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伊万丨大英帝国核力量在世界上有多大底气
哪里白癜风能治好 http://m.39.net/news/a_5703683.html前段时间,咱们就印度军队核力量的建设与发展、核武器的装备与使用、核战略学说等进行了简单科普。可能是因为我国的好邻居、好伙伴、著名的欢乐多三哥给人的感觉一向是人畜无害,所以大家普遍对印度军队的核力量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印度军队核武器“傻大笨粗”、“可靠性差”、“缺乏有效的投掷力量”,在那篇文章后面的留言回复自然也不用讲了,一大半都是花式嘲讽。其实,在大伊万看来,印度这个国家作为我国未来向南亚次大陆发展国际合作所绕不过去的伙伴与最大的变数,其拥有的战略核力量即使规模很小、可靠性不行,也足以在相当程度上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至于大家心心念念提到的“建设三位一体的核打击力量”,咱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幸存者偏差,毕竟并不是每个常任理事国与“事实有核国家”都有美、俄、中三国这样门类齐全没有明显短板的军事体系,三位一体核力量有两个就不错了。三位一体核力量您就比如今天咱们要谈的著名的“大腐国”也就是我大英帝国的战略核力量,就堪比五大常任理事国中的一朵奇葩,无论是从核力量研发、核武器装备、核战略学说、核指挥体系四个方面来讲都奇葩得不行。下面我们就分门别类地一一来谈一谈:英国的核力量研发首先要讲的是英国核武器包括核武器载具的研发,其实英军谋求核武器的历史甚至比美国人还早,相比较美军于年6月由陆军部主导开始的“曼哈顿计划”,英军研发核武器的“合金管计划”差不多是跟纳粹德国的“铀计划”同时在年9月开始的。但是年“曼哈顿计划”开始后,英国方面考虑到英伦三岛位于战区前沿,实施核武器研发难以保证安全,且也确实找不到核试验的场所,因此将“合金管计划”并入了“曼哈顿计划”,从一开始就把自己的核武器研发绑在了美军的战车上;合金管计划的科研人员“曼哈顿计划”于年成功后两国暂时分道扬镳,英军继续执行“合金管计划”并于年在南太平洋试爆了自己的第一枚原子弹,但根据后续披露的消息,英军的热核武器研发计划即“花岗岩”计划又得到了美国方面的技术协助。尤其是英、美两国基于情报协作协议而实施的对苏联核武器试验的航空侦察采样对英军的热核武器计划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并使得英军在年4月就完成了氢弹试验,成为了世界上第三个突破热核武器技术的国家。如果从这些历史事实来分析的话,英军的整个核武器的研发计划从一开始、到本世纪中后期,都是与美军的核武器计划高度绑定起来的。英国的第一颗原子弹英国的核武器装备如果说英军的核武器研发和美国人的关系不清不楚好歹是有些历史的渊源在里面,但英军的核武器尤其是打击载具的装备跟美国人的关系那就更是一团乱了。英军氢弹研发成功后,在当年英美两国就正式签署了《原子能合作协定》,英军在核战略领域放弃了两大能力,一是自行研发战略核导弹的能力,二是自行生产核弹头“非核部件”的能力。作为兑价,美军将向英军提供潜射战略导弹,并向英军建设战略核潜艇部队提供技术支援,在装备层面也实现了与英军的高度绑定。在冷战时期,英军的核力量建设还是相对比较发达的,不仅曾经试图自行研发过携带核弹头的中短程地对地导弹,还曾经制造过著名的可以携带战术核弹头的“3V”型轰炸机(分别是“勇士”、“胜利者”、“伏尔甘”,开头字母均为“V”),在水下核力量建设方面由于一直有美国人的保驾护航、长期可以直接采购美军的“北极星”或“三叉戟”系列潜射弹道导弹更是不容小视。就算它没有搞成三位一体的核打击体系,但是起码这个两位一体的战略与战役核打击体系还是挺像模像样的。胜利者轰炸机但伴随着冷战的告终,腐国的核武器规模与核战体系缩水异常明显,以年英军全面放弃战术核打击能力为界限,时至今日英军的核装备体系还是一如既往地“不伦不类”:英国机敏级核潜艇英军目前全部战略核力量只由4艘海军“前卫”级战略导弹核潜艇和58枚采购自美国的UGM-A型“三叉戟IID5”型潜射战略导弹组成,并时刻保证有1艘“前卫”级满弹出海巡航,但相比保守党政府要求的每艘艇携带96个弹头(即每发导弹携带6个分导式多弹头载具)的要求,年开始工党政府只要求每艘艇携带48个弹头出海,即每发导弹携带3个MIRV(分导弹头);三叉戟IID5型潜射战略导弹其余的导弹“理论上”应该储备在英军核潜艇基地的仓库里进行维护或同样安装在靠港的“前卫”级上处于待命状态,但实际上英军从来就没有独立维护过“三叉戟IID5”的能力,需要维护该型导弹的时候就必须“前卫”级回到美军位于东海岸的金斯湾核潜艇基地由美国人来做。当然,在将潜艇驶向金斯湾之前,还必须先在英国本土的核潜艇基地将核弹头卸载下来,待到完成维护、返回英国本土后再重新将弹头吊装进入潜艇。这种复杂的运作模式也许挺符合英国人老派、缓慢且绅士的气质,但在外人看来实在太乱。