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国见闻录

在-学年下半年,笔者有幸入选校际交换项目,得以在荷兰莱顿大学(LeidenUniversity)交换。

荷兰,作为一个地处北海之滨、位于盛行西风带、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的低地国家(不过最好不要真把他们叫做lowcountries),全年气候温和湿润,多大风大雨。这里以田园风光著称,只要天气尚属晴朗,风景就还是不错的。虽然天气一般都不是很好。如果一个声称赴荷留学的人讴歌荷兰气候,相信我,他一定假冒伪劣。

而作为一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荷兰人总体而言还是比较节(kou)俭(men)的。例如,毫不夸张地说,阿姆斯特丹王宫绝对是我见过的最小的欧洲王宫(如下图)。不过,这里的服务业质量相当令人满意,态度良好,英语流利,虽然恐怕是以高物价为代价。毕竟是个出租车标配奔驰的地方呢。

荷兰人也有着荷兰人的独特文化与传统。与大部分基督教国家一样,荷兰人也过耶诞节,但也有他们独特的圣尼古拉斯日,也即圣尼古拉斯老人会在这一天巡游城市并和他的助手黑皮特们一起带给小孩以欢乐。

荷兰人的饮食文化,却是相当的乏善可陈,除了非常有特色的糖浆华夫饼和并不受外国人待见的甘草糖之外,并没有太多独特之处,基本还是西方的面包、土豆、香肠那一套。

此外,荷兰的风车、水坝、大堤,更是世界闻名,至今仍有许多地名后缀带着dam(水坝),例如阿姆斯特丹(Amsterdam)和鹿特丹(Rotterdam),阿姆斯特丹最有名的广场便叫做水坝广场(该广场前面即王宫)。

感谢尼德兰从西班牙独立、比利时又从尼德兰独立,建校于年的莱顿大学成为了荷兰最古老的大学。当时,为了嘉奖英勇抗击西班牙人的莱顿市民,荷兰国父、奥兰治亲王威廉一世(沉默者威廉)提供了两个恩惠供市民选择:一是免税,二是建立大学。

莱顿市民认为,免税令可以被取消,大学却可以永存,于是选择了后者。对于重视税收问题并因此反抗西班牙人统治的他们来说,想必这是一个很艰难却也具有历史意义的抉择。

至今,莱顿大学依旧和拿骚-奥兰治家族(荷兰王室)保持着非常亲密的关系,是绝大多数王室成员的母校,现任国王威廉-亚历山大陛下便是莱顿大学历史系的一名毕业生。

时至今日,莱顿大学依旧是荷兰乃至欧洲最好的大学之一,并在人文学科、亚洲研究(年是莱顿大学亚洲年,举办了许多活动,上图中的图书馆外壁便是海报,其中最高处是宋宁宗)、法学等领域位居欧陆前列或进而执欧洲之牛耳。

就教学而言,许多课程都是英语授课,也非常注重英语材料(远远不限于荷兰学者的研究成果)。

就个人感知而言,和国内相比师生关系倒未必就十分亲密(当然有固定安排展示讨论的除外),但其对学生的要求显然是更加严格的。在十分制的框架内,10分和9分几乎是凤毛麟角,普罗大众都是7分上下,甚至我有门课的期中考试老师挂掉了超过一半的选课同学。而我选的几门课程也就止步于非常满意的层次了。有图为证:

莱顿这座城市则是一个人口十万余的典型人口规模的荷兰城市,坐落在海牙都市区和阿姆斯特丹城市区之间。其市徽是两把钥匙,象征着圣彼得掌管着的通往天国的钥匙。当地人最引以为豪的除了莱顿大学便是运河,并且一直认为莱顿的运河是全荷兰最漂亮的(虽然我比较喜欢阿姆斯特丹哈哈哈)。

比较有特色的是周三、周六在市政厅前的运河两岸会有露天集市,主要卖各种果蔬、鱼肉和一些手工品,也会有小吃摊和面包摊。

作为一个还不是那么无可救药的宅男,我自然也是去了荷兰的其它城市的,比如阿姆斯特丹、海牙和鹿特丹。

可以说,阿姆斯特丹既是荷兰三大城市中最大的(人口高达70多万呢),也是其中最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在这里,荷兰传统风格的老房子随处可见,古早的运河穿过城市里大街小巷,石板路是市政交通的主流,就连最有名的德瓦伦红灯区都还是在黄金时代发源的那片地方。至于荷兰的火车站,大体而言分为两种,一种是如莱顿火车站那般的玻璃框架现代建筑,一种便是如阿姆斯特丹中央火车站似的古色古香。阿姆斯特丹作为尼德兰最早发展起来的城市之一和长期以来的首都,自然也是人文荟萃,拥有荷兰国立美术馆(Rijksmuseum)、市立博物馆(StedelijkMuseumAmsterdam)和梵高博物馆(VanGoghMuseum)。

而二战之中,第二大城市鹿特丹遭到了德军无情的轰炸与摧毁。

战后,鹿特丹人一反欧洲各国重建历史风貌建筑的风尚,重新开始自己的创作。这也使得鹿特丹成为荷兰最具现代化气息的大城市。鹿特丹的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直至今日也为许多专业人士借鉴学习。它的装饰着壁画的室内集市和不远处的方块屋,都是非常别致的建筑。在著名的伊拉斯谟大桥上,每年跨年夜都会有全荷兰最盛大的国家级的焰火演出(虽然只有十分钟……)。此外,鹿特丹还有着欧洲最大的港口和著名的博伊曼斯·范伯宁恩美术馆(风格多样,布展方式成谜)。

我以为,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城市风格,荷兰王国事实上的政治中心海牙都是介于阿姆斯特丹与鹿特丹二者之间的一座传统与现代兼收并蓄的城市。

在这里,有古老的议会楼群(本人在荷期间见到的最大规模建筑群,现仍作为议会使用)、海牙王宫和莫里茨美术馆(内藏《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等名画),也有新派的水晶中央火车站和柏油大马路。

而形形色色的国际组织,更是为这座城市增添了许多不一样的含义。如下图,便是前南斯拉夫问题国际刑事法庭(ICTY)。它于年12月31日正式停止使用,其剩余职责将转交给国际刑事法庭余留机构(MICT)。我有幸在海牙国际组织开放日中入内参观,这也是ICTY的最后一个开放日了。

荷兰之美,在于田园风光,在于大师名画,也在于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只是半年时光,放在人生当中,或如萍水相逢,激荡起些许涟漪;或似编钟奏响,余音绕梁不绝于耳。生活不只有诗和远方,还有眼前的苟且。外出旅游、体验别样生活,不管是去那儿、呆多久,总还是要继续面对现实的。而也只有攀登了大山的人,才有足够的悠闲去尽情享受时光罢。

后记:嗨,大家好我是Circe,在这篇交换的见闻之前,我们推送过荷兰的游记,如果对橙子国感兴趣,想了解更多请戳。

字词一下燃灯!

近期回顾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解读

我们正在消亡的乡土: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

解读

只认得《霸王别姬》?陈凯歌的这部冷门电影堪称神作

解读

《玛丽亚·布劳恩的婚姻》的“家国二象性”

罗马狂想曲Vol.8

政治与历史语境下的《科利奥兰纳斯》

THEEND何人斯写自己喜欢的字给愿意看的人看分享关于发现自己的每个瞬间燃灯

笔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saoa.com/nsjc/7970.html