防雷隔壁。在舰体中部,水下防御系统的厚度为4米,试验表明能够抵御公斤TNT的爆炸冲击。另外,狮级还采用了厚度1.2米的双层底结构。总体来说,狮级水下防御能力与英王乔治五世级相当,而“威尔士亲王”号的悲剧表明其水下防御设计并不具备充分的防御能力。

■表现年12月马来海战中“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遭遇日军飞机空袭的画作。实战表明,在二战初期英国战列舰的防空能力和水下防御性能并不充足。

战时改进

狮级的首批两艘舰于年夏季开工,但不久二战爆发,建造工程暂停。年底,英国海军在汲取作战经验的基础上着手对狮级的设计进行改进,扩大了舰体尺寸,提高续航力。根据年的设计方案,狮级的舰体长度增加到.7米,舰宽增至32.9米,标准排水量达到吨,满载排水量为吨。由于动力系统不变,航速下降至28.25节,但燃油载量增加到吨,续航距离延长到海里/10节。同时,海军部不再要求A炮塔具备水平角度向前射击的能力,由此舰首外形得到修改,舰首干舷高度提升2.7米,从而有效减轻了上浪现象,提高了高海况下的适航性。

■后人绘制的某个狮级战列舰改装方案的侧视图,可以注意到舰体中部的航空设施被拆除,单舷的高平两用副炮增加到5座。

舰体宽度的增加使得舷侧防御鱼雷隔舱的厚度增加到4.6米,提高了水下防御能力,但是加宽的舰体已经超出了英国主要军港的船坞容纳范围,同时也达到了巴拿马运河船闸的最大通过宽度。为了补偿由于尺寸增大而带来的增重,主装甲带的厚度被削减,除了弹药库两侧外其他部位均减少25毫米。此外,改进方案还取消了航空设施和水上飞机,增加了防空武器,2磅炮的数量增加到9座八联装炮和1座四联装炮,共计76门,还配备了与正在建造的“前卫”号相当的雷达设备,舰员人数也相应增加到人。

■多年前在一款由韩国开发的海战网游《大海战II》中就出现了英国海军狮II级战列舰,应该是基于战时狮级战列舰的改进方案而设计的。

年2月,造船局再次结合战时经验和技术进步对狮级的设计进行彻底的修改,并提出了A、B、C、D共四个方案,其中B方案最受造船局青睐,并在年2月到年2月间衍生出7个子方案,其中B3方案获得了最多的支持,成为狮级最可能达成的最终形态。根据年的B3方案,狮级的标准排水量增至吨,满载排水量达66吨,舰长.5米,舰宽35.4米,最大吃水10.7米,其庞大的身躯不仅超过了英国国内船坞的承受能力,也牺牲了利用国际运河的战略机动性;主机功率增至000马力,可以保持29节的航速,续航力为海里/20节。在武备方面,B3方案采用改良的毫米MkIV型舰炮和新的MkIII型三联装炮塔,配合更重的穿甲弹,提升攻击威力;副炮及防空武器也做了全面革新,毫米舰炮更换为性能更好的毫米MkV型高平两用舰炮,配备12座双联装炮共计24门,2磅炮则被40毫米博福斯高射炮取代,计划安装10座六联装炮和2座双联装炮,共计64门,此外还有数量不明的20毫米厄利孔机关炮,其防空能力较初始方案大幅提升。在防御方面,B3方案没有做太多改动,基本保持了原始设计。

■战后安装在英国海军大胆级驱逐舰上的毫米MkV型舰炮。在狮级的年改进方案中,该型舰炮将取代毫米舰炮作为副炮。

除了年、年两次修改方案外,造船局还在战争初期研究过将狮级改建为航空战列舰的可能性。年1月8日,第三海务大臣布鲁斯·弗雷泽少将要求战船局研究航空战列舰的改造方案,后者于两个月后提交了一份初始方案,保留了全部主炮,而增设的飞行甲板过短,没有实用价值,于是遭到否决。年7月,造船局又完成了修改方案,保留2座前主炮塔,在舰体后部铺设飞行甲板,标准排水量70吨,满载排水量吨,舰长.8米,舰宽35.1米,吃水9米;飞行甲板长度为.4米,宽22.3米;动力系统不变,燃油载量增至吨,续航力增至海里/10节。这艘航空战列舰的武器包括6门毫米舰炮、16门毫米舰炮、8座八联装2磅炮,可搭载12架战斗机和2架鱼雷轰炸机。海军部对这个怪异的方案给予的评价是:“飞机搭载平台的机能和要求与水面火炮平台完全是互不相容的。”这等于给狮级的航空战列舰改装下达了死刑判决。