英国的核战略学说相比英国的核武器研发计划跟美国的关系是“Two-waystreet”(有来有往,互相协助)、英国的核弹头与战略导弹装备跟美国的关系是“ShareoneMissilePool”(共享导弹储备),联合王国的核战略学说则是搁在全世界范围内都绝无仅有的“二元学说”。英国的核弹头都在美国的控制之下当然,跟我国的核战略学说比较类似,英军在核战略原则上长期秉持的也是“最小核威慑”与“战略核反击”原则,并在冷战期间一直贯彻以“莫斯科标准”,即要求手头的战略核武器能够在最后时刻独立摧毁莫斯科,且非常迷之自信地认为对莫斯科的打击能够导致苏联整个国家体系的崩溃。但在具体的核战争指导上,英军的核力量则按照指挥隶属关系划分为两个部分。攻击莫斯科对于英国难度有点大一是“隶属北约核打击体系”的部分,在这一部分里英军的战略与战术核力量将按照北约盟军欧洲司令部的指令、在北约盟军战术航空队的作战指挥下实施作战,在冷战时期这意味着英国皇家空军手头可以携带战术核武器的“3V”轰炸机在战时将划归北约空军统一指挥,向苏军的突破正面或战役纵深实施战术核攻击,以封堵苏军的突破口或阻滞苏军第二梯队的攻击浪头;英国火神轰炸机二是“英国女王通过首相与军队总参谋长”独立运作的英军核战争计划,在这一部分里英军的战略与战术核力量将在“英国的国家利益受到侵犯”的情况下独立运转起来,这意味着英军可以自由动用其装备的“3V”轰炸机执行“符合英国利益”的战术核攻击任务。比如在年英军就曾将部分“伏尔甘”型战役轰炸机及40多枚战术核武器部署到新加坡,剑指东南亚地区。但不管怎么说,隶属于北约的核打击体系也好,自己的核打击体系也罢,即使是根据年英美两国签署的《拿骚协定》,英国也没有放弃自己的核战略底牌:在最后时刻独立摧毁莫斯科。这种既保守、且顽固、还有点好笑的核战略在五常里面也是一景。英国的“3V”轰炸机英国的核指挥体系说完了英军的核武器研发、核武库规模、核战略学说,估计大多数读者老爷都要大呼“矫情”了,但是且慢,更矫情的玩意儿还在后头呢:毕竟我大腐国嘛,连核战争的指挥体系都要标新立异一番。根据目前披露的情况,英军的核战争反击程序是这样的:首先,每一名英国首相在上任时,都将从英国议会下院领取上一任首相交还回去的“核手提箱”,而“核手提箱”在被首相领走后则一直保存在唐宁街十号英国首相官邸,只有在首相前往威斯敏斯特宫英国议会下院时才会移动;同时,作为一旦遭到核突击英国高层可能遭到团灭的备份措施,新上任的每一位首相将在英国议会议长、国防大臣、英军总参谋长的在场见证下亲笔手写四封信件,信件内容属于绝密,这四封信件将在密封后送交英国海军的四艘“前卫”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并储存在艇长室的保险箱内,在艇长无法接收到任何来自陆地的通讯、并通过一切手段也无法与伦敦建立联系的情况下开启,作为来自首相的最后指示。而这封信件也被形象地称为“Thelastletter”。而作为核战争的保险措施,英军总参谋长将与英国首相“互为备份”,对发出的军令进行监督。这就是英军在理论上的核反击流程。“前卫”级核潜艇的保险箱只不过,在英国繁文缛节的司法与行政体系里,除了首相、议长、国防大臣、总参谋长这一干军政高层,还有一个尽管超脱于整个帝国高层、却如暗影一般无处不在的平衡手:英国女王。跟前不久刚刚即位的日本天皇不同,英国从来就没有明确地规定过“英王仅仅是国家的象征”,反倒在法律意义上,英国女王才是英国军队的最高统帅与政府的最高首脑,且按照惯例享有“御准”(RoyalAssent)特权,对议会通过的法律可以直接下令不予执行。尽管自年以来英国国王或女王就再也没有行使过类似权力,但在核战争的威胁逐渐临近、形势开始变得极端化的情况下,英国女王的权力又会对英国的战略核反击策略造成何种影响呢?会不会出现因为君权的参与而让事态变得更加复杂的情况呢?只有天知道。往期文章:不稳定因素!印度的核武器实战效能如何?会对周边国家带来多大威胁?L.:#大伊万#巡航导弹跟弹道导弹,有什么区别?大伊万:这个问题大伊万记得之前回答过啊,巡航导弹主要采用飞航式弹道,飞行轨迹跟在大气层内飞行的飞机比较像;弹道导弹主要采用抛物线弹道,主动段多使用火箭发动机起飞,尔后经滑行段进入终末段打击目标。但是伴随着高超音速飞行器的出现,其实传统意义上的巡航导弹与弹道导弹区别也不再那么明显了,最典型的就是DF-17这种东西,使用火箭发动机起飞但到高空后改平进入巡航,你说它是巡航导弹还是弹道导弹? ZY王栋:大伊万,我兔的航母预警机有消息么??航母要是没有合格的预警机,在远海怎么跟人杠?? 大伊万:中国的航母舰载预警机研发计划属于高度机密,咱们也不好妄加揣测。但是以目前和两艘航母的对海、对空预警体系来讲,应该是有几架舰载的直-18Y型预警直升机作为有效补充,尽量将战场控制线外推。但是光靠这些飞机肯定是不够的,因此这些航母战时还将得到陆基空警-的支援,由陆基预警指挥与控制部队接管歼-15舰载机的空中控制权。但是这就意味着航母在战时不能距离大陆太远,中国海军想要走向远洋,还有很多事情要做。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saoa.com/nsjp/7835.html
- 上一篇文章: 勃拉姆斯德意志安魂曲所有的灵魂都将
- 下一篇文章: 各种定律效应大全,太有用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