■年初,造船局曾研究将狮级改建为航空战列舰的计划,图为狮级航空战列舰的完成想象图。

黯然结局

在狮级的设计方案于年底完成后,海军部于年初启动了建造程序。根据计划,英国海军将在年至年间每年开工2艘狮级。首批2艘舰于年1月21日下达订单,一号舰“狮”号于同年7月4日在维克斯-阿姆斯特朗公司的泰恩河船厂开工,二号舰“鲁莽”号于同年6月1日在卡梅尔·莱德船厂铺设龙骨。第二批舰于8月15日签订建造合同,三号舰“征服者”号,预定由布朗船厂建造,四号舰“雷鸣”号的预定由费尔菲尔德船厂建造。

■年,英国维克斯-阿姆斯特朗公司所属泰恩河船厂的造船船台航拍照片。年7月,狮级战列舰的首舰“狮”号就在该船厂铺设龙骨。

就在狮级开工仅仅三个月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彻底改变了该级战舰的命运。10月3日,海军部决定暂停狮级的建造一年,以便将物资和人力转移到战争急需的建造项目上,但新型毫米舰炮及其炮塔的研制继续进行。年11月12日,海军部再次研究了狮级的建造工程,最后的结论是无限期推迟复工。随着战争的推进,英国实际上没有余力完成狮级的建造,已经下达的订单于年取消,而为其量身定做的新型毫米舰炮仅制造了4门也宣布停产。虽然造船局在战争期间一直在改进狮级的设计方案,但二战海战已经表明,海洋战场的主宰已经由战列舰转变为航空母舰,时代的变迁最终扼杀了狮级的生命,使它成为一个永远无法实现的幻梦。

■一幅展现狮级战列舰驰骋大洋的画作,遗憾的是这样场面永远没能实现,在二战爆发后,狮级战列舰的建造计划被取消。

尽管狮级未能完成建造,但它的部分设计却在另一艘战列舰上得到实现。在战争爆发后,为了加强战斗力,英国海军接受了一个应急方案,在加长的狮级舰体上安装4座由“勇敢”和“光荣”号拆卸下来的双联装毫米舰炮,以迅速完成建造,这就是年10月在布朗船厂开工的“前卫”号。即便是应急建造的战舰,“前卫”号也未能在战时完成,直到二战结束后的年8月才竣工服役,成为英国海军最后一艘战列舰,仅仅服役8年后就宣布退役。虽然“前卫”号舰型俊美,但其落伍的主炮使其难以同美国新型战列舰比肩。对于英国海军而言,“前卫”号是一个并不完美的句号,狮级才是英国战列舰设计的终极之作。

■年竣工服役的“前卫”号战列舰,该是以狮级舰体为基础安装旧式毫米舰炮的应急战列舰,同时也是英国海军历史上建成的最后一艘战列舰。

■狮级2号舰“鲁莽”号战列舰的模型,从各项性能考察,狮级才是英国战列舰设计的终点,如今我们只能通过游戏和模型来缅怀日不落帝国的最后荣光了。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了解更多古今海战的精彩故事,推荐阅读本公号历史文章:

《战舰》致命拐点:敦刻尔克大撤退中的基韦特浅滩夜战

《战舰》碧海黑罂粟:女海盗安妮·邦尼与玛丽·德里的风流韵事

《战舰》海军の管家:日本海军经理学校小史

《战舰》海妖之死:年10月22日英德七岛海战始末

《战舰》捞船记:珍珠港袭击后美军的舰船打捞及修复工作

《战舰》被蹂躏的“蹂躏者”:中途岛海战中美军VT-8鱼雷机中队的悲壮牺牲

《战舰》法兰西最强轻巡:法国海军拉加利索尼埃级轻巡洋舰小史

■手机用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saoa.com/nsjp/8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